继互联网、房地产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宣布下场造车后,家电巨头海尔也于近日加入了跨界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的队伍。
近日,海尔与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汽车轻量化材料、智能驾驶的物流场景应用、车家互联、智能制造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被相似剧情连番轰炸的2021年,各领域巨头跨界布局汽车领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传统车企谋求智能化转型更是老生常谈,单看这一则消息,无论是里面的哪个角色,似乎都难以挑动人们的神经。
但是如果将近段时间的几个大事件串起来看,这项合作中的另一位主角就显得并不简单。
3月18日,上汽R汽车发布基于“R-TECH高能智慧体”打造的首款高端智能电动车ES33;
2月7日,上汽R汽车旗下5G智能电动SUV车型MARVEL R正式上市;
1月13日,上汽联手阿里打造的智己汽车,推出了智能纯电轿车、智能纯电SUV两款车型;
可以看到,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上汽已接连推出了四款智能汽车,动静实在不小。
追本溯源,仅在汽车智能化领域,上汽就已筹谋布局了将近七年。
智能化、电动化已是当前汽车行业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前有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抢占先机,后有百度、恒大等跨界造车的选手强势入场,传统汽车制造商除了加快转型,别无他法。
而上汽算是国内传统汽车制造商里反应较快的一个。
上汽“大象转身”的第一步始于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刚开始上任的2014年。
当年8月,上任不到三个月的陈虹即意识到上汽必须要抓住新能源、互联网等技术和市场趋势,提出上汽在技术方面“不做行业的追随者,而要做行业的领导者”,强调要把上汽集团建设成“头脑型”公司,由传统制造型企业转向创新型制造企业。
上汽随即开始对集团的研发体系进行整合,分别设立了前瞻技术研究部、技术管理部、信息战略与系统支持部、战略研究与知识信息中心。
其中,前瞻技术研究部以新能源、轻量化材料、智能驾驶等汽车未来的主流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得益于上汽前瞻性的战略目光,目前上汽已经在智能网联化方面形成了超强矩阵,触角已伸至智能汽车的各个核心技术环节。
云计算方面
上汽全资投资的汽车云计算中心帆一尚行,于2015年启动了私有云平台建设;2020年12月,上汽帆一与英特尔设立了联合实验室,以提高云平台的基础架构能力,未来两者的合作还将进一步延伸到AI、大数据、边缘云计算等方面。
车载操作系统方面
上汽曾与阿里于2015年共同投资成立了斑马网络, 基于阿里旗下的AliOS操作系统研发斑马智行车载系统;2019年8月,斑马网络宣布战略重组,合作范围扩大至汽车出行平台、自动驾驶等领域,上汽与阿里意图将斑马打造成面向全行业开放的智能网联汽车平台。
高精地图方面
上汽集团于2017年9月,通过投资控股了一家高精度地图全产业链服务供应商——中海庭。
2020年10月,中海庭成为中国第一家完成高精度地图全要素审图的公司;同年11月,中海庭与Mobileye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将授权中海庭,在中国部署路网信息管理(REM)技术。
此次合作将为L2+以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的落地应用提供支持。
智能驾驶硬件方面
联创汽车电子,作为上汽旗下的核心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自2016年开始向智能网联领域进行创新转型,开始紧抓智能驾驶中央决策控制器(iECU)、智能制动系统(iBS)、智能转向系统(iEPS)和车联网智能终端(iBOX)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其自主研发的ADAS系统产品已进入量产;
创时智驾,由联创汽车电子、TTTech于2018年合资成立,致力于iECU的集成开发和产业化,目前产品技术可满足L2~L5级别的自动驾驶。
2020年12月,创时智驾通过了SGS-TÜV认证,获得了国内首张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平台 ISO26262: 2018 ASIL-D 产品认证证书;
擎度汽车,则是上汽布局智能驾驶制动系统的又一枚棋子。
其主营产品主要有EBS、ESC、ABS、EPB,目前已实现量产供货;其与上汽乘用车共同研发的eBooster第三代产品已完成小批量产业化认证。
此外,擎度EBS产品还将联合大陆集团的ESC产品,组合形成2-BOX智能制动系统解决方案,共同拓展市场。
除以上核心技术环节外,上汽还接连打造了上汽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汽联创智能网联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平台,前者赋能智能驾驶、智能制造、智慧出行等各业务单元的人工智能应用,后者则聚焦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为其提供性能测试的实验环境。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集成人工智能实验室、帆一尚行、前瞻技术部等多家子公司和部门的创新技术成果,上汽自2019年起启动筹建软件中心,并在2020年将其命名为“零束”。
自成立之初,零束迅速聚集了大量横跨汽车和IT软件领域的人才,以实现产业协同,形成合力,打造面向智能车的云管端一体化全栈解决方案,以及中央集中式电子架构、SOA软件平台和开发者平台,数据工厂等核心技术体系。
以上种种均已表明,在汽车智能化方面,上汽这棵盘根错节的大树上早已硕果累累,只待瓜熟蒂落。
作为业内第一家响应汽车“新四化”的传统车企,在智能化、网联化以外,上汽在电动化方面亦有研发IGBT功率半导体的上汽英飞凌、研发动力电池的时代上汽等合资企业助力;共享化方面,也有于2020年12月正式宣布完成“全场景智慧出行综合体”布局的享道出行。
除去以上大笔投入的技术自研与合资项目,上汽在外部投资上也毫不手软。
例如,近日上汽就作为中国战略投资方,参与领投了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总计5亿美元的C轮融资。
此外,上汽早年已延伸到美国硅谷的投资布局更是出手不凡。
2014年年底,上汽在海外设立了上汽加州资本,专注投资当地的早期及成长期项目。高精度地图公司Civil Maps、Deepmap、毫米波雷达初创公司Metawave、车联网创业公司Savari、自动驾驶公司AutoX和Plus.ai等企业都曾获上汽加州资本的资金支持。
为借助当地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对汽车前沿技术进行整合应用,将后续成果引入自家平台,上汽还于2015年成立了加州创新中心,以进行智能驾驶技术、新兴产业创新实践等前沿试验。
经过近七年的自主研发与合资合作,上汽的智能化战略部署成效渐显,部分技术成果已开始引入上汽的智能整车制造中。
上汽于2019年4月发布的全球首款达到L3级智能驾驶技术水平的量产车型荣威Marvel X Pro,搭载了联创汽车电子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iECU;
于2019年11月启动示范运营、2020年7月启动准商业化运营的上汽红岩5G智能重卡,可实现港区特定场景下的L4级自动驾驶,融合了AI人工智能、5G、V2X车联通讯等先进技术,其中的5G车联网智能终端iBOX出自联创汽车电子之手,高精地图则由中海庭量身定制;
不久前,上汽在“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推出的R-TECH高能智慧体和基于该技术打造的智能汽车ES33,则搭载了上汽零束自研开发的SOA云管端全栈软件平台;
今年正式上市的全球首款可以上路的5G智能电动汽车MARVEL R,则搭载了由联创汽车电子为其量身定制的5G+V2X车载终端iBOX。据悉,2021年底的智己汽车、R品牌ES33等车型也将批量搭载该产品的衍生版本;
与此同时,联创汽车电子出品的2021年新一代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也将在上汽大通G50 plus车型上实现量产。
对此,广发证券在对上汽的2020年年报进行点评时,称其为“产业链竞争力最强的国内汽车龙头,创新转型值得期待”。
只是,上汽在今年集集团之力推出的几款智能电动汽车已初显同质化的趋势。如何应对子品牌竞争内耗、建立优势区隔,将是上汽未来无法回避的难题。
此外,目前上汽已推出的四款智能电动汽车中,除MARVEL R外,智己汽车的两款车型以及ES33均以“期货”形式发布,如何确保按时兑现产品的交付承诺,能否在较长的周期内保证技术研发工作的平稳推进,这些问题都将对上汽的协调规划、资源调度等内部运作能力提出考验。
若是能够跨过以上难关,成功集成各项智能化核心技术的上汽,恐怕会成为国内率先完成“大象转身”的传统汽车制造商。
新能源汽车方面,上汽已有被誉为“人民的代步车”的五菱宏光MINI,未来上汽是否能整合旗下所有智能化的技术成果,推出“人民的智能车”?让我们拭目以待。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