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力——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重要且关键的指标之一,随着新机遇的到来,谁掌握了计算力,谁就赢得了未来。。
在近日召开的浪潮Inspur World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表示,随着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可能会使人类文明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何谓一切皆计算?雷锋网在现场获悉,一切皆计算即计算力成为未来主要生产力,成为人类改造自然、创造价值的能力。
作为行业趋势变化的晴雨表,过去数十年间,世界五百强企业所属领域正经历由能源和金融,向IT领域的变化,如今信息技术与服务行业公司的整体表现越来越亮眼。有意思的是,全球范围内,最值钱的公司也是买服务器数量最多的公司。
将这种现象放大到国家层面来看,也遵循同样的脉络。国家GDP与服务器的整体容量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美国、中国GDP遥遥领先于日本和德国,每万亿GDP服务器的用量也远远高出。
王恩东强调,计算对国民经济如此重要,可以说谁掌握了计算,谁就赢得了未来。
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计算也在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单一数值计算开始,随着计算理论的不断成熟和计算能力的持续增强,演化至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包括关键计算、科学计算、云计算、AI计算、边缘计算以及最近大热的量子计算。
王恩东将多种类型的计算整合为三类——关键计算、科学计算和智慧计算。
关键计算——主要面向基于大型关系型数据库的OLTP(在线交易)业务,比如说金融、电信、交通、能源等关键基础设施核心信息系统。
科学计算,顾名思义,主要是求解大规模的科学问题,应用于地球模拟、生命探索等领域。
智慧计算等于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这是王恩东下的定义,云计算作为计算、存储等资源的基础平台,为智慧计算提供算力承载,大数据及大数据技术作为知识共享、价值挖掘的认知方法,而以交互学习、协同进化、自主决策为关键特征的深度学习则为智慧计算提供了不断进行自我优化的工具。
在王恩东看来,智慧计算是计算中最大的范畴,上述定义也简明扼要的阐述清楚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慧计算的关系。
当下我们面临什么样的行业现状?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兴起,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呈现指数级的增长;半导体工艺越来越接近极限,计算能力提升需要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数据量愈来愈大,存不下、用不好的现象更加严重;算法在进步,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并不那么密切,算法科学家成为奇缺的人才;数据中心能耗越来越大,成为计算能力建设和运行最大的瓶颈之一等等问题。
王恩东为行业开出的“方子”是融合、开放和敏捷。
在融合层面,智慧计算驱动下,IT领域计算、存储、网络在融合,计算虚拟化、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正火热。王恩东指出,全球最大的7个互联网公司,都在朝融合发展,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也在朝融合发展。只有融合才能打破边界,才能与业务的需求进行价值的重构,进行硬件的重构,浪潮在跟BAT合作共同推进这些工作。
ICT融合的典型解决方案已经较为成熟,运用NFV和SDN打造新一代网络架构。也就是通用的设备+软件定义平台+VNF形成专业的通信系统,实现IT与CT的融合。中国电信的CNnet2025计划,明确提出在2025年实现80%的网络功能软件化,全部业务实现云化等目标,浪潮与中国电信去年在巴塞罗那通信展上联合发布了首个运营商级NFV解决方案。
IT和OT的融合层面。浪潮智能工厂以数据为核心,打通“需求、研发、生产、服务”,实现了IT数据和OT系统的互联互通,将“客制订单”和“智能制造”结合,实现了多样化需求的快速响应、客制化产品的快速研发、大规模订单的快速交付以及全生产流程的严苛品控,整机良品率达业内第一。
在开放层面,软件开源成为了行业较为认可的软件生态建设大趋势,OpenStack和云原生应用计算基金会 (CNCF)都有着全球大量企业和大量开发人员的支持与参与,Intel, Cisco,Dell,IBM等也都以核心成员、白金会员等身份参与到开源项目中共建生态。
硬件方面,浪潮是唯一一家同时加入三大开放计算标准组织OCP、ODCC和Open19的会员,推进服务器开放计算生态,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网络设备的开放也是大趋势,形成了Bare Metal/ White Box 模式,通过软硬件的解耦,以通用服务器+NOS的形式,以软件定义来塑造网络新生态。
敏捷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受互联网的快速变化风潮影响,前端高速变化的业务需求对后端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王恩东提出了敏捷的三个层面。其一是业务软件开发过程的敏捷,要求IT基础设施能够支持敏捷开发过程,就是DevOps。其二是硬件的敏捷。随着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发展,单一应用的规模越来越大,TOP客户都有根据业务需要进行服务器定制化的需求,也就是对硬件敏捷制造的要求。敏捷制造本质就是以客户为导向,组织企业生产;以技术领先为背景组织产品的开发;以制造、经营需求为基础,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之适应新的生产经营环境。譬如以浪潮为例,我们通过与用户共同设计,满足大规模应用的定制化需求,研发周期缩短50%,成本降低15%;通过柔性生产,产品供货周期,产品交付速度提升30%。
其三是供应链敏捷,让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上流动起来,实现供应链的即时采购、即时生产和即时交付。
雷锋网观测到,计算生态的变化已经成为现实。在计算力升级的大背景之下,原有生态中的角色将被重新定义、生态内的分工规则也会进一步复杂化,需要一个角色来承载、拉通、赋能生态,实现计算力一体化以应对多元化场景的需求,如前所述,浪潮作为系统级服务商逐渐向舞台中央靠拢。
芯片厂商是AI计算力的驱动核心,但仍需要系统厂商才能交付价值;
AI头部公司,其去中心化的算法和基于算法生成的AI应用同样需要固化到载体上进行交付;从互联网基因中成长的架构,也无法支撑行业级的应用需求和加速计算的升级;
传统SI、ISV联接了厂商与企业客户,还需要进一步长出集成AI的能力、实现对AI领域的渗透,转化成可以满足AI需求的合作伙伴;
终端行业客户处于渴望且迷茫的状态,其有场景有数据,对AI应用有着大量需求,但面临巨大的技术人员和资源的挑战,需要第三方来实现AI系统的架构、交付和持续优化。
一场生态体系的转变似乎正在重塑整个计算生态。
王恩东表示,企业要长期生存并发展,生态至关重要。传统的IT生态,供应者、整机厂商、软件开发商到用户,是线性关系,整个需求和价值传递是串行的。智慧时代需要建设新的生态体系,从线性关系到融合关系,从串行关系,到相互协同。浪潮依托服务器等硬件产品和浪潮云海平台,协同ISV、SI等合作伙伴,共建数据中心计算生态。
雷锋网了解到,浪潮是去年全球销量增长最快的服务器供应商,提前三年实现了进入全球前三的目标。全球前十的CSP中有一半成为浪潮的客户,浪潮云服务器的出货量已经位居全球首位,海外业务也同比增长了3.5倍。
2017年浪潮发明专利受理量排名位居国内第一,尤其在AI服务器方面,浪潮保持了全面领先,其拥有最多种类的AI服务器,支持多种算法框架的AIStation,全球计算最高密度的GPU服务器、全球最大规模的GPU加速阵列都是由浪潮研制的,浪潮的AI服务器发货增长600%,5倍于全球平均增长。
浪潮提出了下一个五年目标——聚力智慧计算,实现服务器全球第一,做智慧计算领导者。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求浪潮从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业务发展模式、坚强的客户基础和合作伙伴体系能力,全面筑造自己的护城河。
王恩东强调道,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浪潮的服务器平台从1.0走到2.0,今年开始进入3.0阶段。3.0阶段,浪潮研究通过连接、池化和重构的技术,将CPU和各种协处理器(GPU、FPGA和xPU)更紧密结合,利用全互联NVSwitch、PCIe 4.0、Open CAPI等新型超高速内部、外部互连技术,增加不同计算资源的协同能力,通过软件定义实现业务自动感知和资源自动重构,使计算的性能和效率实现大幅度的提升。
具体到硬件重构上,通过数据中心内部如硅光互联,NVLink等高速物理互连技术,实现包括X86、Power、国产芯片、各种PU等异构计算芯片的融合,实现NVM,SSD,HDD等异构存储介质的融合,真正实现的计算、存储资源的深度池化。
软件定义则在可重构的硬件资源池基础上,通过灵活的组织,将不同的资源池组成专业的服务器、存储、网络系统,并实现资源的高效管理和调度,软件定义下一步将向着规模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同时浪潮也在布局量子计算,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投入研发资源,以及与国内外知名的科研机构合作,重点在量子环量子比特,量子模拟以及量子机器学习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浪潮服务器服务于全球领先的企业,阿里电商平台上进行的每一笔交易,每一笔微信红包,12306的大量访问流量需求,抖音每天播出的视频等等都有浪潮服务器的计算支撑。除了这些互联网应用,在传统的金融、电信等同样拥有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广泛服务于三大运用商、六大银行。
在AI计算平台方面,浪潮具有业界最全的产品线,涵盖线下训练、线上推理、资源池化、AI云、以及深度学习管理平台。
浪潮多个AI产品实现全球领先,2U8卡AI服务器具有业内最高计算密度的AI服务器;在今年5月份,基于浪潮AI服务器的公有云环境下实现了512片GPU集群的AI训练,打破AI训练性能世界记录,在10s内完成ImageNet数据集训练,比facebook保持的世界记录快1倍以上。
深度学习管理平台AIStation,达到秒级平台部署,资源管理效率提升80%以上,平台优化加速90%以上。由于浪潮长期致力于打造软硬件全栈式解决方案,浪潮在AI市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市场占有率达到57%,超过其它所有厂商之和。
以JDM模式服务传统行业、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是浪潮的先发优势。JDM模式,具体来说JDM包括三层含义,其中
J:是指Joint,是围绕智慧计算产品创新,与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网络化数字化协同作业,打造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来应对多元化、定制化的业务需求
D:是指Design/Development/Deliver,是打造从用户需求、架构设计、到研、生产、交付的敏捷业务链。
M: 是指Manufacture,这是敏捷创新的根基,是形成产品交付用户的实现路径,通过浪潮的智能制造平台,实现网络“一键下单”、快速定制、直达用户的运营能力。
在整个计算生态中,云海平台是重要的基础。云海平台由云海OS和云海IOP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云海OS以OpenStack为核心,重点强调虚拟化、软件定义存储和软件定义网络等基础功能,是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OpenStack发行版,能够管理各种异构计算资源和KVM、Xen、VMware、PowerVC等异构虚拟化资源,具备单集群超过1000节点的管理能力,业界领先。
浪潮云海IOP,提供面向云原生应用的容器引擎,提供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集成5大类25种基础服务,覆盖数据库、AI、物联网等多种应用场景。
浪潮云海平台可以连通公有云和私有云,提供构建混合云的能力。云海平台和浪潮公有云同源同构,具备无缝衔接、平滑迁移能力。云海平台构建的私有云,可以和公有云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使之具备更大的资源弹性能力。云海平台还可以和其他公有云,如阿里云、腾讯云等对接,管理用户在公有云内购买的资源,提高用户的资源利用率。
浪潮云海平台也是浪潮连通合作伙伴的平台。数据治理、应用开发合作伙伴,可以基于云海平台开发各种应用和数据产品;平台服务合作伙伴可以在云海平台上开发各种服务,并把开发成果集成在云海平台中。目前云海平台集成的5类25种服务中,有10种服务是来自于浪潮的合作伙伴。
预计到2022年在全球服务器的市场需求中,中国将占30%左右,欧美、亚太、非洲等占70%左右的容量。浪潮已经在全球形成了数据中心产品的8个研发中心、6个制造基地,实现了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交付与服务能力。王恩东表示,浪潮将在当下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发体系、制造体系、交付供应体系、服务体系的全球布局,为实现全球第一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