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报道,近日,民生银行与中信银行合作打造的基于区块链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一期(Blockchain based Letter of Credit System , 简称BCLC)成功上线。7月21日上线首日,系统就完成了首笔一亿人民币的国内信用证业务。
据了解,长久以来国内银行间的信用证业务存在以下几大痛点:
一是均采用传统的信开和邮寄交单方式,且需要同时发送SWIFT加押电进行确认,效率较低,安全性不高。
二是客户只能查询到开户行内的业务进展情况,无法了解交易对手方银行处理进度,透明度较差。
三是银行缺乏足够的手段来核实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难以防范发票、第三方单据等纸质凭证重复使用、造假的可能性。
以上问题正是BCLC系统试图解决的。据中新网报导,BCLC系统是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开源项目进行深度定制开发,采用“参与机构业务系统+区块链前置+区块链节点”的系统架构。联盟行及大型机构作为VP节点参与共识, VP节点之间采用TLS连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一般中小机构可以作为直接通过区块链前置并由核心机构授权参与,普通客户可以通过联盟开放API接入或者外链方式加入。区块链前置负责将业务数据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只有交易参与方才能解密数据,保证数字协议的有效性;交易参与方将数据发送到区块链之前,通过身份密钥对发送数据添加数据签名,保证数据的真实不可抵赖。
通过区块链技术,BCLC系统实现了国内信用证电开、电子交单、中文报文传输等功能,银行解决了交易双方的互信性和电子数据传递等一系列问题。
相比传统业务系统,新系统从信开到电开、从纸质寄单到电子交单的转变,降低了时间成本和邮寄成本。而随着银行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企业将可以享受到更便宜、更高效的服务,无需再等待漫长的信开和寄单环节,加快了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
客户可以通过网银等渠道实时查询完整的业务链条进展情况,增加了业务透明度;
同时未来通过引入物流、国税等相关机构,业务和单据的真实性可以得到保证,降低风险;
而监管部门也可以作为链上的节点接入,公开透明的银行交易账本可以帮助监管部门采集所有业务数据和实时管理。
据雷锋网了解,两家牵头银行布局区块链已有一段时日。2016年10月,中信在京召开区块链与金融创新研讨会,孙德顺行长发言强调区块链的应用价值。一月后,民生银行宣布成为第四家加入R3区块链联盟的中国金融机构。
部分资料参考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