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注:本文作者何之源,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在读,研究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方向。本文由雷锋网编辑整理自作者知乎专栏,获授权发布。
一、风格迁移简介
风格迁移(Style Transfer)是深度学习众多应用中非常有趣的一种,如图,我们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把一张图片的风格“迁移”到另一张图片上:
然而,原始的风格迁移(点击查看论文)的速度是非常慢的。在GPU上,生成一张图片都需要10分钟左右,而如果只使用CPU而不使用GPU运行程序,甚至需要几个小时。这个时间还会随着图片尺寸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在原始的风格迁移过程中,把生成图片的过程当做一个“训练”的过程。每生成一张图片,都相当于要训练一次模型,这中间可能会迭代几百几千次。如果你了解过一点机器学习的知识,就会知道,从头训练一个模型要比执行一个已经训练好的模型要费时太多。而这也正是原始的风格迁移速度缓慢的原因。
二、快速风格迁移简介
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不把生成图片当做一个“训练”的过程,而当成一个“执行”的过程呢?答案是肯定的。可看快速风格迁移(fast neural style transfer):Perceptual Losses for Real-Time Style Transfer and Super-Resolution
快速风格迁移的网络结构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生成网络”(原文中为Transformation Network),一个是“损失网络”(Loss Network)。生成网络接收一个图片当做输入,然后输出也是一张图片(即风格迁移后的结果)。如下图,左侧是生成网络,右侧为损失网络:
训练阶段:首先选定一张风格图片。训练的目标是让生成网络可以有效生成图片。目标由损失网络定义。
执行阶段:给定一张图片,将其输入生成网络,输出这张图片风格迁移后的结果。
我们可以发现,在模型的“执行”阶段我们就可以完成风格图片的生成。因此生成一张图片的速度非常块,在GPU上一般小于1秒,在CPU上运行也只需要几秒的时间。
三、快速风格迁移的Tensorflow实现
话不多说,直接上我的代码的Github地址(点击可看)
还有变换效果如下。
原始图片:
风格迁移后的图片:
以上图片在GPU(Titan Black)下生成约需要0.8s,CPU(i7-6850K)下生成用时约2.9s。
关于快速风格迁移,其实之前在Github上已经有了Tensorflow的两个实现:
但是第一个项目只提供了几个训练好的模型,没有提供训练的代码,也没有提供具体的网络结构。所以实际用处不大。
而第二个模型做了完整的实现,可以进行模型的训练,但是训练出来的效果不是很好,在作者自己的博客中,给出了一个范例,可以看到生成的图片有很多噪声点:
我的项目就是在OlavHN/fast-neural-style的基础上做了很多修改和调整。
四、一些实现细节
1、与Tensorflow Slim结合
在原来的实现中,作者使用了VGG19模型当做损失网络。而在原始的论文中,使用的是VGG16。为了保持一致性,我使用了Tensorflow Slim对损失网络重新进行了包装。
Slim是Tensorflow的一个扩展库,提供了很多与图像分类有关的函数,已经很多已经训练好的模型(如VGG、Inception系列以及ResNet系列)。
下图是Slim支持的模型:
使用Slim替换掉原先的网络之后,在损失函数中,我们不仅可以使用VGG16,也可以方便地使用VGG19、ResNet等其他网络结构。具体的实现请参考源码。
2、改进转置卷积的两个Trick
原先我们需要使用网络生成图像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转置卷积直接对图像进行上采样。
这篇文章指出了转置卷积的一些问题,认为转置卷积由于不合理的重合,使得生成的图片总是有“棋盘状的噪声点”,它提出使用先将图片放大,再做卷积的方式来代替转置卷积做上采样,可以提高生成图片的质量,下图为两种方法的对比:
对应的Tensorflow的实现:
以上为第一个Trick。
第二个Trick是文章 Instance Normalization: The Missing Ingredient for Fast Stylization 中提到的,用 Instance Normalization来代替通常的Batch Normalization,可以改善风格迁移的质量。
3、注意使用Optimizer和Saver
这是关于Tensorflow实现的一个小细节。
在Tensorflow中,Optimizer和Saver是默认去训练、保存模型中的所有变量的。但在这个项目中,整个网络分为生成网络和损失网络两部分。我们的目标是训练好生成网络,因此只需要去训练、保存生成网络中的变量。在构造Optimizer和Saver的时候,要注意只传入生成网络中的变量。
找出需要训练的变量,传递给Optimizer:
五、总结
总之是做了一个还算挺有趣的项目。代码不是特别多,如果只是用训练好的模型生成图片的话,使用CPU也可以在几秒内运行出结果,不需要去搭建GPU环境。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玩一下。
关于训练,其实也有一段比较坎(dan)坷(teng)的调参经历,下次有时间再分享一下,今天就先写到这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