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医疗科技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互联网医疗的“郑州模式”:10家公立医院、760家定点药店和受益的960多万参保人

作者:李雨晨
2019/04/30 21:53

 “医生和我在线上沟通好后就可以给我开处方药,处方会自动上传至处方共享平台,平台会把处方信息和药店信息通过短信推送给我,有时候我散着步就可以去把药取了。”

这是雷锋网在郑州和一位患者采访时,他对处方共享平台的实际反馈。

2018年11月,郑州人社局在河南省率先实现了电子社保卡替代诊疗卡的全流程服务,成了全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患者在家里就能取药这一场景的实现,是患者就医全流程环节中的最后一环,主要依托于郑州的门慢处方共享平台,实现定点医院和药店的互联互通。

除此之外,基于电子社保卡的在线挂号、视频问诊等新的服务模式也为患者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保障。上线将近半年的时间,郑州电子社保卡的实际效果如何?未来还将有哪些新的规划?雷锋网在郑州和人社局、医院、药店等相关负责人进行一次深入采访。

一座城市的电子社保卡

电子社保卡的应用可以说是大势所趋。

2018年4月22日,在福州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人社部签发首张全国统一的电子社保卡。此后,各个省市地区也相继开展了电子社保卡的签发工作。

2018年8月23日,南宁举行全国电子社保卡试点地区(南宁)首发仪式,签发南宁市首张电子社保卡。到2019年4月8日,宁夏电子社保卡签发量已突破10万张,签发总量达到10.05万张。

大有成为智慧城市标配之势的电子社保卡,根源来自于患者和医院的实际需求。

在以往的就医过程中,患者的一大痛点在于,不仅需要携带社保卡,还需要办理各医院的就诊卡才能看病。一方面,各大医院的就诊卡并不通用,另一方面,结算医疗费时,患者的就诊卡和社保卡也需要分别结算,总之很不方便。

医院也有说不出的痛。此前,我们去医院办理就诊卡时,会预充几百块在里面,这些钱不一定都能用掉,然后就会沉淀在医院的账户里。但是,医院对这部分资金以及由此产生的利息没有处置权,这就给医院造成了一个两难的局面——不能动,但是却给医院对账增加了负担。

所以,清理实体卡的历史遗留问题,让医院对于电子社保卡的推进态度非常积极。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研员张伟表示,“这就像一个人打瞌睡,我们给他送过来一个枕头。”

对于患者而言,电子社保卡结合了微信的信息共享功能,人社系统基础信息平台进行认证后,会为参保人签发电子社保卡,患者就可以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进行诊间结算,免去就医过程中重复办卡、排队缴费的麻烦。

张伟向雷锋网说到,从2016年开始,郑州人社局就开始进行“就医一卡通”项目的开发,前期准备工作一直持续到2017年的8月份。截止目前,郑州的社会保障卡发卡总数已有约960万张,实现了城乡各类参保人员全覆盖。

在参保基数的基础上,通过微信等渠道,郑州人社局也签发了310余万张电子社保卡,覆盖了郑州周边的10家公立医院、760家定点药店。目前,有30多万参保人使用社保卡进行挂号、就诊、取药以及医保在线结算。

此外,包括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等17家医院也正在进行对接。

张伟向雷锋网透露,服务开通后的效果非常明显,合作医院发放就诊卡数量同比减少40%,门诊就诊效率提高30%。他还说到,6月底前,电子社保卡还将会实现进一步的升级,医保患者持该卡可实现省、市、县三级医院转诊。

如果将目光放远一点来看,我们可以看到,郑州电子社保卡的项目建设,整体是随着郑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的节奏在走。

2018年8月,郑州市政府印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三年规划,智慧医疗平台成为规划中的重要一部分。从时间节点来看,2019年郑州将完成系统建设和70%市级及下属医院的诊疗卡打通,2020年完成全部任务。

张伟表示,目前,人社局正在和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等部门进行沟通,未来,社保卡还将集合城市一卡通功能,逐步将公交交通、旅游门票等民生服务纳入应用范围,实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金融服务三大领域“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大数据管理局对我们的设想很感兴趣,我们也在和其他部门协商,扩大电子社保卡的应用范围。”

除了将电子社保卡打造成郑州市的一张“城市卡”,张伟还希望郑州的这一成果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应用。

在他的构想中,只要是在郑州市和国家所规定的异地支付医院里看病,患者可以在个人账户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优先通过个人账户进行支付,账户余额不足的,就转为绑定的金融卡一键完成。“目前,郑州这种模式在全国范围没有先例,这也是郑州电子社保卡的最大优势 。”

一家医院的智慧化转型

作为一家三甲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是社保卡就医一卡通项目的合作单位。

2017年年底,郑州中心医院成立了慢病管理中心,把省市医保定点到中心医院就诊的慢病病人从门诊剥离出来,对病人进行“三师共管、五大处方”(专业医生、健康管理师、药师;心理处方、营养处方、运用处方、睡眠处方、药物处方)。现在,整个郑州市有2万多患者在这里来开药。

但是,慢病管理中心所在的大楼是原先工商局的办公楼,没有其他医院“标配”的无障碍通道,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患者,上上下下不方便来拿药。

因此,该院慢病管理中心主任夏炜表示,他们希望有一个线上流程,让患者在家里就可以和慢病医生进行音视频对话。医生开出药后,处方流转到患者附近的药店,药店可以送药上门,因此,慢病管理中心和人社局就合作开发了视频问诊和处方共享平台。

夏炜说,郑州中心医院的在线缴费和建档是2018年7月28号上线,视频问诊、门慢处方共享则是在10月份。

平台搭建完成后,郑州市中心医院从去年11月份执行,目前有22类疾病、44个病种在该院做网上的流转。夏炜说到,试点成熟之后,慢病种类限定的框架将会被打破,更多的病种将会纳入管理流程中。

而为了能够让视频问诊落地,凡是开展视频问诊的医院,都和人社局签署了协议,确保正常工作日有人值班。

线下环节线上化有诸多好处。一方面,缓解医院看病难的问题,把门诊的慢病病人拆分到管理中心来,减少了门诊的工作量和压力,也符合国家的要求。“因为国家要求大医院要降低门诊量,以危重为主,不是看常见病、多发病。”

另外,郑州市中心医院实现网上预约、诊疗、处方流转后,病人不用跑来医院,医院的药占比各方面的费用也下降了。

实际数据显示,开通社保卡就医一卡通的10家公立医院,慢病患者取药流程时间同比降低40%,慢病审批定点为试点医院的参保人涉及医保基金和个人自费支出同比减少5%,医院药占比同比下降6%。

在此基础上,医院得到了实际的效率提升和效益转化。

一位患者的“最后一公里”

而在诊疗环节的另一端,患者的受益也显而易见。

“朱医生,我最近感觉还可以,现在是每天两片的量,药吃完了,你再给我开些吧。”4月23日下午,郑州的一位患者坐在房间里向雷锋网演示视频问诊。

互联网医疗的“郑州模式”:10家公立医院、760家定点药店和受益的960多万参保人

手机那头是郑州中心医院的朱医生,朱医生询问了患者的情况,然后开具了“在线处方”,并且叮嘱了用药建议。

在医药分开改革持续深入后,处方外流已经是大势所趋。2018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四大措施,其中第三条明确: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与药品零售信息共享以及推行医保智能审核和“一站式”结算。

处方外流的一大原因在于三甲医院的角色转型需要,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三甲医院要看重病、看危病。其次,医保控费、零加成、控制药占比等政策,也成为医院放开部分处方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互联网医疗的“郑州模式”:10家公立医院、760家定点药店和受益的960多万参保人

承接处方外流的对象就是处方共享平台,这个平台需要打通医院信息系统(HlS系统)与药店管理系统(ERP系统),如果医院药房缺药,药店也开不出药,形成以医院为核心,各政府部门以及药店共同建设的实现医疗机构处方、医保结算和药品零售互联互通的完整体系。

2018年10月,郑州市人社局选择郑州市中心医院和张仲景、大参林部分定点药店作为试点单位。

互联网医疗的“郑州模式”:10家公立医院、760家定点药店和受益的960多万参保人

医生通过HIS系统连接处方共享平台,开具电子处方,经药师审核后生成二维码,患者可直接扫码查看电子处方信息,在手机端即可支付药费,选择将药品直接配送到家中或到就近药店自提取药。

郑州的这一套模式借鉴了广西梧州市的经验。2017年1月15日,梧州市全市20余家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与百余家药店共同接入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梧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面实践国家处方信息共享政策的城市。

2018年8月,郑州人社局组织到广西梧州考察门诊慢性病处方共享药店直接结算工作的相关情况。在梧州模式的基础上,郑州市在一些方面做了针对性的改进,送药上门就是其中一项。

据人社局介绍,在线挂号、视频问诊、门慢处方共享在9家试点药店应用近4个月以来,处方共享成功21000余张,实际药店结算4000余笔。

互联网医疗的“郑州模式”:10家公立医院、760家定点药店和受益的960多万参保人

但是张伟也表示,目前与药店的合作还没有完全放开,主要是考虑到处方信息的安全、有效等问题。在这点上,腾讯在去年的峰会中发布了微信智慧医院3.0,把区块链技术引入了处方共享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可溯源、不可篡改等特征保证处方合规流转。

另外,年长患者的思想保守问题也需要逐步解决。“他们还是会更倾向于在医院拿药,在药店不一定放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百姓对这件事的认知会慢慢深入,关键是我们怎么起步、怎么宣传。”

未来规划:实现三级医院转诊、线上住院服务

随着电子社保卡应用的不断完善,未来,郑州市将会和腾讯这样的第三方平台进行更多合作。

首先,在就医一卡通和门慢处方共享的基础上,建立覆盖所有定点医院的就医一卡通结算平台,实现在一家医院充值,所有医院消费。

其次,建立电子病历共享和转诊平台,归纳共享医保患者在各级定点医院的电子病历,处方等数据,实现诊断结果,检查影像、化验、病例、处方等信息的电子化流转,提供转诊预约,入院在线办理等服务,为医保患者持该卡实现省、市、县三级医院转诊提供便利。

再次,除了挂号、问诊环节,建立线上住院服务平台,参保人提可随时随地查阅及预约医生和病房,减少病人看病在路上、在等待的情况发生,使参保人可以在线办理住院登记、出院结算、日清单明细推送、检查结果及病历查询等业务。

最后,利用患者每天在院图片信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确保人、卡、床唯一对应,降低医保基金支出风险。构建参保人就诊信息在定点医院之间的电子化流转机制,达到住院线上预约挂号、转诊、登记、明细推送、出院、结算的一体化服务。

张伟表示,从全国来讲,电子社保卡代替诊疗卡项目的实施,并不能称为最先进。但是,从在线挂号、视频问诊延伸到院外的门慢处方共享是一套“组合拳”,如果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打开的话,将是成为一个很好的借鉴样本。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互联网医疗的“郑州模式”:10家公立医院、760家定点药店和受益的960多万参保人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