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智能驾驶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亏损百亿的滴滴:如何通过自动驾驶,抢跑对手、抢跑未来?

作者:Dude
2019/03/06 16:07

亏损百亿的滴滴:如何通过自动驾驶,抢跑对手、抢跑未来?

进击的滴滴继续加码在自动驾驶上的投入。 

在亏损109亿,对非主业采取“关停并转”、整体裁员15%的大背景下,滴滴依然对自动驾驶这个更烧钱的行业进行持续投入。

3月1日,滴滴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滴滴沃芽科技有限公司,将涉足自动驾驶。郑建强任法定代表人兼执行董事,他同时也是滴滴中国的自动驾驶研发负责人。

对滴滴而言,成立子公司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

有业内人士向雷锋网新智驾分析:滴滴成立子公司,证明滴滴对自动驾驶加大重视,一方面是方便外部合作;另一方面,也是为后续单独融资提供便利。

此外,雷锋网新智驾听闻的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滴滴成立单独的子公司,能够摆脱原有体系的束缚,甚至是摆脱CTO张博的束缚,张博在自动驾驶战略上栽过跟头(收购Nuro失败),单独成立子公司能够更快推进自动驾驶落地,并且给予更高的灵活性,甚至(给予一部分的期权)激励核心员工。

低调的滴滴自动驾驶团队

亏损百亿的滴滴:如何通过自动驾驶,抢跑对手、抢跑未来?

在2016年7月之前,滴滴对自动驾驶的态度都是“非常低调”。

低调并不等于不做。滴滴的自动驾驶研究开始于2016年,滴滴前研究院院长何晓飞组建了滴滴的无人驾驶团队,目标瞄准L4级自动驾驶以及最终形态的L5。但彼时滴滴在官方的口径当中,何晓飞负责的是“滴滴研究院和大数据团队建设”,对这个“自动驾驶团队”只字未提。

2016年3月,瑞士信贷2016年度亚洲投资者峰会上,滴滴出行战略副总裁朱景士表示,中国路况较为复杂对于自动驾驶要求更高,而且司机成本并不一定高于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行成本。自动驾驶在中国普及时日尚远,推广上也有“中国特色”的两个困难因素,成本及特有的复杂路况。

2016年5月27日,前阿里云首席科学家章文嵩加盟滴滴,担任滴滴高级副总裁兼滴滴工程技术委员会主席。但他总体负责的是“工程方向的技术把控、以及工程方向人才的培养、招聘和晋升体系”,同样对自动驾驶方向只字不提。 

后来,滴滴也拉来了视觉大牛杨庆雄,任自动驾驶团队的高级总监,主攻基于视觉的自动驾驶系统,同样的,这也是处于“遮遮掩掩”的状态。 

情况开始转变于2016年7月,在首届滴滴Ditech算法大赛颁奖典礼上,滴滴CTO张博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无人车是滴滴重大战略布局,很快会有无人车上路,滴滴无人车团队将由滴滴研究院院长何晓飞负责。”这是滴滴官方对自动驾驶布局的第一次明确表态。

此后,为了扩充自动驾驶团队的力量,滴滴积极在外网罗人才。最为人所知的就是挖角Waymo 3D机器感知小组的负责人贾兆寅,贾现出任滴滴出行前沿业务技术负责人。

挖人之外,滴滴也试图走“收购”的道路,不久前完成了近10亿美元融资的Nuro也曾是滴滴所希望收购的对象,而Nuro创始团队希望保持独立的发展,最终拒绝了滴滴的收购提议;另一家自动驾驶明星公司Aurora也曾和滴滴传出绯闻。

后续,滴滴也一直在自动驾驶采取尽量低调的状态。

转变的滴滴

从“遮遮掩掩”到成立子公司,为何这种转变?为什么不直接采取投资的方式,甚至是走收购的路线?

据雷锋网新智驾了解:在Nuro 9.4亿的B轮融资的前夕,百度、腾讯和滴滴都争相入局。但不缺钱的软银愿景基金,力压群雄,把各路资本一一挤掉,最终独享这一头部标的。对滴滴来说:收购失败、投资失败,只能独立自己做。

事实上,科技公司、Tier 1、主机厂在发展自动驾驶的时候,也都是采取拆分、单独成立子公司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谷歌的自动驾驶项目,从谷歌内部分拆成为独立公司:Waymo,这个动作也被外界解读为:谷歌能够更积极将自动驾驶技术推向市场。

不仅是科技公司有这种拆分、单独成立子公司的操作;经验老道的Tier 1德尔福也在2017年12月宣布Aptiv(安波福)和Delphi Technologies(德尔福科技),安波福聚焦于互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业务。

亏损百亿的滴滴:如何通过自动驾驶,抢跑对手、抢跑未来?

德尔福CEO Kevin Clark是这样解释拆分的原因:德尔福需要让自己的业务变的更加精确和尖端,这对于客户来说更有益,也让德尔福的收益更多。在过去五年中,汽车行业发生了巨变。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变化将会更加巨大。“科技对于汽车行业并不重要”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完全错误的。

老牌主机厂福特在发展自动驾驶驾驶上,也是采用成立子公司的方法。2018年7月25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成立福特自动驾驶汽车子公司 Ford Autonomous Vehicles LLC,(福特自动驾驶汽车有限公司)。福特汽车总裁兼 CEO Jim Hackett 是这样解释成立子公司的理由:“现在,是时候将我们的自动驾驶平台合并入一个团队,以更好的把握未来的机会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全自动驾驶梦,豪华车奥迪成立专门全资子公司AID( Autonomous Intelligent Driving )。AID的CTO Alexandre Haag表示:AID对奥迪的意义跟Cruise对通用汽车的意义以及Argo对福特的意义相同。AID将竭尽全力的推动自动驾驶的发展。

无论从科技公司、还是Tier 1、主机厂来看,单独成立子公司都是一种大势所趋,这样将使得子弹更为密集,目标更为聚焦,加速落地化的进程。单独成立子公司,于滴滴而言,将会加速自动驾驶的落地进展,甚至有可能跑赢竞争对手。

Uber、Lyft的自动驾驶布局

亏损百亿的滴滴:如何通过自动驾驶,抢跑对手、抢跑未来?

4天前(美国时间3月1日),Lyft正式发布了IPO的招股书,此前据外媒报道:Uber已经向监管机构秘密提交了 IPO 文件,而滴滴也屡次传出IPO的消息。

同样是共享出行,同样是依靠车主和司机壮大,共同“司机补贴”的关键难题,发展自动驾驶是摆脱“束缚”的最好方法之一,但在自动驾驶投入上,Uber和Lyft对于自动驾驶的投入远远比滴滴要大。 

2015年12月,Uber前CEO卡兰尼克“一口气”从卡内基梅陇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挖走了Raffi Krikorian等40多位顶级专家(占了该中心人员总数的1/3),组成了Uber的自动驾驶部门,这就是后来的ATG(Advanced Technology Group)的雏形。四个月后,Uber又收购了微软的部分地图技术,并挖走了必应地图团队的100位工程师。 2017年11月,Uber与沃尔沃达成了一项 14 亿美元的协议,Uber将在 2019 年到 2021 年,购置 24000 辆沃尔沃 XC90,用来扩充自己的自动驾驶出行网络。

后续由于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卡兰尼克的下台、以及最为致命的撞人致死案件发生后,Uber的自动驾驶进步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甚至Uber 主动暂停了整个自动驾驶测试项目。在今年的DMV报告,Uber的表现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饶是如此,在经历撞人致死事件,以及两次裁员 400 人后,Uber ATG 仍然运营着 300 辆规模的车队、超 1000 人的团队,累计路测里程达 500 万英里。

从车队规模上,Uber的300 辆车队规模远胜于滴滴的几十辆测试车,从团队人数上看,滴滴的自动驾驶团约为100人,Uber ATG团队超过 1000 人,是滴滴的10倍。

Lyft在自动驾驶的投入也相当大,Lyft 的自动驾驶汽车研发部门被称为 Level 5 。

自2017年以来, Lyft就一直和通用、Waymo、nuTonomy、Drive.ai 、福特等公司展开合作;去年8月,Lyft宣布:通过旗下叫车应用,Lyft 完成了超过5000笔自动驾驶订单。

2018年10月,Lyft 更是斥资 7200 万美元,收购伦敦的一家计算机视觉创业公司 Blue Vision Labs,希望利用后者的技术打造最好的地图,以服务的自动驾驶车,随后进行本地化。

目前,Lyft 的自动驾驶汽车研发部门Level 5 ,已有300名员工,未来18个月内将会扩展至600名员工。

在今年底特律的车展上, Lyft宣布与Lyft的投资者、Tier 1 麦格纳取得了三大方向的进展:L5 级自动驾驶团队顺利完成第一年全部公开道路测试;Lyft 与麦格纳共享 IP,应用 Lyft 的大数据升级系统;未来几年内,麦格纳可在行业内普及可扩展的自动驾驶技术。

从团队规模、自动驾驶进展成果来看, Uber、Lyft在自动驾驶的进展上都大幅领跑滴滴。同样要讲IPO故事的滴滴,自然也要加码在自动驾驶上的投入,毕竟对于司机的薪酬、补贴都是影响其营收的关键,数据显示:2018年滴滴亏损109亿元(人民币),其中在司机补贴方面共计投入113亿元。大力发展自动驾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滴滴的自动驾驶进展

亏损百亿的滴滴:如何通过自动驾驶,抢跑对手、抢跑未来?

虽然滴滴在自动驾驶上投入不如Uber和Lyft大,但也一直保持着进展。 

2017年1月26日,滴滴宣布在加州山景城成立AI Labs(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加大人工智能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吸引科研人才。

2017年3月,滴滴出行宣布其美国研究院 DiDi Labs正式成立。

2017年8月,滴滴和Udacity举办了一次自动驾驶测试车挑战赛

2017年11月,滴滴选择于硅谷山景城(Mountain View)开启新园区,并公示其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大数据和智慧交通、智能出行等方面的研发。

同月(2017年11月),滴滴成立地图公司——滴图科技,注册资金为500万人民币,公司法人代表是滴滴打车的联合创始人&CTO张博。高精地图对于自动驾驶来说,意义非常的重大。高精地图可以延伸传感器的感知范围,为高速行驶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定位、感知和决策提供路况信息支持;提供安全保障,在传感器短暂失效的风险假设下,通过定位和高精度地图保证自驾汽继续前进。

2018年2月,张博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的时候表示:滴滴已经在美国和中国的三个城市进行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并且滴滴为试驾汽车设计了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则是通过与汽车制造商、供应商进行合作。 

时隔半年,也即2018年9月,张博公开更新滴滴的自动驾驶进度:滴滴的自动驾驶团队大约在100人左右,总计有几十台测试车,共在中美四个城市展开路测。目前,滴滴已经在加州以及北京拿到了测试牌照。 

牵手大众,布局未来出行

亏损百亿的滴滴:如何通过自动驾驶,抢跑对手、抢跑未来?

和滴滴成立自动驾驶子公司时间非常接近的是:2月26日,滴滴也和大众成立合资公司——上海桔众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上海嘉定,合资公司注册资本达6400万人民币,滴滴持股60%,大众汽车持股40%,经营范围主要是汽车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汽车租赁(不得从事金融租赁)等等。事实上滴滴和大众成立合资公司也并非突如其来,早在2018年5月,双方就确认了消息。在这次的合作当中,双方的目标是为了组建约10万辆电动化或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运营车队。

除了大众以外,滴滴也牵车和家,双方组建合资公司,为共享场景定制生产智能电动车。双方同时还将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智能化车队运营等领域展开合作。在与车和家的合作当中,滴滴希望为共享出行场景定制生产新能源车,按照每公里成本作为考核标准,同时提升用户体验。车和家的创始人李想认为:(汽车)如果按每公里成本计算,把车队的运营、保险、能耗、空驶率都计算进去,每公里成本可以控制在1元以内,比正在运营的同档位燃油车有望节省近1/3。

去年北京车展期间,滴滴更是大张旗鼓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发起成立“洪流联盟,”,推进新能源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产业发展。

所做的一切和滴滴将在2020年拥有10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不无关系。

随着自动驾驶的到来,未来的出行方式势必发生巨大的变化。波士顿咨询集团就认为,到 2030 年美国人有三分之一的里程都会在电动或自动驾驶车辆上度过,而且这些车将归属在共享出行服务的范畴内。

不止是滴滴在布局,戴姆勒和宝马也共同投资 11 亿美元,投入在打车、共享汽车等常规共享出行服务上;2016年首汽集团也成立了GoFun在共享出行上进行了布局。

不仅主机厂感到焦虑不已,Tier 1也按耐不住,2018年6月,博世收购了底特律打车新创公司 SPLT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滴滴最擅长的出行领域,未来也将会面临来自主机厂、Tier 1等挑战。

总结

近日滴滴的连番大动作:成立自动驾驶子公司,牵手大众布局未来出行。

这些动作都意味这这家出行的巨头,已经意识到自动驾驶潮流势不可挡,必须要将自动驾驶提升到了一个重要高度。 自动驾驶将会是滴滴抢跑对手、抢跑未来的重要战略,也是构建未来蓝图当中的重要一步。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亏损百亿的滴滴:如何通过自动驾驶,抢跑对手、抢跑未来?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