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蓝鲸TMT的报道,亚马逊AWS被指通过与IDC牌照方的“借照经营”向包括证券公司和金融数据服务商在内的国内企业提供公有云服务,而牌照方未参与AWS的实际经营。如果这个指控成立,那么AWS刚好和国内这两年越发紧缩的数据安全政策打了个擦边球。
众所周知,外资企业在华无法向国内企业直接提供公有云服务,他们包括数据中心在内的增值电信业务需要合法拥有或者获得IDC经营许可的使用权。因此所有在华提供公有云服务的外资厂商都会与一家或者多家持有IDC牌照的本土企业合作。
AWS的入华便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
最早,它可以追溯到2013年12月。当时,北京、宁夏政府和亚马逊AWS、云基地四家在北京签订备忘录,以北京、宁夏分别作前店、后厂的模式,发展和推广云服务。服务对象是全国各地的客户。在具体运作中,云基地负责运营和管理工作,而亚马逊AWS提供技术和服务。
次年年初,AWS面向中国地区的有限预览服务发布,并通过邀请的方式限量向中国本土企业和在华的跨国企业开放。此时,将AWS有限预览服务执行落地的两家公司变成了光环新网和网宿科技,前者提供IDC服务,后者提供ISP接入。
在有限预览服务的设计中,AWS中国区的账号与国际版互不相通。
AWS的有限预览与国际版有什么不同?官网记录了包括Amazon EC2、Amazon EBS、Amazon S3在内的等20项服务,大约不到其全球服务的一半。另外还有包括实例价格高于海外,Web服务需要备案等小的差异。
尽管如此,14年AWS在国内正式落地,还是给同行们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在一段时间内,包括阿里云在内的几家国内云平台都开始降价促销。UCloud CEO季昕华曾经评价AWS是“资金能力、运营能力和技术门槛”三者都强。
在开放之初,AWS主动邀请了包括奇虎360、小米、趣加游戏、海豚浏览器等知名企业使用有限预览。到去年底的时候,AWS在年度的技术峰会上宣布目前有中国合作伙伴351家。
相比之下,微软Azure进入国内比AWS要早上半年。Azure落地中国采取的方式是向世纪互联提供技术授权,而具体运营由后者的一个百人团队实际承担。这可能也是媒体报道中最大的差异。
在Azure入华后,世纪互联曾在多次采访中提到:微软和世纪互联的合作,所有的运营是世纪互联承担,销售由世纪互联来承接,甚至连发票都是世纪互联开具。而AWS呢?关于这个问题,AWS确实从未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