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公司融资之后,难的是如何利用好这些资金。科技媒体TECHINASIA日前撰文指出,亚洲的创业公司都把资金用于市场营销而非人才投入的做法,不利于公司长期发展,而解决人才的局限问题,亚洲必须突破一些根深蒂固的等级思想,把钱用在刀刃上。以下是雷锋网对全文的编译:
如果你对亚洲的创业情形观察的时间足够长,或者已经听惯了这些陈词滥调:解决问题、瞄准大市场、发展区域战略,以及建立优秀的团队。但现实是,一般亚洲的创业者基本不会按照这些建议来做。只要看看亚洲公司将钱花在哪儿就能明白了。
在和一个最初来自硅谷的员工交流的过程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硅谷公司会愿意花费大笔资金去聘请那些“老年人”。谷歌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案例——当年重金聘请了埃里克·施密特来担任公司CEO。同理还有,当年史蒂夫·乔布斯可是花了相当大的力气才说服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来协助其运营苹果公司:“你是想卖一辈子汽水,还是和我一起改变世界?”。而最新的例子便是,雅虎气势磅礴地挖角、Uber聘请网络流量分析实战专家陈势安、Facebook挖角谷歌等等。难怪在偷猎诉讼中,硅谷的巨头会因为挖角对手公司而赔了4亿美元。
这些挖角的巨头清楚拥有最优秀的人才为其效力是有多么重要,自然也愿意为此付出金钱的代价。他们所有的融资都是为了两件事:薪水和股票期权。不过这也不是说以年龄论资历,而是看能力和经验配薪水。公司愿意做的是给最顶尖的人才支付最顶尖的薪酬。
在亚洲,我的感觉是只有Uber、Rocket Internet等硅谷巨头的分公司才会这么做。尤其是后者,众所周知他们雇用了麦肯锡老将,并训练他们成为总经理和创始人(当然,他们也拥有足够的市场预算)。最近,该公司还聘任了前亚马逊经理担任高管。相反,亚洲创业公司更热衷于需要训练的职场新人,然后将大部分预算都扔进市场营销。
参加亚洲高端科技论坛时,看看礼堂中、舞台上有几个是在行业内工作了十年以上的,然后再看看那些刚进行A轮融资的新生代公司,他们的创始人基本就是该团队里年纪最大、经验最丰富的人了。你也发现这个了吗?
如果这是事实,它就值得引起重视。不过,亚洲市场毕竟不成熟,把预算分配来引导产品市场也是适得其所。同时,总体而言,亚洲的创业生态也不完善,没有多少人能值得起六位数的薪酬。这么说来,把钱花在市场上或许会是更安全的赌注。
但这样对持续发展真的好吗?硅谷里那些创业新人之所以愿意花那么多钱,聘请有经验的老员工,是因为他们能带来完善的流程、完整的系统和丰富的经验,帮助创业公司打造出世界一流的管理水平。那些人知道什么才是有效用的,也值得起这么高的薪酬。如果你把钱都投进市场营销,到了最后只能收获一家一般般的公司,和你甚至不太了解的用户群。你拥有的可能只是一个只会依靠一轮轮投资,堆砌沙堡的充满年轻人的团队。
当然,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亚洲的创业生态还是太年轻了,许多人们还没怎么经历过市场繁荣和萧条的兴衰变幻。可以指出的是,亚洲目前尚处于繁荣期,还需要十年左右才能出现水平足够高的人才。
对此,我觉得除了重金出资去聘请硅谷的顶尖人才帮助创立事业之外,别无他法。你只能做好将辛苦赚来的血汗钱用来吸引他们为你效力的准备。
但问题是,这么做可能不符合亚洲创业者的基因。他们只想和其他亚洲人合作,而亚洲文化里的等级制度让他们难以接受别人“比自己知道得更多”。但最后,亚洲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式,去突破这个故步自封的传统。
via techin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