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任天堂CEO岩田聪已于7月11日去了天堂的消息瞬间在网络蔓延。任天堂的追随者一遍遍地悼念:“说好的带领任天堂会社复兴呢?”“之前还是情况很好的啊?”……
作为全球游戏巨头之一的总裁,岩田聪的确成绩斐然。而回顾任天堂的发展,这家126年历史的企业仅经历了四任总裁,其产品发展到底是怎样的命运?
游戏机之王如何走出?
任天堂创建于1889年,最开始开发的游戏载体是纸牌。20世纪50年代山内溥接管任天堂后,该公司与迪士尼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始生产米老鼠、小鹿斑比等动画形象的纸牌,为其梦工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然而,然而任天堂的崛起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意识到电子产业崛起的趋势,任天堂开始向电子游戏转型。80年代,任天堂开发了几款掌机和家用游戏机,一度风靡全球。相信大家记忆中也是熟视的Family Computer(FC机,即“红白机”,艾玛小编家里还有)、掌机“Game Boy”(GB,经典得不能再经典),以及“光线枪”……此时,任天堂一跃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前五十强的大型企业,资产总额超过一万亿日元。
雷锋网消息,FC从1983年进入市场,于2003年停产。据统计,这二是年期间,红白机全球销量超过6000万部,而如果算上中国等国家地区自行研发的兼容版,例如小霸王,销量更是可观。据悉,光红白机的收入就超过全美国电视台收入的总和。而掌机Game Boy,全球销量达到1.1亿,连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苹果创始人沃兹尼亚克都是其粉丝,而GB也是首个被宇航员带入太空的游戏机。经典!
称霸之势被逆转
到了94-95年,任天堂的产品就没有那么迷人了。随着索尼PlayStation和世嘉土星的上市,任天堂市场独霸的地位逐渐动摇。为了抵抗微软、索尼对市场的压榨,任天堂陆续推出了多款Game Boy的后续产品,包括:GAME BOY Pocket(袖珍GB)、GAME BOY Light (夜光GB)GAME BOY Color(彩色GB)、Game Boy Advance(32位元彩色GB)等,然而主机市场仍然处于劣势。
此外,因为硬件技术处于劣势,任天堂的产品质量亦逊色于竞争对手。因为与索尼的光驱纠纷,Nintendo 64在光驱已经相当普及的情况下依然采用卡带作为游戏载体,而且游戏相当稀少;而GameCube虽然搭载了光驱,使用的却是不兼容普通DVD的专用GameCube光盘。相信大家还记得,在游戏机已发展到惊艳的情况下,任天堂出品的依然“无法欣赏”。到了2003年,任天堂的市场份额下滑到16%,而索尼和微软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55%和22%。
能否反扑 情况依然低迷
2002年,岩田聪接任总裁,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而其寻找的复兴的方向自然是硬件。
2004年,任天堂凭借掌机产品NDS(Nintendo Double Screen,任天堂双屏游戏机),带领游戏硬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与同期对手PSP相比,NDS虽然游戏和显示性能孱弱,但是双屏幕的游戏性明显强于照搬家用机显示体验的PSP,因而在掌机领域大获成功:8年内全球销量达到了1.5亿,重新回到销量榜首,同时超越其自身历史上红白机创下的销售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6年,任天堂上市Wii——能提供跳舞、运动、格斗等模拟现实的游戏体验的体感控制器。
据介绍,“Wii”这一单词类似于英文单词“we(我们)”的发音,目的是“强调了它是为每个人所设计的”。这也是岩田聪接任后的产品理念。
后来,Wii累计销量超过一亿台,与PlayStation、Xbox系列并称三大游戏主机,并与iPhone、iPad等共同入选2012年Business Insider评选的本世纪最重要的10款电子产品。一定程度上说,Wii为任天堂扳回了一局。
然而,随着微软和索尼等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进军移动手游领域,任天堂仍然固守家庭游戏机的领域。即便如此,其新款家用机型WiiU与旧款机型相比并没有明显改进,画质更是不消说。而且,Wii新开发的用户群——家庭主妇,也逐渐采用平板电脑而舍弃游戏机时,任天堂失去了仅有的竞争力。
就在岩田聪离世前不久,他才决定进军移动手游市场,并推出一个神秘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项目。同时,据报道,网络游戏运营公司DeNA宣布将与任天堂合作推出第一款手机游戏。只是,没有岩田聪带领下的任天堂,能否再次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