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按:本文作者@风林月,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我是一个产品狗,今天自我作死,写一个自己整理的概念,各位看官要拍麻烦拍轻点!
产品经理,一个产品的舵手和领头人。每一个产品经理都会觉得自己的产品很牛逼,非常有市场前景,但是市场决定了,大部分的产品项目最终的结局都是game over!不是你的功力不足、能力不强,而最关键点是你的方向压根跑错道了,你再努力,在一条死路上去死磕,那也只能让你早死早投胎而已,跑得越快,死得越快。
现在任何一个产品负责人——不管是创始人还是合伙人又或是新项目PM,都围绕着需求需求还是需求这个点来讨论,因为你不了解需求,那你就没办法去定义你的产品,需求是第一步,其他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需求点为核心进行扩展和挖掘机会的。
有些创业者自以为目光如炬,一眼就望到了那个又痒又痛的小菊花(dian),然后开始自我YY这个需求是多么地好,点是多么地痛,痛到自我升华到高潮几次!但是当这种产品人活在自己的梦中的最终结局,就是现实啪啪啪地狂煽你的脸,现实会粗暴的告诉你,二狗子,你丫赶紧醒醒,还不去搬砖,又在做梦。
你在踩了无数个坑之后,你会在夜深人静,左手夹烟,右手开撸的时候重新思考,需求到底是啥呢?怎么需求这东西那么地飘忽不定呢?为啥最终落地的结果和当初的设想差那么远呢?为什么呢?要想想清楚这个问题,首先你要先了解,人性的特点是什么,人性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每个人都会不断地怀疑别人和自我怀疑,脑海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是否试过在做一件事或者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你明明知道这个是对的,但是脑海总是会很犹豫,然后不断的蹦出一些你要做的这个决定是错的想法,来干扰你。每个人每天不停在和内部的怀疑思维斗争,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和当初设想的目标渐行渐远。这种不确定性会潜移默化影响你的思维和看市场的角度。
如果我们接受了人性充满了不确定性,那么现在我们先来做个假设,你在做产品或项目之前,先定义,你要做的这个产品或项目如何算成功。这个很关键,你目标点不一样,思维方式会完全不一样。很多人创业是为了什么,并非是他们嘴上说的很高大上的改变世界,你我皆凡人,真正要改变世界的天才还是万中无一的,就像全世界也就一个乔帮主、一个马云一样,大部分都是平凡的人,那么支持自我去创业的无非是几种类型:
1、找不到工作的,不知道做什么好,再不找事干就饿死了,那拼了,老子自己干。
2、在公司混得很郁闷,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觉得很烦躁,想做自己的主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那种。
3、想赚大钱,打工来钱太慢了,没办法,只能自己干。
4、在公司混到一定级别了,觉得人生这样下去不好玩,还是要自己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5、兴趣导向者,希望在自己最喜欢的领域扩展开来,让更多人喜欢,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6、真心希望自己要造福人类,改变世界不公的理想主义者。
对于上面的几个创业类型总结后,最终得出的是什么,你会发现,那是人性的欲望的分类——如自己干是要活下去的欲望;做自己的主人是希望能掌控自我生活的欲望;如何赚更多钱是人生自我肯定和满足的欲望。都是欲望,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解决需求,就是解决人的欲望呢?马斯诺的需求理论层次,本质上也是人的欲望理论层次。
那我就以最朴实的国内大众的一个欲望来继续假设下去,假设我们这些穷屌丝在创业阶段只定义为,做个能变(zhuan)现(qian)的产品就是成功的产品为我的核心目标的话。其他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变(zhuan)现(qian)”来入手的话,那么你就可以根据这个最终的目标,想着要怎么爬过去了。
(PS:你如果一开始就是自己搞,没背景没资源,那么直接认定这个比较好,你创业无非就是不想打工了,想要自己干,创业说得好听点就是想要干一个事业,说得直白点就是希望满足自我的欲望,欲望是最大的驱动力!但是创业的第一个目标不是赚钱,是他妈的活下去,就像跑步,你他妈连腿都没有,跑毛线的步啊,对吧!!不缺钱的土豪、忽悠风投给钱的除外。)
那现在我们就有一个目标了,那就是我希望我的产品可以快速变(zhuan)现(qian),那怎么变现呢?那你就要根据你本身的性格、资源、擅长什么、能做什么,做自我的全方位分析,就算是泡妞,你也要知道你自己的长处和切入点吧,你是否够格去追那个级别的妞吧。然后找到你要做的那个切(na)入(ge)点(niu),去做外部的需求分析,找目标市场,找未来蛋糕够大你又能做的、天花板够高你还能做的行业、你有把握快速变现的市场等等。这个每个人擅长点不一样,所以切入点和看法都会完全不一样。
(PS:不同的目标,最终的操作方式和流程都是差不多的,但是阶段会不一样,但是只有1个前提无论任何项目或产品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先他妈的活下去!先他妈的活下去!先他妈的活下去!先他妈的活下去!重要的事情我说四遍!)
你看了很多很多的行业、案例、国外模式、国内政策方面的资料、数据,你最终就总结出,需求来源于一个大维度(社会维度),然后在社会维度再划分为三个小维度(市场维度、商业维度、技术维度),这三个小维度的需求又会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从而产生更多的需求点。
1、社会维度的需求,也就是最最刚性的需求
什么是社会?社会是人类的合集群体,那么刚性需求就是解决人个体和群体最关键的需求。
生理层面: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你出生要人喂养、你老了要人照顾、你病了要去看医生,你要穿衣服、你要吃饭、你要有地方住、你要能出去走动等,这些是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点。
心理层面:吃喝玩乐。满足了生理层面的,就开始饱暖思淫欲了,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玩乐了。
这些也是真正的刚性需求,任何一项都无法替代。但在人类已经发展到现代社会来说,社会需求维度方面都已经满足了。所以现在市场上在做的产品或服务,全部都是围绕着刚性需求为核心点做的扩展需求,我定义为:人性需求。
2、人性需求
那么什么是人性需求,我们再看前面说的,人性的一大特点是什么,那就是永不满足的欲望,得到这个想要那个,不断地对内对外有更高的欲望需要,大部分的产品落脚点就在人性需求上。
我现在能吃饱饭了,我开始追求口味,有口味了;我开始追求环境,有环境了;我开始追求服务,有服务了;我开始追求特色;我要出去吃饭,现在我不想出去吃了等等,任何一个刚性需求(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上面,都有产品或服务围绕人性需求点来做扩展,每一个节点又辐射出很多很多的痛点。
所有的商品、服务、颠覆,都在这个层面发生。套用哲学来说,那就是需求与需求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样。
3、具象需求(人性需求点扩散出来的具象化需求)
具象需求,那就是围绕着人性需求后面的具体化需求,也可以理解为产品功能需求、产品体验需求等。这个层面的需求,是产品真正落地的关键需求,也是产品过程中最多的需求。这些需求来自内部、外部、市场、技术,最终汇总成需求评估里面的那些小婊砸!可以理解为你们每天去会议室吵的需求,基本上都是这个层面的需求。
4、伪需求(意淫需求)
伪需求,顾名思义,就是你丫意淫的需求,或者是你把具象需求当成了人性需求的高度,然后一直围绕着这个点在做,你会很快自我代入这个需求点,主观的无限放大这个需求的权重,然后你会去找到各种数据来支撑你自己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就被现实啪啪啪打脸,最终你就挂掉了。
你自己主观的想法,你一定可以找到能支撑你立场的各种数据的。不信你自己试试。这也是很多创业公司在挂了之后,才惊讶地发现的事实。那种自我感动的努力、拼命都是掉落在了这个层次。当你的需求,自以为是的偏离了“有效解决消费者的需求”这个核心点,那最终结果一定是挂掉。最多见的就变成需求点放在功能层面了,最终然并卵!
(此处有删减)
你已经确定业务方向,要解决哪个方面的需求了,那么你就开始做第一个产品的版本了。做需求的初期先做加法,任何围绕着这个点的具象需求都分类列出来(业务流程层面、功能层面、体验层面等),然后做好排序和规划。
统一进行需求评估后,开始做需求的减法和版本迭代优先权重排序,你在做减法的时候,优先排序已经在你心里出来了。然后上线之后,需求这块就开始要结合数据和对手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了。永远问自己,这个需求或者功能不做,会不会影响用户使用,做个评估。
给大家展示一个需求评估表,这个表可根据自己的业务模式进行调整:
1、整体的需求评估表(根据自身产品模式调整对应内容)
2、具体模块的需求评估表,如业务需求下面的所有的小需求的汇总及排序:
评估完需求之后,你已经确定了会先做哪些功能模块,接下来就是各团队执行配合的工作,让你的想法落地,真正实现。
以一款垂直护肤品B2C商城产品为例(移动端与PC端):
需求大方向已确定——做某品类品牌垂直化妆品电商购物平台。
围绕着电商的购物平台需求,开始做划分,优先考虑:
业务流程方面的需求有哪些?业务层面就是市场层面的需求,业务流程出来了,那后面的就是建房子一样不断的往上面加减了。
商城有哪些角色?前台角色—会员用户、非会员用户;后台角色—管理员、仓管、运营、财务、数据等。
移动端与PC端数据是否打通?如果打通,哪些数据打通?
按业务流程与功能模块(主要前台功能、前台功能确定好,写好PRD,基本上有点经验的开发看到就知道后台要什么了。)大概如下划分:
1、注册流程、登录流程、密码找回、第三方授权登录等4个流程需求,每个流程需求要放哪些字段进去,后续的的结果承载页面是哪个,全部列出来。
2、购买流程需求,购物车流程、注册用户和非注册用户的购买流程是否有区别,是否支持不注册购买。
3、商品展示、上架、下架流程、单品、组合、捆绑。
4、商品搜索、商品筛选流程及展示字段。
5、支付流程、是否内部有支付钱包功能、外部第三方支付方式有哪些?
6、订单流程、订单成交后售后流程、服务流程。
7、会员中心流程、会员中心模块、每个模块操作流程和展示。
8、营销流程、初期营销模式(满减、满赠、满包邮)、优惠劵获取、使用、商品折扣等。
9、配送流程,退换流程,第三方物流等。
10、积分流程、红包流程、客服流程、帮助流程等。
流程和功能层面确定后,就开始找视觉和交互层面的团队聊了,总结了一句顺口溜,分享给大家:
别让我等(性能层面考虑)
别让我想(展示、交互层面)
别让我烦(展示、交互层面)
所有的模块操作是否符合使用场景,PC端操作和移动端操作是不一样的。
所有的操作是否让用户觉得自己可以控制,非常清晰的知道将会到达哪里。
所有的操作是否是一致的,是否能确保用户在PC端和移动端的操作都是最符合主流习惯的。
简易阅读和帮助
排版、文字、布局是否简易,客户浏览过程中会否有不必要的骚扰。
当用户遇到任何疑问的时候,是否能提示和帮助用户进行接下来的操作。
可见可得与记忆
是否用户的每一步操作都是能准确的告知用户他目前处于什么地方,正确显示什么,错误提示为什么错误。
是否用户在不同页面浏览切换的同时,能帮助用户返回上级页面的浏览点,最大程度的帮助用户提高浏览效率。
防错容错可恢复
是否在操作层面有防错机制,如提交按钮的次数限制、提示。
用户操作错误后,是否能让用户很迅速的恢复或撤销对应操作。
现在我们清楚了怎么划分需求,并且在划分完需求之后怎么进行评估和真正落实每个需求点了。
我们再看一次顺序:
1、确定业务方向(大需求)
2、这个大需求你要做哪个具体的方案(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
3、把你用的方式更细化地描述出来(业务流程、角色定义、操作定义)
4、把你的功能模块落实到视觉和交互体验层面(这个功能怎么展示、怎么用、怎么方便、怎么才好用、为什么这么用)
5、开发
6、内测(如果是改版产品,内测完后用灰度测试,最终看数据后再发布)
7、发布
8、监控
9、收集需求和反馈
10、重复3-9项
各位看官辛苦了,你们看完就可以忘记了,因为有很大可能是错误的,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做法。如果觉得能帮到的可以参考,如果觉得没意思的,自动忽略。但是给大家的建议是,产品其实不是规划出来的,产品是自己会进化的,只有不忘初心,一直向前,你最终才可以到达你要去的地方。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慢慢来,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