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专栏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这两年过得不太好的联想和Moto,病因出在哪里?

作者:王强
2016/06/13 18:42

6月10日凌晨,当联想第二届techworld大会召开时,全球科技媒体中只有寥寥数家为大会做了图文直播。与苹果、三星、华为等召开发布会时各大媒体争相直播相比,联想techworld显得比较尴尬。

在发布会上,联想介绍了旗下Moto品牌主打AR功能的新一代智能手机产品。收购Moto手机部门两年以来,联想在智能手机市场几无建树,这一次能否借新机发布重现Moto品牌的昔日风采呢?

联想收购Moto手机:两年时间都做了什么?

2014年初,联想宣布将从谷歌手中以29亿美元代价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当年10月收购案完成,Moto正式成为联想旗下品牌。

收购Moto被认为是联想在智能手机市场所下的最大赌注。一开始,这项并购案也曾被不少人看好,认为联想未来可以因此进入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三甲之列。

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联想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呢?两张图就能一目了然:

 这两年过得不太好的联想和Moto,病因出在哪里?

(两年前联想赫然在列)

这两年过得不太好的联想和Moto,病因出在哪里?

(两年后联想已经归入Others)

而联想公布的财报数据则显示,直到今年初Moto部门才实现收支平衡,在圣诞购物季创造的销售收入只有区区20亿美元。联想移动部门在2015年的总营收不足百亿美元,已被华为远远甩在后面(华为消费者BG去年营收超200亿)。

收购Moto后,联想在整合前者公司团队、组织架构方面消耗了大量精力,却在新品研发方面步伐缓慢。之前Moto移动在谷歌手中已经处于"半残废"状态,手中唯一有些亮点的手机型号就是2013年发布的Moto X。收购Moto后不久联想就将Moto X引入国内,并颇具自信地为其设置了较高的定价。

Moto X这款机型的主要优势是其使用谷歌原版安卓系统带来的"原生体验",而在芯片性能、拍照质量、续航能力等方面都落后于同期流行的高端安卓手机。引入国内后,原生的安卓系统自然被阉割,唯一的优势不再,剩下的也不过是Moto这个字号代表的情怀了。靠情怀卖高价当然无法赢得市场,结果Moto X在国内几乎无人问津。

到了2015年底,联想和Moto缺乏核心技术的劣势在新版Moto X上更加凸显:对手三星、华为都用上了14、16nm工艺制造的高性能芯片时,新款Moto X却还在沿用发热量巨大、性能过时的骁龙810。不仅如此,新型号的售价还比旧款贵了千元以上,令仅存的一部分潜在用户都难以接受。到了2016年,Moto X已经被大多数人遗忘。

就在收购Moto移动的同时,联想也在布局互联网手机业务,推出了乐檬、ZUK两个子品牌来和小米、华为等对手竞争。主打入门级市场的乐檬在一年多时间里推出了多款机型,却没有一款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用户反馈来看,乐檬手机外观太过平庸,做工又无法令人满意,拍照普遍是弱项。乐檬的系统用起来还算凑合,可是内置的应用商店难用,小毛病众多。因为缺乏特色又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乐檬在互联网手机风靡的这两年成绩平平,很多消费者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个品牌。

相比乐檬,联想主打中端市场的子品牌ZUK还算做的比较成功的。ZUK先后发布的Z1、Z2两款机型都有着不错的配置、不输对手的良好做工和相当有杀伤力的售价,出货量也能跟得上需求。ZUK赶上了互联网手机最后一波热潮,成为了过去两年间联想手机业务的唯一亮点。

联想手机与Moto手机:内部争斗的不良后果

Moto、ZUK和乐檬三个子品牌同台竞技,背后则显示出联想并购Moto后移动业务的混乱局面。其实Moto移动在2011年被谷歌买下后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谷歌从来没把Moto当自家人看待,相反却不断裁撤其员工、缩小业务范围。到2014年转卖给联想时,Moto团队事实上已经空负盛名,不再是业界一流的手机研发力量。更要命的是,Moto移动最具价值的专利技术组合都没有被出售给联想,联想得到的其实只是一个接近二流的研发部门而已。

偏偏被联想接手后的Moto移动仍然心高气傲,不想轻易融入联想原有的手机部门,甚至暗地里还对后者多有鄙视。联想本部手机部门当然不甘示弱,于是双方就开始较劲。Moto移动希望能把联想手机全部统一在Moto品牌下,联想本部则希望让Moto团队只负责特定研发和海外渠道,而品牌本身则纳入本部管辖。争执许久,两边都想抢占集团有限的资源,自己拿下主导权,而新品新技术研发的工作自然就耽搁了。

直到15年末,联想才理顺Moto和本部的组织架构,基本确定了各自独立、合作共进的路线。也直到那时候,Moto的研发工作才正式步入轨道。但是联想内部的资源支持两个独立团队并不充裕,因此Moto移动的工作进展也不是很顺利。与联想本部相比,Moto移动和曾经的老板谷歌的关系可能还要更密切一些。此次Moto新机发布,其技术就和谷歌颇具渊源。而联想子品牌ZUK虽然之前在架构上算是独立子公司,却更像是联想手机的正统组成部分。Moto与ZUK的定位比较相近,现在后者又被本部收回到集团内部,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相当考验集团上层的管理能力。联想高层正在考虑让两边技术、渠道全面互通,但是何时能实现融合还是未知数。

这种内耗的局面在联想发展史上曾多次出现,也从侧面说明联想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寒。合理的内部竞争有助于企业发展,但内耗到一定程度就只会损害企业竞争力了。之所以联想收购Moto两年来这一品牌几无作为,内部争斗是很重要的因素。从外人来看,乐檬、ZUK和Moto虽然同为联想旗下品牌,两边的系统、特色技术、销售渠道却有很明显的区分,关系似乎都不如Oppo、Vivo亲近,这无疑对联想手机的品牌影响力相当不利。

总的来说,联想收购Moto这两年来的表现非常令人失望,很多分析师认为这桩并购案堪称科技史上经典的收购失败案例之一。然而,为什么当年联想在收购IBM PC业务后做得风生水起,如今在手机市场故技重施却狠狠碰壁呢?

联想手机业务失败的背后:过时的套路带来惨淡的业绩

联想在品牌PC市场已经做了多年的销量冠军。PC产业最辉煌的时候联想收购了IBM的PC部门,其后借Thinkpad等著名品牌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最后取代Dell、HP成为老大,那段日子可以说是联想最美好的回忆。

正是因为长期主营PC业务,联想集团上下都养成了"PC病"——产品研发、渠道建设、营销策划等战略都深深烙上了PC市场的印记。开始做智能手机后,联想几乎是把做PC的那些套路照搬到了手机业务上:主打运营商渠道,大量生产低利润、无特色的廉价机型,依附谷歌、高通等核心软硬件厂商,忽视研发投入、营销投入等。

早年联想手机主打运营商渠道,硬件靠高通软件靠谷歌,渠道营销都由运营商包办,联想自己只要一门心思造机器足矣,研发、营销等层面的劣势还不明显。恰恰是近两年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联想过去忽视上层能力建设的后遗症开始发作。

智能手机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系统和芯片,而联想在这两者上几乎没有积累。Moto X入华后,联想一时间都没能力为其换上适合国内消费者的Rom版本,只能粗暴地将Moto X的原版Android系统中的谷歌服务框架一删了事,再添上几个国内常用应用就算完工;乐檬的UI小毛病、bug不断,系统运行效率低下,让本就配置偏低的手机更加卡顿。而且Moto、乐檬、ZUK虽然同属联想子品牌,使用的系统都不是一个版本,可见联想内部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系统团队,组织架构都混乱不堪。

华为有海思麒麟,小米也和联芯合作开发自己的芯片,而联想虽然斥巨资买下Moto,却在关键的芯片研发上毫无动作。于是2015年底的Moto新品还在使用落后的骁龙810,在Galaxy S6、Mate 8等对手面前沦为笑料。联想在拍照优化方面同样落后于对手,很多用户甚至默认联想手机拍不出好照片。而Oppo、Vivo擅长的手机Hifi领域也没有联想的话语权。缺乏核心优势,处处技不如人,这样的联想当然难以做出征服消费者的优秀产品。

从联想集团财报来看,联想一年的研发投入只有区区十几亿美元,尚不及华为的一个季度。研发投入不足、技术积累不够是联想当今困局的根本成因。营销渠道建设上联想也没有付出很多精力,当年联想的PC专卖店遍及全国,今天的联想手机无论在线下还是线上都没什么存在感。网上华为、小米、魅族的粉丝战得昏天黑地,却没什么人提起还有联想这么一位玩家。技术不足,营销又不下功夫,业绩惨淡是必然的结果。

联想手机将何去何从?

作为手机市场的老大哥级品牌,Moto承载了一两代手机用户的美好回忆,其没落也令多少粉丝唏嘘不已。被谷歌收购又被转卖给联想后,Moto在动荡中迅速耗尽了自己的最后影响力,前途可谓一片灰暗。

由于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步入成熟期,现有的品牌格局在未来难以被动摇。Moto在这个市场上基本已经没有希望可言。同时,联想要积累能量完成转型需要漫长的时间,转型完成后Moto才有可能在新的领域东山再起。

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IT产业的热点很可能是VR技术。这也将是Moto重新崛起的机遇所在。VR产业真正开始爆发还需要多年,如果联想能从现在开始为此投入资源、打造基础,届时就有可能抓住机会搭上顺风车。但如果连这一波都错过,不仅Moto崛起无望,连整个联想集团都可能走进历史,活在人们的回忆与感慨中。

究竟联想和Moto会走上哪一条道路,我们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充裕,如果联想不能尽快解决自己深层的问题,或许不久后的将来自己也将面临被收购的命运。

本文为雷锋网独家约稿,转载请联系授权,不得删改!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这两年过得不太好的联想和Moto,病因出在哪里?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