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者系VR行业从业者。雷锋网独家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微软发布的HoloLens可以说第一次让大众了解了什么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在这个意义上,去年发布的HoloLens是微软极其成功的一次宣传活动,它让微软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外界对它在移动互联网和接下来的虚拟现实时代“不思进取”、“死气沉沉”的印象,让大家觉得微软是一家很酷的“黑科技”公司,在这一点上,HoloLens极为成功。
然而对于HoloLens在技术上的进步在这里我有必要稍微泼一点冷水——当然,我并没有认为HoloLens在工程上实现得很糟糕或者微软仅仅是宣传得力;HoloLens的工程设计和其中包含的技术努力是极其出色的,微软在目前的技术框架下已经做到了最好。但请注意,这里说的是“目前的技术框架”。HoloLens要说有什么问题,那么问题仅仅是它不够成熟。HoloLens的技术限制大家也都陆陆续续地了解了:比方说“视场太小”“续航弱”“计算力弱”等等,都是因为现有的技术仅仅只能做到这样。
想要实现好的增强现实头显,需要能够实时对环境进行感知和建模的深度摄像头,能够即时定位自身的SLAM技术,有足够计算能力能够渲染出高品质图像同时保证续航力的移动芯片,宽视场的有景深的视网膜投影系统,目前的HoloLens达到了一个最低可用(Minimum Viable Product)状态,但是离我们理想中的状态,达到微软在HoloLens广告中的那个效果,技术和产品都还要迭代几年才能做到。
这次在Build大会上演示的Holoportation可以说同样如此。
在Holoportation的演示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身处另外一个地方的体验者的形象也被传输到了目前的这个房间里,还可以与这个房间里的体验者进行互动;影像的显示完全是立体的,而且,体验者还可以对这个虚拟影像做出种种操作,可以简单的放大缩小,将虚拟影像重播,暂停,倒放,甚至与虚拟影像进行一些互动。体验者只要戴上HoloLens,就可以看到在另外一个地方的另外一个体验者出现在同一个房间里;两个人都戴上HoloLens,还可以进行交互。所以微软把这项技术称为Holoportation,对于观众来说,这就跟科幻电影中的全息投影一模一样。很多人又开始感慨“微软黑科技”。
微软展示了HoloLens系统的潜力,然而这些技术并不是你买一套HoloLens回家就能玩的,它需要搭配一套昂贵而特殊的系统才能使用起来,这套系统并不是市场上能买得到的,而是微软研究院自己设计和搭建的。这套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并不是演示者所佩戴的HoloLens本体,而是四周所围绕摆放的一圈摄像头。虽然微软没有具体说明在这个演示中所使用的摄像头的型号和技术参数,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测这一圈摄像头就是类似Kinect上使用的深度摄像头,正是这一圈摄像头将演示者的深度图像拍摄下来,在后台的服务器上进行合成,重建出三维模型,然后传输到HoloLens,以及拍摄这个演示的摄像机视频流上,实时显示出演示者的三维图像。
另一个重要的点就是一个已经标定的受控环境。从视频里看,所有显示出来的虚拟物体都是在环境中进行了标定,那张软凳下所贴的白色胶带就是用来做定位的。
当然,实时的深度图像三维重建的确是非常先进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也有赖于隐藏于幕布之后的昂贵系统做支撑。HoloLens在这个系统中起到的作用可以说仅仅是一个在增强现实环境中的显示器。而这个显示器需要准确的显示出对应的虚拟影像,就需要对显示器的位置进行精确跟踪。我们甚至可以说,考虑到HoloLens窄小的视野,体验者能看到的景象大概还不如我们在摄像机视频流中能看到的。视频所显示的实际HoloLens拍摄画面也说明了这一点。
这个视频其实让我想起的是Intel和Yuneec在MWC上演示的无人机实时避障,虽然宣传的是Intel的Realsense实感技术,但机身上的光学马克点却说明了它使用的是昂贵的光学跟踪系统,并不是Intel Realsense能达到的效果。
我们并不是说在这里微软做出虚假宣传,视频也没有明示或者暗示这完全是HoloLens能做到的,复杂的摄像头系统就摆在四周没有进行遮掩。这是微软研究院对于其所定义的“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技术的新的探索,也是让我们对未来的技术是什么样子多了一分期待,科幻电影所展示的那种情景真的就在向我们招手了。
但是必须说明,这并非是HoloLens这一个产品能够做到的,在短期之内也不会出现在消费者家里,大家以平常心对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