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槽点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什么挡住了4G的无限流量套餐?

作者:科学的fan
2015/02/04 16:55

什么挡住了4G的无限流量套餐?

有媒体报道,移动公司的低价无限量套餐成为2015年3·15晚会上的二号热点投诉:山东、河南、福建等地的部分消费者反映,他们在2006年左右办理的cmwap无限量套餐业务,当从2G进入3G时代时,他们仍可享受低价无限量包月服务,如今进入4G时代,移动公司却要求取消原套餐,才能享受4G网络。

说到这里,怕是有很多客官和科学的fan一样,惊叹于还曾有过无限量套餐的这个神奇存在。经科学的fan粗浅了解后,国内电信史上确实存在过,而且是唯一的无限流量套餐。2005年,彼时市面上还是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推出用户每月支付20元或10元就可以无限流量上网。然而好景不长,2006年中国移动的无限流量套餐被相继叫停。短短不过半年多的时间,无限流量套餐成为最短命的资费套餐。

媒体曾曝光过中国移动香港公司的“68港元无限流量套餐”,另一方面,当免费WiFi之风渐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此番中国移动对自己曾推出的产品单方面强制终止协议,都是如此的刺眼,与整个时代格格不入。

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远在2G时代就已经出现的无限流量套餐,到了4G时代为何遭逆流抹杀?果真是如外界解读的频谱资源紧张?还是另有实情?

第一拦路虎:是频谱资源紧张吗?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中国移动4G用户数达到9000万,建有70万个4G基站。这个数据,看上去可以很轻易地得出一个结论:运营商的带宽资源面临巨大挑战。许多评论也指出,虽然全国骨干网络的最高容量纪录不断刷新,但仍难以承载5亿手机网民同时上网的需求,4G网络对现有频谱资源的压力已达到极限有限。而事实是这样的吗?

以韩国的4G网络为佐证,韩国4G用户为3320万,4G基站数量为45万个,平均每个基站服务73.8名用户。而中国移动的这一数字为128.6名用户。表面上来看,国内基站的负荷确实更大,至少需要服务更多的用户。但根据中国移动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4G用户平均每月使用流量接近1G,而韩国的4G用户月平均流量达到3230M,粗略计算,中国移动每个4G基站平均月负荷为128.6G,而韩国每个4G基站平均月负荷为232.8G,差别接近两倍!

简单地得出“频谱资源紧张是无限流量套餐难产的拦路虎”的结论,是臆断的表面结果。即便被媒体翻炒的美国Verzion、韩国电信对4G用户无限数据流量进行限制,以有效逆转网络拥堵问题,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美国无线运营商Verizon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4G 用户的无线连接速度进行限制,以实现运营商的“网络优化”,但其前提是用户同时满足“数据使用量达到全运营商排名前5%的的用户(大约是每月4.7GB以上)、正在使用无限数据计划套餐或业务、已经达到合同要求的最少使用时间、老是尝试访问数据流量要求很高的手机站点等全部标准;而韩国KT则是在已经覆盖本国82个城市85%的人口,峰值数据传输速率达40.3Mbps的情况下,对新签约用户停止提供无限数据流量。

纵然,大陆的频谱资源是分配制的,自然就必须考虑到政策限制。但不可回避的是,与很多国家相比,国内4G市场的发展并不充分,且国内的基站频谱负荷并不高,尤其是频谱资源相对丰裕的一线城市,大量的用户尚停留在2G或3G时代,运营商对4G的大肆鼓擂正是急于做大这块蛋糕的表现。即言之,频谱资源可能并不是4G无限流量套餐的直接限制因素。

真正的羁绊:商业模式的探索空间有限和傲娇的行业地位

商业模式的探索空间有限

越来越普遍的免费WiFi,让人不禁反问还未迈开步的4G,来不及成熟就要面临WiFi的封杀?尤其是过去一周巨头们的扎堆进入,免费WiFi出现了新的井喷:阿里于1月23日发布“淘WiFi”、27日,金融巨头中国平安高调推出“平安WiFi”、腾讯28日发布“微信连WiFi”。加上舆论的鼓吹和免费的先天吸引,4G网络不紧张,肯定是假的。随着互联网企业对免费WiFi业务的加速布局,当街边餐馆、公交、购物中心等各类场所都有随时可用的免费WiFi的时候,运营商的4G网络必然会被严重分流;特别当用户大流量的需求时,目前4G网络资费离大众可接受的范围依然相差较远,免费WiFi的分流会更加明显。

WiFi走销魂的免费路线,而4G无限流量为何难成型?在科学的fan看来,靠免费吸引大批拥趸,哪个企业都不会拒绝这件事情。但免费WiFi不明朗的商业模式,却让4G着实不敢轻易开无限流量的“荤”。

无线WiFi的传统商业模式是运营商缴纳“入场费”进场之后向用户提供免费WiFi,同时在WiFi登入页面投放商家广告获利;但是广告收入无法保证运营商的利益,商业模式难以为续。这一点,运营商们曾经就在上头栽过大跟头。无线WiFi最早是由三大电信运营商主导,在无线城市的名义下,各大城市的机场、高铁、学校及CBD等都铺设有wlan热点,但作为一项计时收费业务的运营策略和未能形成稳定快速的无线网络,最后运营商投入数百亿元打造的上千万个wlan热点成为一张无人访问的僵尸网络。

互联网杀入免费WiFi,主要是摇着“抢占入口”旗号来的,WiFi作为互联网入口和信息的入口,收集到用户大数据后,可以对用户行为做出分析、为商家进行客流量、客流购物转化率统计等等。免费WiFi讲的是和其他入口一样的故事,但即便如迈外迪这样的企业,也还只是停留在广告弹出这样简单粗暴的盈利模式;暂不论要通过烧钱尽可能快速扩大用户量,就算用户信息安全这一条就让商业化有些忌惮。到目前为止,商用WiFi一直深受盈利模式之困的境况并未根本扭转。

如此,商业模式的探索空间有限,对着前期的巨额投入成本,贸然奔向无限流量套餐或者将资费走低,来吸引客户,既无必要,也是成本太大。

傲娇的行业地位

首先,我们需要回到当时中国移动推出无限流量套餐的历史情境中去。当时,中国联通凭借CDMA 1X的高速上网服务成为商务人士的首选,中国移动推无限流量套餐就是为了与中国联通CDMA 1X高速上网业务竞争。彼时中国移动实现远超过电信、网通、联通等运营商的增长率,且经营着全球最大的GSM网。CDMA 1X作为3G标准之一的cdma2000第一阶段,中国联通在尚处于2G时代引入这一技术,冲击作用可以想象,要知道当时GSM的数据传输速率是13Kbps,而CDMA 1X的传输速率可达每秒钟144Kb。正是出于对抗中国联通CDMA 1X虹吸效应的考虑,中国移动发布无限流量套餐,吸引了数百万上网用户。

而现如今工信部只发放了TD-LTE牌照,三家运营商中只有移动一家有能力推出全国范围的4G服务。由于缺乏资金加上技术受限,联通和电信并没有能力推出真正意义的4G服务。在竞争对手缺位的情况下,移动凭借资金与政策双重优势垄断了90%以上的4G份额。绝对垄断带来的巨大利润使得移动并不愿意主动降低4G资费,进而引起收入的下降。

从上述的分析中来看,频谱资源的放开和商业竞争机制引入、互联网企业对免费WiFi的深刻改造、运营商竞争地位的平等化,这些条件具备以后,4G无限流量套餐的曙光才会再一次来临。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什么挡住了4G的无限流量套餐?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