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 618 相比往年稍显冷清,但在自动驾驶圈,一笔大「交易」在这天宣布完成——英特尔资本和创新工场投资数亿元,对一家国产激光雷达新星表达了认可。
6 月 18 日,一径科技宣布完成金额数亿元的 B 轮融资。两位领投方分别是英特尔公司的全球投资机构英特尔资本,居于全球最活跃 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企业风险投资)排行前列;由李开复博士创办的创业投资机构创新工场。
从成长速度上来说,一径科技大有潜力——诞生于 2017 年 11 月,至今不过 3 岁有余,却已拿出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单。比如:
资本方面,它已经收获了两大著名投资机构的垂青;
产品方面,它以 MEMS 路线为根基,已推出两大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即 ML-30s 短距补盲激光雷达和 ML-Xs 长距激光雷达。
商业方面,它正在加速进攻——在众多激光雷达玩家苦于落地之际,一径科技的脚步已经踏在了如 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AGV 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
这家激光雷达新星何以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
事实上,老板就是团队的镜子,老板是什么样子,团队最终就会变成与之相匹配的样子。对初创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2017 年,自动驾驶作为前景光明,雪多路长且各方看好的赛道之一,成为了不可阻挡的科技趋势。
石拓、李云翔、夏冰冰三位清华校友看到了行业对于激光雷达的需求,于同年 11 月在北京创立了一径科技,并立志要做最好的智能驾驶基础设施。
一径科技创始人兼CEO石拓
在这之前,三位联合创始人皆在光电芯片、ASIC 芯片上有深厚的研发基础,也是国内较早开发面向车载应用的固态激光雷达的人员,关于 MEMS 激光雷达的工程化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2 年。
担任公司 CEO 的石拓高中时期以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进入清华基础科学班,研究生期间进入电子系,开始从事半导体光电芯片领域的研究。
工作后,石拓曾任 SiFotonics 硅光子集成部门总监。作为带头人,成功开发了世界领先的 400G 相干接收、25G Ge/Si APD 等芯片。
李云翔和夏冰冰则分别担任产品副总裁和研发副总裁。
其中,李云翔是中国 5G 通信的早期探索者,任职爱立信期间先后负责 5G 无线基站测试前沿技术研究、爱立信 TDD 无线射频产品定义和市场导入。
夏冰冰在激光雷达高速、高精度时间测量芯片研究十余年,在相关领域积累 10 余项 SCI 期刊论文和发明专利。
这无疑是一个拥有国际顶尖技术实力以及丰富产业经验的创始团队,也为公司随后的整体人员构成指引了方向。
通过三年的厉兵秣马,一径科技的团队规模如今已发展至近二百人,其中研发人员比例接近三分之二,博士比例高达 15%,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马德里理工、加州理工,康奈尔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千寻位置、欧司朗、博世、Autoliv 等国际知名 Tier 1、光电半导体企业。
而且,智能驾驶行业正在蓄势待发的状态,原本更多用于 L4 级别自动驾驶测试车的激光雷达开始下探到量产车之上,甚至被认为即将成为高等级智能驾驶量产车的标配。
在这个想象空间更大的市场里,人才也将成为一径科技重要的护城河。
成功来自于能力和规划,而不是好运。
对于一径科技来说,庞大的顶尖人才队伍就是能力最好的体现;关于公司的发展规划,一径科技也已经构建了一套自己的打法。
在创立之初,一径科技就确立了 MEMS 技术路线。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中文可译为微机电系统,是将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工程融合的一种工业技术,它的操作范围在微米范围内。
自 1964 年西屋公司制造出了第一批微机电设备,MEMS 如今已经无处不在,如手机的转屏功能的实现、汽车的车身平稳控制、高铁的安全监测、无人机的悬停都使用了 MEMS 技术。
不过在一径科技创立的 2017 年,国内 MEMS 激光雷达领域还属于一块等待玩家开垦的土壤。那时候,自动驾驶玩家们通常倾向于选择机械式激光雷达来实现 demo 测试的任务。
从原理上来说,机械式激光雷达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物理旋转进行 360° 扫描,为测试车辆提供四周环境的全覆盖点云。
同时,这也是其缺点所在:
高频的转动可能导致较高的故障率,难以达到车规级的标准;加上机械旋转的结构使得激光雷达整体体积较大,通常只能置于无遮挡物的车身最高处,如此一来影响车辆造型,二来可能增大了激光雷达损坏的概率。
基于十余年对行业的认知以及从业的经验,以石拓为首的创始团队坚定地认为,MEMS 激光雷达将在智能驾驶领域大有可为——这种工艺能够帮助激光雷达的结构设计更集成化、更轻便、更小型,在成本上也会更有优势。
目前,一径科技已经推出了两款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即 ML-30s 和 ML-Xs。具体来说:
ML-30s 是超大视场角的 MEMS 短距补盲激光雷达,水平视场角 140°,垂直视场角 70°,等效线束高达 160 线,角度分辨率小于 0.4 °;
ML-Xs 则是覆盖长距离的 MEMS 前向激光雷达,能够提供 200 米的低反物体高测量精度的探测,拥有 0.1° 超高分辨率。
一径科技激光雷达产品点云效果
这两款MEMS 激光雷达产品已经在 Robotaxi、低速无人配送、干线物流、智慧矿区等多个自动驾驶细分领域落地。2020年8月,一径科技与嬴彻科技就干线物流卡车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业化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嬴彻科技量产MEMS激光雷达供应商,将其最新的ML系列激光雷达供应于嬴彻科技干线物流的量产自动驾驶车型。在物流配送方面,一径科技也已与京东物流达成战略合作。
从产品研发、亮相,再到落地、量产,一径科技仅用了三年时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
得益于 MEMS 技术路线,一径科技的产品整体外形已经相对固化,结构设计集成化,也容易达到车规级的要求。
除此之外,一径科技还打破了 MEMS 技术路线的传统结构限制。
比如在激光雷达接收端做了创新方案,通过自研核心接收部分的 APD+ASIC 芯片,一方面获得了更强的光信号,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装配复杂度。
同时,在架构设计的层面上,一径科技构建了一个能够兼容多种光源的体系,以便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针对短距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采用 905nm 激光波长,而远距应用的产品则采用 1550 nm 激光波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400-1400nm 波段内的激光可以穿过玻璃体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激光器在一定平均功率之上入射到人眼时,容易造成视网膜细胞不可逆损伤。
因此研发人员充分考虑了产品的安全性,一径科技的超大视场角补盲激光雷达 ML-30s 已经通过了德国莱茵 TÜV 人眼安全认证,符合 IEC60825-1 Class 1 等级要求。
换言之,在激光雷达 ML-30s 正常工作的条件下,人眼不会受到危险的光学辐射。
激光雷达对于 L4 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性已不必再赘述。在前装量产市场,激光雷达近年也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度。
随着汽车智能化演进,众多主机厂希望推出用户体验更佳的智能驾驶,在更多道路场景下解放驾驶员的双手双脚。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感知冗余来保驾护航。
而激光雷达的强感知能力,能够弥补摄像头的缺陷。
眼下,已有多个主机厂推出了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型。据悉,一径科技也获得了国内外顶级 ADAS 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青睐,并拿到了相关头部客户和主机厂的定点订单。
如果能让终端消费者成功感受激光雷达在日常驾驶环境中的真实价值,主机厂的激光雷达搭载率还将逐步提升。
一方面感受到了来自 Robotaxi、干线物流、矿区港口等 L4 自动驾驶细分场景的需求,一方面看到了 ADAS+L2.5 前装量产市场的无限潜力。
目前,一径科技已在江苏省常熟市设立了一条严格依据车规级系统打造的产线,主要负责核心光电器件的封装、LiDAR 模组及整机的组装、整机标定与 EOL。
据了解,该工厂于 2020 年 9 月开始进入规模量产,同年11月,获得IATF-16949符合性认证,预计今年年底完全通过IATF-16949认证。据悉,该工厂一期产能规划每年 5 万台。
一径科技激光雷达产品ML-Xs和ML-30s
目前一径科技正在做产线自动化改进与提升,到 2022 年产能还将进一步增大。
可见一径科技为 MEMS 激光雷达大规模应用的到来做足了准备。
从技术路线的确立到两大产品的问世、从细分场景的落地到前装市场的进击,一径科技的每一步都紧紧贴合着行业前进的节拍,发展规划十分清晰。
或许,这些都是一径科技 B 轮融资获得两大明星投资机构的重要原因。
作为 B1 轮的领投方,英特尔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有着耀眼的成绩单——自 1991 年开始在全球 57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总额超过 126 亿美元,被投公司超过 1560 家,其中有 677 家投资组合公司公开上市或被其他公司收购。
在中国,英特尔资本出手的频率不高但眼光独到,平均每年只有 5-8 家初创公司,来华早期(2000 年前后)的投资项目包括搜狐、金山软件等。
B2 轮的领投方,创新工场则是由李开复于 2009 年 9 月创办的创业投资机构,目前共管理五只美元及五只人民币基金,管理资产总额约 160 亿人⺠币。
作为最顶尖的国际服务型创业投资机构,创新工场主要关注人工智能、教育、消费互联网、医疗等领域,专注投资早中期的高成⻓型科技企业。迄今参与投资的总项目数量累积约 400 个,其中包括 18 个独⻆兽企业。
尽管完成 B 轮融资的消息才官宣不久,但一径科技告诉新智驾,新一轮的融资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