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按:新技术和运载工具的革命正在推动交通运输系统发生重大变革,智能共享出行成为大趋势。在此背景下,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学界和智能出行业界的代表齐聚广州,就智能共享出行的发展问题展开了讨论。
11月20日,2018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SMC 2018)在广州花都举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李朝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副处长马春生、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能源司司长Tareq Emtairah、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王云鹏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Mcity研究中心主任彭晖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明、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研发中心副主任缐凯、日本经济产业省制造局汽车课副课长真柳秀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出行服务项目策划总监 Kee Pauline等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同台演讲,就智能共享出行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以下是雷锋网对2018国际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大会的首日演讲进行的编辑整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
智能共享出行正重塑未来汽车产业的格局,也在塑造未来的城市和交通。他认为,随着全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出行需求的不断增加,单纯的通过新增汽车的方式来解决出行供需矛盾是不可想象的,而短中期内公共交通和出租车也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和日趋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居民日常出行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智能共享出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分散的资源集聚,优化出行配置,提升出行效率,是未来交通问题的重要且有效的解决方案,而智能化技术与共享出行的结合,也使对汽车和交通行业产生重大变革。
为了推动智能出行、共享出行快速健康发展,他提出了四点最核心、最迫切的创新需求:第一是技术创新,必须加快推动自动驾驶、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以满足共享出行的需求;第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未来汽车的使用模式,拥有模式都发生深刻变化,我必须对这些新兴的产业形态进行提前探索;第三是企业发展路径的创新,必须积极探索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换的挑战和路径,以及互联网企业、出行服务企业与其它产业新的深入的合作模式。第四是政策创新,必须探索满足智能共享出行发展需求的政策匹配,以及它们的最佳实践。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李朝臣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诸多交通问题逐一凸显,他认为最优的解决方案应是将现有的机动车辆资源盘活,物尽其用。同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之下,全球汽车产业正迎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革命,新技术和运载工具的革命正在推动交通发生重大变革,汽车智能共享出行将成为趋势。因此他也认为共享模式毫无疑问是一个多赢的解决方案,通过共享大幅度提高供需两端的匹配度,为诸多车主、社会创造价值。科技改变生活,共享汽车的出现是出行方式的变化,也是汽车文化建构的表现,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汽车共享作为传统交通方式的一种补充,也就必须与传统交通方式无缝连接,才能更好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他认为汽车共享的社会意义更大,不仅能够缓解交通拥堵,还能节能减排,盘活闲置的机动车资源,并且助力空气污染治理和雾霾的治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副处长马春生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当前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和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度融合,汽车产品技术,功能属性,产业生态都在深刻变化,竞争格局也在悄然重塑。具体从汽车产品技术来说,新四化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也带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各大传统汽车产业都加大投入,并发布了各自的产品规划。从产品功能来说,汽车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向大型移动智能空间;汽车企业正从产品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变。
他也带来了对汽车共享出行市场的思考,主要有三点:第一从制造环节看,要加快汽车智能制造,实现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其次从产品发展来看,推动汽车产品本身低碳化、智能化、这是最近几年汽车产业界重点发力的领域;最后从产业生态来看,要加快推进出行与服务网联化、智能化,建设互联高效新兴产业生态,这恐怕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我们去重点推进的工作。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能源司司长Tareq Emtairah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始终相信不管是交通系统还是能源系统,都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问题是环境影响对气侯变化有没有相应的关系、能源结构要做什么样的变化来适应。通过此次大会的召开,他希望能展望未来,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其它方案,将之用于制造业,同时还有其他传统产业,希望这些产业能够集大家的力量一起众志成城,抓住这个百年难遇的机会,提高整体效率;希望通过能源环保型系统的提升,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有效性,保护环境,同时更好地提升空气质量。
他认为智能共享出行也是未来发展必然途径,可以提高消费者的信心,也可以让新技术发展应用越来越顺畅。很多移动出行公司都需要使用最先进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消费者熟知这些新的技术,并把这些技术应用得更加得心应手。共享出行解决方案的运营商需要起到引领作用,率先把解决方案推广下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长王云鹏教授
王云鹏教授主要分享了在车路协同技术方面的发展与展望,他认为未来的车路协同技术体系会有五个维度的变化:
第一是多机协同感知和多源的异构融合,从车的角度来说是广域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体系,感知的精度和决策的水平会随之提高;从路的角度来说,单车智能无法支持系统智能,如果要支持系统智能,路必须是智能的路,在这个维度下,路测多元协同感知就变得十分必要。
第二是定位,从感知的层面,随着北斗逐渐的完善,多传感器融合提升车辆自身的定位精度也变成一种可能,所以车机、路机协同来提升定位精度和覆盖能力,可能也是未来发展一个重点。从传输的层面来说,5G时代以后,交通也会涉及到移动通信问题,在5G时代怎么提升通信网络系统频谱资源效率和传输的可靠性也会成为研究的重点。
第三是当汽车产生大量数据以后,如何进行数据的挖掘、辨识和做决策,并且通过数据找到关联关系和规律,再进而建立以数据驱动为主的模型,这是目前所存在的难点之一。所以在微观层面上车载要有自己的计算平台,通过大量的数据实现自车的人机协同的决策。对于交通来说,也要有云平台,通过全局的车路大数据的汇聚,来进行多尺度交通辨识,为不同的应用提供可能。
第四是应用层面,不管单车智能多么强,他认为在整个交通系统里一定要系统智能非常高,要群体智能非常强,所以增强型的群体协同就变成未来一个发展方向。从共享出行角度来说,共享出行的服务从过去人找车,到车找人,到共享汽车再去找位,整个需求维度的变化,会给整个信息服务带来挑战。
第五是信息安全维度,所有的网络都是开放的,开放的网络就是矛和盾的关系,有开放就会有漏洞,有漏洞就会有人攻击,有攻击就会有防,怎么建立主动预防体系来适应端网云,车端网络和云端整个信息安全,如果这类问题不解决,就意味着未来没有办法把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共享出行落地。
世界银行交通与数字发展全球发展实践局副局长Binyam Reja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出行挑战主要在四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在乡村地区,不管是传统形态还是智能性,强调连通性和可及性。当人们需要去其它地方的时候,不管是基于出行的要求,还是教育要求、工作要求、就医要求,都是要快速从A点移动到B点,而在非洲很多乡村地区因为有雨季,道路条件不是特别畅通,这就影响到他们获得社会服务和教育的诸多机会。
第二个维度是有效性和效率性,除了可及性之外,有效性和效率也是需要考量的维度。在过去30年中,他关注到中国产品之所以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跟交通网络系统高效率是分不开的,这也使他相信通过提供高效的通行和交通网络就可以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优势,同时还可以让立法部门进一步规范化,变成一种法治化的资源。
第三个维度是移动性,同时还要符合环保的要求,作为绿色的出行资源,能够帮助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空气污染等等。
第四个维度是安全性,是针对所有乘车者,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炙手可热的问题,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高速道路上,除了道路本身舒适度等等,还要强调安全性,有一些国家在高速上经常发生车祸,所以安全性大大降低。
对他来说,智能出行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发展中国家是非常有意义的。智能出行背后的大数据可以根据需求的交通和共享汽车、共享单车以及自动汽车、无人驾驶,所以智能出行是可以让人们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安全和效率,保护环境,可以减少汽车的保有量,可以减少伤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美国密歇根大学Mcity研究中心主任彭晖教授
从表面上看,无人车和自动驾驶车辆发展势头大好,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不管是企业,政府还是学术界都进行了非常大的投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自动驾驶的发展状况。首先,美国、欧盟和中国都不约而同展开L2级汽车的测试,但测试结果不尽如人意;其次,很多国家队无人车有很多疑虑,尤其是优步发生死亡事故之后。所以现在有一个急需发展的事情,就是建立测试验证标准。
中国科学院中国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明
汽车产业发展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已经深深地相互交织在一起,“四化”不是单独的四个发展趋势,而是四个紧密交织在一起,形成共同塑造未来的一种趋势。
共享出行标志着汽车产业发展的另外一个变化趋势,即整个产业重心由产品向服务转型,汽车全产业链重心从生产制造向出行服务的转变。基于出行服务,可以在未来构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
对共享出行的前景,他预测未来将经历行业积累期、快速成长期和发展成熟期,目前所处的阶段还是行业的积累期或者是新兴产业起步阶段。
对共享出行的发展,他提出了几条建议:做好顶层设计与统筹推进,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上下游产业链和行业资源整合上为汽车归降打好基础。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研发中心副主任缐凯
缐凯预计未来的交通系统有三大发展方向:绿色、共享和智能,整个交通系统万物互联、信息高度集成、高度智能化。在这种情况下,交通拥堵可以找到一些解决方案,比如目前交通拥堵最大的根源是供需不匹配、时空不平衡、信息的不对称和不透明,造成交通系统十分随机、无序和低效。 未来他希望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对智能交通系统进行一些全局的管控和按需调度,使得交通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交通系统能力能够充分利用,交通运行效率能够极大地提升。
于是他提出了预约交通系统的概念,可以把在路上排队变为在线上的排队。把排队由线下转移到线上,线上排好队到时间再出门,对整个交通系统可以掌控全局的信息,进行全局的优化,可以实现对供需全面的匹配。对于出行者而言,就没有必要在路上排队,只要按照系统给定预约出行时刻表出发,可以准时高效的出行。
日本经济产业省制造局汽车课副课长真柳秀人
真柳秀人分享了日本为实现社会5.0所做出的努力,特别是为新一代移动出行领域所做的努力。社会5.0指的是继农耕社会、手工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后的一种新的社会模式,也是日本所提倡目前正在致力于实现的未来社会的一种模式。要实现社会5.0,需要把IoT、AI、机器人、自动驾驶以及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运用到各个产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让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并肩前行。
说起移动出行,他谈到其实IoT的趋势已经到来,特别是通过以电话、手机以及汽车为载体的数据,运用这些数据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移动出行服务。特别是汽车能够与各种各样的事物联系到一起,形成网络,比如共享出行,预约交通,以及无缝连接各种出行手段形成的多模式的出行服务,另外能源管理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铺开,老龄化背景下老龄人口的移动出行,地球温室化以及新产业的开拓,在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出行服务项目策划总监 Kee Pauline
来自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出行服务项目策划总监 Kee Pauline提到了联盟未来的出行愿景,在讲到未来出行时,首先要明白未来的道路是怎么样?未来的顾客是谁?未来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建立了一个叫未来实验室的团队,专门探索未来社会出行方面的需求。首先进行外部实验,社会学家,环境学家,经济学家等想了解未来的趋势是如何塑造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又会演化成什么样子,集聚变革性的力量比如科技。2025年有几个不同的情景:第一个情景是共同的开拓者,人们能够点对点进行交互;第二个整合性的先锋,用系统性的方式整合这些数据和服务,有大数据,还有车联网、物联网的技术,通过物联网把车连在一起,共同进行连接,创造一个智慧城市。
她认为汽车过去改变世界,未来是世界改变汽车,过去汽车作为一个硬件,在未来就会变成一个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意味着汽车不再只是一个工具,不是从A到B的工具,汽车可以当成一个生存的机构,是一个出行的生态系统部分。
发布《花都2025,智能共享出行城市发展规划纲要》
为促进智能共享出行行业的发展,广州市花都区借此契机正式发布《花都2025,智能共享出行城市发展规划纲要》。以下为雷锋网整理的规划纲要要点:
发展愿景:
抓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协同发展机遇,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为龙头,牵引带动智能出行上下游产业集聚。以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花都区交通枢纽和汽车产业优势,将汽车与社会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驱动,智能共享,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初步构建“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融合发展”为突出特征的花都区智能出行社会生态,实现汽车产业和智慧城市的双转型,基本建成“国际智能共享出行示范区”。
战略定位:
打造国际知名的智能汽车、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融合示范区。
打造国内领先的面向智能出行时代的创新型汽车产业集群。
战略目标:
遵循近远期相结合、先共享后智能的总体原则,实施“两步走”战略,明确了2020年与2025年两个年份节点的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初步建成较高密度的电动共享汽车网络,投入共享出行的电动汽车数量达到3000辆,布设充电站点数量70个以上,补齐充电设施短板;开展小批量典型可控场景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提升城市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打通花都数据孤岛,初步建立一站式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培育智能共享出行社会生态;通过示范牵引带动,进一步巩固汽车产业发展优势,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未来智能出行产业集聚,初步构建智能出行区域创新网络。
第二步,到2025年,区内智能共享出行和空铁枢纽智能共享出行接驳成为出行主体,机动化出行中的智能共享出行分担率达到50%以上,投入共享出行的电动汽车达到6000辆。智能公交专用道和智能共享汽车专用道设施完成网络化布设。端云融合的一站式智慧出行服务和管理平台全面建成并展开大规模运营。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未来智能出行产业成为新经济中坚力量,同步带动传统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交通体系和数字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智能共享出行发展需求。
发展策略:
坚持示范先行、营造环境。突出“智能+共享”特色,加快推进电动共享汽车的规模化推广,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示范区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安全。以城市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落实完整街道理念,将智能共享出行与行人、自行车等其他出行群体所需的街道元素统筹考虑,通过重新分配路权,将释放的私家车空间反哺慢行公共空间;
坚持协同融合,共生发展。优先在轨道站点和走廊周边进行高密度开发,同时,智能公交车和智能共享小汽车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支线模式,在传统公共汽车支线系统需求不足时将周边较远端乘客运送至轨道车站,从而发挥TOD策略与智能共享出行结合所产生的协同效用。
主要任务:
1、加快电动汽车共享的规模化推广应用;
2、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城市综合示范;
3、打造适合智能共享出行的智慧道路;
4、逐步建立城市的ICT基础设施环境;
5、建设世界知名智能共享出行创新网络;
6、外引内联培育智能网联汽车和未来智能共享出行产业。
总结
共享出行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之一,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的格局。越来越多的整车厂正在从汽车销售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使用共享出行的方式出行。
智能共享出行的发展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来自业界的实践和探索,本次智能共享出行大会以“集聚创新新动能,共塑产业新生态”为主题,对共享出行产业的未来进行了战略性地前瞻审视,对促进共享出行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