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按:钟师,汽车行业分析师 ,独立撰稿人。八十年代初期从事技术研究,八十年代后期进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负责日本和德国进口重型商用车辆和底盘项目。本文授权雷锋网首发。
互联网造车之事以往都只在产业界被不断议论, 但现在开始拓展到了别的圈子。“网红”郎咸平教授挤进来评头品足,那我就先校准一个概念:所谓互联网造车,是创业者来自互联网企业,或者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这是一个生造的词。我认为这些企业的目标都选定在电动汽车上,再覆盖智能、互联的多味“浇头”,叫“新创车企”更准确。
中国这几年突然涌入不少造车的新创企业,虽然至今没有一家拿出走向市场的量产电动汽车,但新创车企能不能在市场上成功还是一个无法实证的话题。
*李书福和吉利早期车型
也许把话题转向议论“新创车企如何才能成功”才更有实际意义。郎咸平前几天公开断定互联网造车都不会成功,这个判定未免有点失之武断;如果换成另一种说法,称“大多数“互联网造车都不会成功,也许还会比较靠谱一些。
我们先换一个场景来讨论此事:在传统车企中,当初吉利从做冰箱和踏板车逐渐切入到做四轮汽车时,只是在仿造老款夏利,没有人看好吉利的未来;现在呢?现在的吉利系列产品已经令人刮目相看,吉利品牌汽车的今年产销业绩将近80万辆,明年底将突破100万辆。
*丰田纺织机至今仍占有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
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一个判定造车成功与否的逻辑结构:别纠缠刚进入造车领域的企业“前科”,而要看他们进入行业以后是怎样脱胎换骨,往正确路线上迈进的,套一句老话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翻开目前全球十大车企的老底,做汽车之前什么五花八门的营生都有,比如丰田就是从做纺织机械切换过来的。
行业潮流由市场需求驱动,行业之间的“转行”和“转型”是很自然的过程。
*传统汽车生产线投入巨大
那么回到电动汽车的造车话题。由于能源供应来源的未知风险和环保法规的不断严苛,汽车产品逐步迈向电驱化是大势所趋;传统车企囿于庞大的存量资产,“大船难掉头”,以什么节奏来逐步缩小传统的地盘,转而去扩充新的地盘?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难以抉择的难题:下注早了,赔钱损害多少年积累的基业;下注晚了,基业再雄厚也会被颠覆掉。
而新创车企就没有传统车企所背负的沉淀资产包袱,只需瞻前无需顾后。还有一个关键要素极大刺激了新创车企的积极性,即行业的普通认同: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新一代电动汽车的架构要大大简化,部件数量大为减少,尤其是把行业技术和投资门槛很高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切换到了电池包和电动机,投资门槛和专业难度目前来看也都大为降低。因此,新创车企才敢纷纷涉足电动汽车领域。
*1988年起,丁磊历任上海大众质量保证部工程师、股长、实验室主任。(图片来自乐视)
郎教授提到人才专业性问题,坊间容易望文生义,以为新创车企都是“门外汉”。其实,这些新创车企都在大肆从传统车企挖人挖技术。行业内都清楚,造车的活计必须遵照造车的客观规律办事,质量和工艺要求绝不能马虎,否则没法在市场上生存。
有怀疑是正常的,所有新创车企都将面临同一类问题:新一代的电动汽车产品不久纷纷出笼,到底潜在消费者的实际体验效果会如何?这个要通过市场的检验才能得知。新创企业的“吃亏”之处在于产品试验的数据库的历史积累不多,而大多数潜在用户都有对传统汽车的消费体验和认知经验。
*马斯克和特斯拉Model S(图片来自特斯拉)
新一代电动汽车的消费体验是否一定都赶超过传统汽车,确实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就需要新创车企要有智慧提供各种新鲜的体验来覆盖和平衡消费者原有的对传统汽车的认知体验。从特斯拉产品的许多成功亮点可以看出,新一代电动汽车事在人为,也可以做到出彩。
郎咸平的几个判据貌似有说服力,实际很难有逻辑支撑:
资金方面,不能因为苹果有2300亿美元现金却“放弃”造车计划,就推断“中国的新创车企资金仅有苹果的零头,就别动造车的年头了”。苹果放弃造车不是怕钱不够,是为全体股东考虑稳妥的现有回报,不能因为一个不知“钱途"的未知项目而使投资受到损害。
造车肯定是需要巨资投入的,可是造不同消费等级和技术难度的电动汽车,所动员的投资资金是不同的;特斯拉至今没能赚钱,不等于在Model 3出来后不会大赚其钱;特斯拉目前不赚钱,不等于中国新创车企就会裹足不前。中国市场拥有美国所没有的多级产品消费梯度,以及基数庞大、得天独厚的市场,能够充分培育并养育若干家新创车企。
*特斯拉Model S的构造
郎咸平所称汽车有成千上万个零件和复杂的供应链系统,这是新创车企所不能掌握的;首先,新一代的电动汽车在省掉了零部件最多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后,能够大大减少零部件的数目。其次,新创车企负责生产制造的关键管理者,都是从传统车企跳槽过来的专业人员,不存在懂不懂行的问题。虽然新的难题难免存在,比如要重新梳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在新的车型架构上许多零部件要重新通过验证环节等等,但这些都是开发过程中自然出现的难题,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
*130年前第一辆燃油驱动的汽车
作为行业旁观者,我们既不该对新创车企的“造车热”盲目乐观,也不该以特斯拉这类企业的暂时亏损,而对中国新创车企盲目悲观。中国国内的市场机遇放在眼前,相信总会有中国的新创车企脱颖而出,推出中国消费者“喜闻乐用”的新一代电动汽车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