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智能驾驶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本土化之后的极星,能否跻身豪华电车销量前三?

作者:虞超
2024/01/30 18:36

时隔数年,极星终于再度公布了中国市场的成绩:2023年Q4,极星4在国内交付了880辆。虽然名义上是Q4,但按照官方说法,极星4是从12月开始交付的。

或许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国内电动车市场的腥风血雨,动辄每周四位数的销量已是见怪不怪。可相比于此前只能贡献产能,却无法贡献销量的中国市场,此次极星居然愿意公布成绩,可见新成立的极星科技确实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开局。

本土化之后的极星,能否跻身豪华电车销量前三?

而极星科技在成立之后的这半年里,其实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本土化。

本土化是很多车企在迈出国门后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位从事汽车出海咨询业务的从业者告诉新智驾,“本土化”没有诀窍,只能摸索。当初宝马在进入中国之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弄明白中国消费者的喜好。

而韩国现代在欧洲更是深耕了二十余年,才占据了16%的欧洲市场份额,这主要归功于其欧洲团队提出了“为欧洲人开发‘现代’车”的理念,同时还从宝马挖来了底盘团队,专门开发针对欧洲市场的车型。

一路摸索下的本土化

其实之所以此前极星在国内的销量不甚理想,和没有弄清国内用户的需求有很大关系。

在燃油车时代,国内消费者对于动力、驾乘体验、外观造型、车内空间、内饰等维度比较关注,主打“好开好坐,外观气派”。对于不同品牌燃油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器、底盘,也是了然于胸。

而如今被移动互联网“深度教育”的消费者,对于燃油车在操控、驾乘方面的特点并没有很强的感知力,有不少甚至第一辆车就是电动汽车,因此会更青睐于座舱的智能性和交互性,并愿意为之买单。

但汽车工业成长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很多国际知名车企算起来都属于“百年老字号”,发动机、传动系统等领域才是他们更为擅长的,而且国外用户对于智能化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因此很多国际品牌选择将“智能化”这块业务交给其他合作伙伴,例如谷歌的Android Automative。

即便这些厂家销往中国市场的车型,也往往是找到一个国内供应商,开发一套国内版本的车机系统,但也不会对具体车型进行深度定制,或是考虑智能生态的问题。

因此国内的很多造车新势力瞅准了机会,在新能源赛道上,用智能化实现了弯道超车,用“冰箱彩电大沙发”和各种智能化体验占领了用户心智,许多过去风头无两的合资车品牌也在智能化进程中败下阵来。

同样有着欧洲血统的极星,也是在先后推出了极星1和极星2两款车型后,才开始逐步意识到中国市场不太一样的需求。

本土化之后的极星,能否跻身豪华电车销量前三?

一位熟悉极星的行业人士告诉新智驾,极星CEO托马斯近两年频繁到访中国,努力去了解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的各种需求。

不过由于地域和文化方面的差异,托马斯对于中国市场的理解,并不如担任极星科技董事长兼CEO的沈子瑜那么深,后者不仅在主机厂和Tier1领域工作多年,还有星纪魅族集团对于消费电子和智能化设备方面的经验加持。

沈子瑜接手极星中国区的业务后,对极星从产品到组织架构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极星4的初始车机系统,被沈子瑜认为是“诞生即落后”的产品,并在Flyme Auto团队的协助下,用60天的时间将系统修改成如今Polestar OS的样子,其科技感与交互体验也被拉到了Flyme Auto的水准。

沈子瑜还专门成立了整车运营团队,保证极星4的生产制造和物流运输等情况,让极星4在上市的时候,有了保价和保交付的底气。

智能化与”传统艺能“的取长补短

在经过了一次“本土化”淬炼后的极星4,补齐了智能化短板,同时也继承了沃尔沃在操控感,底盘调校等方面的底蕴。

虽说在智能汽车时代,很多传统燃油车的优势都在被“弯道超车”,不过像操控感这样的“基本功”,依旧需要经验的累积。

某位如今坐在“电器女王”隔壁的前科技媒体人曾说过,操控感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控制欲,就像手机都被设计成刚刚好一只手就能握持的大小,能让人产生一种“方寸之间掌控世界”的感觉。

汽车也同样如此,之所以很多人对于自动驾驶有不适应感,底层逻辑是被剥夺了这种控制欲。人们在开车的时候,最享受的莫过于能随心所欲控制这辆数吨重、云集了精密的动力系统、传统机构、刹车系统等部件的现代科学产物,而在智能汽车出现前,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往往需要对车辆的精细打磨。

极星4产品经理万丛杨告诉新智驾,极星4仅底盘就调试了586天,转向器先后调试了两轮,有50多组数据。他表示,新势力现在推出新品的速度都非常快,但是极星暂时做不到,那些来自欧洲的工程师都非常注重细节,调试的周期往往很长。

在这种的“执念”下,极星4在转向和动力两个衡量性能车水平的重要维度上表现都非常好。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新智驾参与的试驾过程中,能很明显感觉到极星4的转向手感很顺滑: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方向盘的手感比较轻,有一定的转向助力,在调头和侧方位停车的时候可以更轻松。但是到了高速路段,转向助力则会减小,让方向盘手感变重,行驶时更加稳定。

据万丛杨介绍,极星4搭载的电磁阀CDC减震器,能够通过方向盘的操作,比如急转方向盘、或是缓慢转动方向盘,提前感知驾驶者的意图,调整减震器,增加车辆侧向的支撑力。

本土化之后的极星,能否跻身豪华电车销量前三?

雷峰网新智驾的试驾小组尝试以加速状态在封闭场地连续过弯,速度从时速50公里/小时一路提升到80公里/小时,极星4都可以轻松应对。赛道边一位专职驾驶员也向新智驾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认为极星4是一辆很有意思的车,自己曾不断尝试它的过弯极限,但每次都发现这辆车依旧有充足的潜力可以发掘。

在动力上,极星4同样很强劲。参与试驾的双电机版本拥有400KW功率和686N·m的最大扭矩,零百加速时间3.8秒(作为参照,保时捷Macan GTS为4.5秒),并且有一种随时踩下油门,随时就能加速的愉悦感,在经过高速路段时,2秒左右就能超越一辆加长的厢式大卡车,还附带有强烈的“推背感”。更为关键的是,车头并没有随着瞬间加速出现“抬头”的现象。

在开得快的同时,极星4的制动系统也很稳定。在试驾期间,出现过来向车辆速度过快,需要减速避让的情况,以及行人突然横穿马路的场景,极星4的制动系统都能在第一时间稳稳刹车,并且车辆不会“点头”。

很多人之所以坐电车容易晕车,恰恰就因为频繁的加速和刹车带来的“抬头”和“点头”,极星4能够有稳定的启动与制动表现,其底盘方面充足的调校功不可没。

驾控能力能否成为决胜牌?

当下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正承袭此前消费电子行业的打法,开始逐步往自家产品上“堆料”,大功率电机、CDC、双叉臂独立悬架、Brembo卡钳开始在越来越多的中高档车型出现,但从用料角度看,自主品牌与国外大厂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当然,这也恰如消费电子时代有很多产品存在“参数上一骑绝尘,体验上一言难尽”的情况,在缺乏必要经验积累的情况下,盲目堆料并不能优化一款车型的最终性能。

一位曾在保时捷工作过近十年的研发工程师告诉新智驾,蔚来的ET7在底盘堆料方面相当顶级,自己也因此对这两款车型非常期待,但试驾之后却略感失望,那些原本能极大提升加成体验的零部件,都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性能,整辆车的驾乘体验非常普通,尤其是在过急弯的时候,平稳性不高。最终,蔚来只能以“ET7主要针对商务场景(言下之意不宜过急弯)”答复了这位工程师。

“过去国内用户对驾控意识的感知非常非常低,但还是有这么一部分用户愿意去每天开车的,这意味着还有一部分用户愿意感知车辆的驾控能力,这一点在自动驾驶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品牌每天在宣传它的高性能。”

在他看来,随着各家车厂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接近,智能座舱将难以继续承载产品差异化重任,而自动驾驶距离全面上路还有一段较长的距离,于是很多消费者又会再度将目光聚焦于操控性、动力等维度,而这将会是各家车厂比拼“内功”的时刻。

而面对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极星也在调整自身的战略:一方面,要极力避免与国内新势力的短兵相接,但另一方面,需要承担起出货量的重任。

一位来自极星内部的员工表示,极星的竞争对手是在国内市场的国际品牌,原定计划是希望在电车业务中做到其中的TOP5,但2023Q4成绩公布后,目标被改为TOP3,简而言之就是要从BBA的国内电车市场中抢走一块。

“目前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宝马在国内的电车销量大概是七万,奥迪是三万,奔驰是两万多,因此极星明年的出货量起码要超过奔驰。”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本土化之后的极星,能否跻身豪华电车销量前三?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