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按:本文作者朱玉龙,汽车行业工程师。专题:《新智驾说:自动驾驶那些事儿|朱玉龙专题》
最近开会聊到这个事,“Daimler, BMW, Volkswagen Group, & Ford Sign Superfast Charging MoU In Europe (Up To 350 kW)”。
四家公司将在欧洲部署超快速充电站,2017年首先在400个地方设置充电站,在2020年之前将设置范围扩大至欧洲的数千处。
四家公司预定向超快速充电网络建设实施大额投资,设立建设基础设施的合资公司。
为了确立无论哪种电动汽车品牌均可便捷使用的充电站,四家公司还将推动其他汽车厂商加入。
这是要在原来CCS的基础上再搞事……
CCS之前主要是在欧洲推得多一些
我们重点还是看看这个350kW的充电。
之前的充电曲线到350kW,需要做到(1000V、350A)。
这一波350kW的网络,主要是为了筹备下一波高端的200~250英里的纯电动汽车的需求。
高里程意味着高电量,维持同等速度就需要更大的功率。
2015年底,保时捷之前在EPRI想把整个平台电压拉高到800V。
限制功率提升的,主要是从原来的接插件转向于单体;
整个电池的快充特性也加大了散热的需求;
整体电压上台之后对整个系统的电压提升;
现在做的部分为225kW(800V,280A)。
备注:与Toyota在逆变器加Boost相比,整个电压平台提升,主要是减重,降低整个流通电流。
车里面随之带来的变化之一,系列性的高压母线调整,把所有件的需求都改变了。
这为功率半导体芯片的导入带来一个契机。
我们懂的之前的内容,又有比较大的变化,每个部件的绝缘要求大了很多。
车里面随之带来的变化之二体现在350kW充电机上面。
插头方面要加冷却。
变化本体方面,主要是通过Boost DCDC来实现。
从直流充电端来看,这波憋出来的纯电车辆(2019~2020年的车辆),走得都是高端化路线,整体讲究性能,导入了很多新的东西。整个CCS的升级也是挺快的,从先前的走到下一步,变化着实大,核心的点还是落实在半导体材料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