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 11 月,6 辆汽车创造了历史——他们成功地在模拟城市环境的测试场完成自动驾驶测试,全程都没有违反加州交通法规。值得一提的是,这 6 辆车中有 5 辆搭载了激光雷达,而提供这个传感器的公司是如今激光雷达领域的「头号玩家」Velodyne。
10 年之后,Velodyne 还在延续这一传奇,其产品依然是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部件。不过有一点没改变的是——激光雷达的价格从「非常贵」变成了「相当贵」,这离平民化的目标还有很远一段距离。
因此,Velodyne 和大批新崛起的激光雷达新创公司,现在的主要目标就是改变这个尴尬的局面。成立于 2016 年 12 月的佳光科技也是这批新近涌现的激光雷达公司之一。
*佳光科技 24 线激光雷达参数
近日,佳光科技对外发布了一款 24 线激光雷达:INS-24。
为什么是 24 线?佳光科技创始人兼 CEO 王飞向雷锋网表示,24 线激光雷达不是为标新立异而打造的,而是考察了市场端的需求而开发出的产品。
据了解,INS-24 主要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环境感知、机器人环境感知、 无人机测绘等领域。这款激光雷达采用了佳光科技自主研发的光学系统,并且通过独特的扫描方案设计可使激光雷达以较低线数实现高线数扫描的同等效果。
具体来说,这款 24 线激光雷达的亮点如下:
1、光学系统上,采用特殊光学排布,可同时满足纵向视场范围广,角分辨率高的要求,横向分辨率优于 0.1,达到 0.09 度。
2、扫描系统上,进行更符合车载场景的设计,将扫描信息集中在正前方和斜下方,满足车辆相行驶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信息。这意味着在关键信息的扫描上,可以达到一个高线数激光雷达同等的效果;
3、光信号处理上,测距模块的信噪比其他同类产品做得更高。
在性能上,INS-24 与当前市场上的主流 16 线和 32 线激光雷达相比:
INS-24 横向分辨率最小 0.09 度,纵向 0.8 度也远优于当前市面上的 16 线激光雷达;
在视场范围、测量精度、测量距离等数据方面,INS-24 可以做到与 32 线激光雷达持平。
*24 线实测效果
综合来看,这款产品进行了更多技术优化和融合:如并轴、扫描系统的设计,使这一产品更具实用性,可以覆盖多个场景的产品,满足诸如乘用车、商用车、物流车、AGV、机器人、无人机等行业应用,并在某些环境下作为主力传感器使用。
王飞表示,佳光科技的目标就是为行业提供低价且优良性能的产品。他认为,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是未来趋势。作为激光雷达厂商,佳光要做的就是降低门槛,让自动驾驶从业者用得起用得好激光雷达。
而这款 24 线激光雷达就是一次尝试——性能优于 16 线激光雷达,但价格又比 32 线更具竞争力。在雷锋网看来,这款 24 线激光雷达产品很有可能打破行业价格壁垒,挤压当前主流 16 线、32 线激光雷达的市场份额。
目前佳光科技并未透露这款激光雷达的价格,但据雷锋网了解,INS-24 的售价与当前市面上主流的 16 线激光雷达产品价格相当甚至更便宜。INS-24 预计今年 9 月出货,第四季度量产。
佳光科技团队核心成员主要来自清华和北航,他们在光学、高速电路设计、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等方面拥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尤其在光电信号处理方向上拥有核心优势。佳光科技于去年 6 月获得赛富投资基金、重庆清研股权投资基金、英诺天使基金的千万级 PreA 轮投资,目前正在进行 A 轮融资。
佳光科技的四位联合创始人曾是北航同学,王飞(佳光科技创始人兼 CEO)由北航直博进入清华精仪系,主攻大功率激光器方向,博士在读期间创办了佳光科技。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尚弘(佳光科技 CMO)、王豪(佳光科技 COO)分别是前富士通人工智能研究员、前军用原子钟核心研发人员。佳光科技 CTO 刘小康,是前中航某型号战机飞控电路、嫦娥一号核心研发人员,拥有十余年高速集成电路研发经验。
核心团队在光电、半导体领域均有着丰富的经验——这也是打造一台安全、可靠的激光雷达的关键。
眼下,在激光雷达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赛道上,打造低成本、可量产、车规级的激光雷达是包括佳光科技在内的激光雷达新创公司想要实现的梦想。但开发和量产激光雷达并不容易。对激光雷达公司而言,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可靠的技术保障产品能从实验室到客户手里很重要,能有节奏的进行一代又一代产品的迭代和创新更重要。
除了推出 24 线激光雷达产品,佳光科技在下一代激光雷达的创新上也有自己的积累和成果。
据佳光方面介绍,Level 3 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具有车速快、安全冗余性高的特点,通常要求配备的激光雷达能够实现远距离、大视场的探测,同时还要求其能够通过 TS16949 车规以及人眼安全认证的。
因此,佳光选择了 PTOF(脉冲飞行时间法) 测距配合固态扫描方式如 MEMS(微机电系统)、Flash 为主的激光雷达技术路线来应对自动驾驶市场需求。
「在激光雷达的各个应用层面上,无论是 2 米、10 米、60 米、100 米、200 米,我们都有对应的产品,这样可以应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同时将各个产品有机整合,搭建符合车自动驾驶需求的全车全程的解决方案矩阵,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王飞表示。
截至目前,佳光科技已经有瞬系列、禅系列和天系列 3 条主要产品线。其中:
瞬系列对应有 INS-1 单线和 INS-24 激光雷达,主攻中远距市场;
禅系列主要是采用 Flash 路线的面阵型纯固态产品线,主攻近距离市场。去年,佳光科技为某新造车公司定制的车载激光雷达产品研发完成(主要用于驾驶舱内近距离的手势识别),已经开始批量供货;
基于 MEMS 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 INS-M1,也将在下半年正式推出。
从车载电子设备的角度来看,激光雷达市场依然处在初期阶段。不过,这项技术撕开的口子却让行业看到了它背后庞大的市场——这绝对不是个简单的单一垂直领域,激光雷达技术对其他行业的辐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眼下,大量资本正在注入激光雷达行业,为的就是开发出性能更强,价格更低廉的激光雷达产品。
虽然现在业界无法预测低成本激光雷达的那一天到底何时到来,但可以预见的是,原本售价高高在上的激光雷达,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便宜,性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