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智能驾驶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威马发布会结束后:有些微信群火了,有些投资人凉了

作者:新智驾
2018/04/22 09:38

威马发布会结束后:有些微信群火了,有些投资人凉了

雷锋网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公路飞行”(微信ID:gonglufeixing),作者:一冉;雷锋网经授权转载。

创业维艰,造车尤甚

汽车的整车制造领域,很难有创业公司。

在特斯拉汽车之前,上一家在北美创业成功的汽车品牌,据说叫克莱斯勒,历史显然要追溯到我出生之前很久。Elon Musk从2004年参与创办的特斯拉汽车,激励了全球各地对汽车蠢蠢欲动的资本和创业者。

但很少有人反复提及一个事实:从2000-2010年间,先后诞生在北美五十家左右的创业造车公司,最终只有一家跑了出来。而且,这家公司至今还没有完全平安着陆,实现可持续的盈利。

威马发布会结束后:有些微信群火了,有些投资人凉了特斯拉正在Model 3的“生产地狱”中无比煎熬

可见汽车创业有多不容易。不容易的事情,不代表不应该去做。有些业内人士,对新造车势力,时常有一种轻蔑和嘲讽:

我觉得这些观点相当程度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我们硬要去赌某家车企的结局,这其实没有很大的意义。

单一车企创业造车成功,是个小概率。而押宝它的反面,就是押宝一个大概率。押宝一个大概率并且最终说对了,第一不能证明你聪明过人,第二不能让你赚到钱。

如果你去美国的赌场押宝马刺季后赛第一轮被勇士淘汰,你多少还能赚一点。(勇士队晋级赔率为1:1.02,悬念很小)我更愿意引用泡泡网、汽车之家、车和家创始人李想先生的一段话:

习惯纠结于是非对错的人,可以很好的收获到:1、满满的负能量;2、越来越窄的视野;3、几乎为零的勇气。可谓一举三得。

我欣赏这种积极的人生观,无论是人的一生,还是一家企业的一生,都是如此。

最传统的新造车势力

我昨天(编者注:4月20日)参加了威马的新车发布会。必须承认,对这家公司有一些特别的感情联系:

我以前在上汽通用工作,而威马汽车团队中的很多人,都曾经在上汽通用从业。其中还有我在汽车圈的引路人。最近几年中国诞生了很多家创业造车公司,其中很多都披着互联网的时髦外衣。威马这家新造车企业,创办时间和蔚来汽车差不多。

但三四年来,它很少登上头条。它没有参加过任何电动车国际赛事,没给过赞助,没拿过冠军。没有打造过梦幻概念车。没有在海外开过大型发布会。没有多少“互联网基因”,至少没看到很多互联网或者资本圈的明星高管的加入。没有豪华外籍兵团,没有庞大的海外研发中心。至今也没有建成任何醒目的豪华展厅。所以绝对不要把“互联网造车”的帽子扣在威马身上,它是配不上的。

它就是一家新成立的传统汽车制造公司。由一群纯粹的汽车人打造而成。过去几年他们做的事情都显得十分传统、老老实实:

现在工厂建设好了,生产线上车辆开始试装了,各地经销商渠道开始准备了,就在北京开了一个产品战略发布会。

如果这不叫传统汽车公司,什么叫传统汽车公司?上汽、吉利、长城、广汽,打法跟这个都差不多:无非是建厂、研发、准备渠道、制造、最后发布产品、开始卖车。

威马的战略发布会说了很多信息,就只记得一点:第一款新车EX5的售价。

威马发布会结束后:有些微信群火了,有些投资人凉了

图内写的是等速续航,实际三个电池版本的NEDC综合续航从低到高分别是300/400/460公里

据私下了解,定价较高的EX5 Pro版本,在性能、配置等方面,较EX5普通版有一定的提升。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威马发布会结束后:有些微信群火了,有些投资人凉了

威马EX5的价格意味着什么?会不会威马EX5只顾着堆电池,科技水平特别低?交付遥遥无期?并不会。

从官方发布的配置清单来看,这台紧凑级SUV的标配水平不低。据私下了解,消费者应该能在今年的第三季度末或者第四季度开上这台车。

威马发布会结束后:有些微信群火了,有些投资人凉了

如果说比亚迪、上汽、北汽都是穿鞋的体面大厂。那么新创公司可以说都是光脚丫的,从0起步出来混江湖,拼命也想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蔚来ES8第一个出牌,走的是高端路线。而威马EX5,则是带着“电动车普及者”的企业口号,想要结束新能源车的高利润周期。从对威马联合创始人陆斌的交流中,也印证了这个观点。

陆斌说:发布会里有句话叫威力觉醒,意思他们要用“微利”让新能源车市场走向觉醒。他坦承,目前的定价是一步到位的,利润微薄。他们已经从资本市场融到了资,从政府那边拿到了补贴,不想让消费者再多掏钱了。

我问了陆斌一个问题:“对比荣威ERX5,威马EX5的大致尺寸、电池容量、配置水平,都不会差,起步定价却低了9万(27万 vs 18万),光用微利售卖,恐怕难以完全解释。低定价的支撑在哪里?”

他谈到了这么几点:

1、威马的核心团队都是汽车人,比如创始人沈晖先生,有非常丰富的行业经验、非常熟悉供应链。能确保在供应链的成本控制上,看齐国内领先水平,例如上汽通用、吉利汽车等公司;

2、威马自己掌握了BMS电池管理技术,自己做电池包,在电芯采购上也没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通过这些方式,在核心的三电方面(这是电动车成本比例最高的地方)合理控制住了成本;

3、放弃暴利模式。新创公司在节奏上本来就比很多传统公司晚,不应该抱着高利润的心态来进入市场,威马希望迅速成为新能源车的头部公司。

汽车行业的小米

创业常常有两种路径。

第一种是颠覆式创新。做一个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对,就像Elon Musk的特斯拉。特斯拉用的电池、电机技术也许并不特殊,但它确实造了一台没人造过、令人耳目一新的车。

在它之前没有人把几千颗松下标准电池堆在一起再用娴熟的BMS技术去管理好它们;在Roadster和Model S/X之前,全世界大整车厂造过的电动车都像是小型食草动物;在特斯拉之前,没有汽车公司有自己的电商系统、全球一体的直营店、自建超级充电站体系。

特斯拉让自己形成了一个小型闭环生态,在过去的十五年,它们就是全球新能源车创业的标杆企业,现在德国大众、保时捷、蔚来们都在或多或少的学习特斯拉的很多打法。

第二种是渐进式创新。强调小步快跑,敏捷迭代,不搞革命搞进化。智能手机行业的小米和OV、汽车行业的领克和WEY,都属于这种程度的创新。你不会觉得领克和WEY和传统的吉利品牌、哈弗品牌一模一样,但你也不会认为它们让你看到了火星。

威马汽车的套路看起来显然不是颠覆式创新,它的操作手法还是偏向传统的。我甚至听到过这样的声音:有人说威马打法有点土!

但如果我们站在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先生的角度出发,第一种路径,在中国是否能够走的通?条件是否成熟?人才和资源是否容易到位?

这是一个问题。

如果你让我带着中国人的中庸谨慎,不把话说死,那我会说:“嗯,很难说”。  其实我心里想的是,根据我对特斯拉创业整个过程的研究,你不可能要求一个创业公司在中国做出特斯拉那样的事情,Not in 2015,Not in 2018,Maybe in 2030。

这也是为何我们今天看到:iPhone、Facebook、Inter芯片、波音大飞机、SpaceX可回收火箭,这些人类最顶尖的美好事物,总是来自美国。这是崇洋媚外吗?这是过度自卑吗?

我不这么看。比世界第一科技和经济强国逊色一筹,并不丢人。你投三分输给史蒂芬·库里难道丢人吗?你下棋输给柯洁难道丢人吗?

做不了苹果手机,你可以学雷军做个小米。

做不了Facebook,你可以学马化腾做个微信。

做了不波音大飞机,你可以研发你自己的C919。

做不了特斯拉,你可以搞一个汽车行业的小米。

沈晖在发布会上提到了最近超级热门的中兴事件,说:“送外卖是送不出一个强国的!”做普及型的智能电动汽车,在沈晖看来,是一种实业报国。

创业者梦想重要,但消费者需求更重要

陆斌从另一个角度谈到了威马的初衷。

他说最初威马的核心团队聚集到一起的时候,从0开始思考,要造一台什么样的车。每个人创业的时候当然都有自己的激情和梦想,威马的创始团队肯定也不例外。

这些人都在国际大型车企、本土大型车企经历了漫长岁月,他们积累了很多经验,年富力强,借助中国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双重东风,希望在全新的公司大施拳脚。

记得Model X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从特斯拉借来一台试驾车,开到威马上海总部,和陆斌先生的团队一起分享体验。

据说威马团队为了更好的学习先进,后来还购买了一台Model X,作为对标参考车之一。但光靠经验、热情和梦想是做不好一门大生意的。陆斌带领他的团队在制作具体的产品定义之前,在京沪广成各地进行了多番调研。他说他们必须克制自己的梦想,要去看清楚真实的用户是什么样的:

理想中的电动车消费者是硅谷的高级程序员、是金融行业的年轻精英,他们每天把特斯拉开会家里充电,第二天早上人和车都能量满满,再次出发。

然而在中国的现实社会里,绝大多数电动车消费者并非如此。新能源这个词很新,但消费者其实还很传统。

陆斌说他们曾经访问过一位上海的焦点客户,客户的家并不宽敞,他们一次去了四个人登门拜访,客厅几乎无法容纳。显然,这名消费者是中国无数每天需要考虑“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普通大众中的一份子。

他们还曾经去北京走访,由于北京特殊的政策(只允许纯电动车享受新能源政策),造成了北京是车多桩少,很多用户开着最早一代的北汽电动车,忍受160km寒酸的纯电续航,每周要去排1-2次队,只为了完成补电。

是这样非常传统、朴素的消费者,构成了国内新能源车的消费主力:他们并非光鲜的社会上流阶级,并非思想开放的知识分子,并非每分每秒都在拥抱互联网的新千禧一代。

其实他们就是想要一台车遮风避雨、保障家人的出行。他们想要的无非就是一辆车加上赋予它合法路权的宝贵牌照。

如果短期内你的消费目标群体不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那你确实应该少谈一点互联网和梦想,多谈一些解决实际问题。

我本人在一个500人的特斯拉车主&爱好者群里,群里经常有非常有趣的分享和讨论。这些人真的懂电动车、爱电动车、开电动车、关注行业的最新发展。但不少群友容易犯一个友善、无心的小错误:用特斯拉的标准看国内本土企业,用特斯拉车主的精神世界评判普罗大众。

陆斌说:他们花在前期调研的时间很长,而制订产品定义,其实只用了一个下午。他们有很多梦想,但他们要面对现实,他们要做的减法比加法多。因此,他们确定要做一台承载“电动车普及者”定位的产品。

当时他们就规划清楚了产品的定价区间、大致样貌,其实和我们今天最终看到的量产版EX5区别不大。

最后说说威马发布会后的百态众生

发布会结束后,我的各种微信群里,出现了关于威马EX5定价的广泛讨论。无论是业内人士、电动车爱好者还是吃瓜群众,大家似乎有太多话想说。热度堪比蔚来ES8那场声势浩大、据说耗资8千万的发布盛会。

通常汽车品牌发布会都是自娱自乐。厂家领导朋友圈分享上市新闻、员工内部点赞才是微信朋友圈的主旋律。像蔚来ES8和威马EX5这样引发行业和爱好者广泛讨论的发布会,是很少见的。

有经销商一线销售顾问在群里问:“威马是什么品牌?他们准备在什么渠道销售?”

有特斯拉爱好者说:“这个续航里程肯定有问题!能做到吗?”

有知乎活跃作者问:“这车能卖吗?这是要亏本啊!估计只有高配版本能赚钱。”

有吃瓜群众说:“这是汽车界的小米啊!”

有汽车厂家产品经理说:“这价格太低了吧。准备什么时候交付?我赌他们交不出车。”蔚来汽车的微博运营团队,不知何故在当天夜里发了一条微博。

威马发布会结束后:有些微信群火了,有些投资人凉了

正文不重要,评论最精彩!也许是评论太犀利,这条微博后来被删除了。

小鹏汽车计划在几天后发布首款新车预售价。有人说,大概小鹏的团队需要立刻开始加班。

我更新了微信朋友圈,发出了三个疑问句:

看到这个价格,传统车厂怎么想?消费者怎么想?最有趣的是,投资人怎么想?

威马发布会结束后:有些微信群火了,有些投资人凉了

大家各有各的看法(如上图)。但最有意思的信息,显然不在半公开的朋友圈里。来自一位资本圈的朋友。他说:“你问投资人怎么想?我可以回答你,投资人想死!”

关于这一点,见多识广的王洪浩老师概括的好:威马的这场发布会,抢的不光是市场份额,更是在抢夺资本。全民造车的大浪潮,快要褪下了。洗牌时分已到,再愚钝的资本,也将打起精神,理智的看待这个新世界。新世界和旧世界的共通之处就是:非常现实,并没有那么多梦想。

PS:6项雷锋网新智驾会员专享特权,全年100期精华内容,带你深入浅出看懂自动驾驶。欢迎点击链接,加入雷锋网新智驾会员计划 :https://www.leiphone.com/aidrive/vip 或扫描海报下方二维码了解详情。

威马发布会结束后:有些微信群火了,有些投资人凉了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威马发布会结束后:有些微信群火了,有些投资人凉了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