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特写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VR心理治疗,亚洲和欧美的差距在哪里?

作者:小薇
2015/04/14 08:05

这几日,一条“外国小伙儿用虚拟现实头显求婚成功”的新闻流传甚广,有人评论说:

谁说虚拟现实没有用,至少它帮助别人求婚成功了。

其实,虚拟现实在很多领域里都大有可为。

不谈欣欣向荣的文化娱乐业,或者军工、教育、医疗等广受重视的行业应用,VR与心理治疗的结合,也可以让科技不冰冷。

对有心理疾病或障碍的人群来说,他们不愿去面对的现实体验。虚拟现实则能够在心理治疗上为心理医生和患者搭建一个桥梁,使心理治疗能够在虚拟现实的帮助下更好地进行。

VR具体应用在心理治疗的哪些领域?

心理咨询师乔淼告诉我们:

虚拟现实中的一个化身(虚拟人),就是个体心理现实中的一个子人格。虚拟现实技术给了我们清醒的扮演子人格的机会,甚至是先创造出一个子人格再去扮演它的机会,反过来这个子人格影响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在心理治疗方面,VR技术以治疗恐怖症、PTSD等闻名于世,近年来不断拓广应用领域。雷锋网对国外的VR心理治疗进行了海捕式搜罗,做了个小归纳(不谢,请叫我雷锋),这一次,在VR心理治疗方面,亚洲真心与欧美拉开了差距。

自我接纳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和英国德比大学的心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们发表了一项研究,提出一种可以提升自我同情的心理治疗新方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具体的案例被称为“化身实验”,在试验的过程中,被试者会化身为安抚者、被安抚者、第三人视角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以从虚拟儿童的角度回溯安抚过程的女性,会变得更加懂得自我同情;同时,她们的自我批评水平也会显著降低。而以第三人称视角回溯安抚过程的女性,也会减少自我批评,但在自我同情方面却罕有提升。

VR心理治疗,亚洲和欧美的差距在哪里?

VR心理治疗,亚洲和欧美的差距在哪里?

焦虑症

治疗过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达到的治疗过程是,当病人被诊断出患有心理焦虑的病症之后,就会被带到一个装有虚拟现实设备的房间里,或与虚拟人进行交流(吃饭、聊天),或者让坐在一个很舒服的椅子上,打开设备,让患者感觉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安详的环境中去,比如海边。

如果患者焦虑程度比较深,光融入到景色当中还不能释怀,就需要心理医生的引导,运用心理医生的专业知识,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传导给患者语音信息,配和着身临其景的环境,使得心理焦虑能有一个更好的治疗效果。

VR心理治疗,亚洲和欧美的差距在哪里?

恐惧症

把人置于焦虑的来源中,使得他们能够面对以后现实世界中的恐惧。如恐高、飞行、动物(如蜘蛛)、驾驶、幽闭、公开演讲恐惧症等。

VR心理治疗,亚洲和欧美的差距在哪里?

VR心理治疗,亚洲和欧美的差距在哪里?

性功能障碍症

加拿大蒙特利尔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项虚拟现实系统,可应用于测试评估性侵犯罪犯接受的心理治疗是否奏效。通常被指控的性侵罪犯都要接受心理治疗,在进行评估后才允许被释放回公共场合。(还可能包括“VR羞羞事”式治疗方向?)

VR心理治疗,亚洲和欧美的差距在哪里?

创伤后应激障碍症

对于一些经历过战争的退伍老兵,采用虚拟现实头盔可以用来治疗严重创伤后遗症。(也适用于其他类创伤后应激障碍,原理相同)

 患者在某一时刻应该找回存放在脑海深处的记忆,并把他们从新审视处理。这样才能走出创伤的阴影。

 

这就是采用虚拟现实设备进行心理医疗的理论基础。

VR心理治疗,亚洲和欧美的差距在哪里?

此外,虚拟现实在治疗厌食症、注意缺陷障碍诊断、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方面,也有涉猎。

VR心理治疗与传统疗法有何不同?

VR与其他治疗方法最大差异在于临场感

个体通过自动的或有控制的心理加工所获得的身处某地或某环境中的主观体验,而这一环境并非一定是个体所处的实际物理环境。(前方高能,本文充斥着类似的文字表达)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某位学者如是说。他告诉我们,传统的心理治疗技术如精神分析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家庭疗法等,都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引导患者回忆和想象,这就为VR技术辅助传统的心理治疗创造了联结点。

有效增强当事人自我效能感

由于VR技术的安全和有效地帮助当事人聚焦行为,体验不同自我,挑战原有假设,因此,在心理治疗中使用VR技术,可有效支持当事人,增强当事人在咨询情境中和咨询情境外的自我效能感。

在应用VR技术时,面对不同的当事人,心理咨询师可以不必改变惯用的治疗方法。例如,行为治疗可以应用VR情境来激活当事人的恐惧感;认知治疗可用VR情境来评估情境记忆或瓦解习惯性的选择性注意模式;经验派治疗可用VR技术将当事人从外部世界中隔离出来,并帮助他或她练习正确的行为。心理动力派治疗可用VR环境作为情结象征系统来唤起或释放情感。

为什么我们还没有体验到VR心理治疗?

VR心理治疗的选题进行的异常艰难,国内主要在做这件事儿的有两类人,一是心理学研究机构,想要尝试最新的VR治疗方法;一类是VR实验室,他们想要涉猎心理治疗这一主题。二者共同的特点是多来自高校,私人机构鲜有问津;二者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似乎并不认识彼此,学科之间的信息尚未打通,还在各自为营,步步维艰,而其实,科研经费,是极其有限的。

国内某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和一位知名心理学家分别跟雷锋网讲述了VR心理治疗的情况,具体说来,目前VR心理治疗的难点在于:

1、虚拟现实心理治疗软件的开发,由于其针对性太强,往往使治疗的患者对象群体比较单一,无法大规模应用;

2、虚拟现实心理治疗中的文化差异应引起重视,有些虚拟环境中的非语言的线索会引起其他文化中的人产生误解;

3、目前VR技术的设备和软件缺少标准化,治疗约定缺少标准,提供的虚拟环境少且研发费用高,这些均会制约VR心理治疗的发展;

4、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咨询师本身的临床技能仍是在心理治疗中成功应用VR技术的关键。于心理研究,虚拟现实只是一种技术或方法。类似于心理统计学,如果用工具代替研究问题本身,会导致统计形式的完美表现与实际效用低下的矛盾。

一句话,成本高昂,且行业应用、商业变现不明朗。

那么,VR心理治疗有可能在哪些领域大规模应用?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我们,“弘扬企业文化”(此处无言以对)和“心理咨询师培训”,可能是两个突破口。

当前,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方法相对传统和缺乏效率。

 

咨询新手到经验丰富的治疗专家,他们的成长依靠听讲座、与同学一起进行角色扮演、观看临床心理治疗录像片和在督导下的临床实践。

 

所有这些培训方法的共同缺点是:缺乏多感官的目标对象,没有可清晰表达的评估程序,没有可产生连续刺激的环境帮助导师准确评估被训练者的表现。

 

这些缺失使新手咨询师在初次面对具有自杀和杀人危险性的当事人时,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因为在他们之前的培训中,没有机会体验如何实际面对一些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和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当事人,而这正是VR技术的用武之地。

VR心理治疗,亚洲和欧美的差距在哪里?

记者札记:

心理学目前在国内似乎都不算一门显学,虚拟现实似乎也有技术不成熟的地方,但我们来看一组数据:美国约有18%的人正患有焦虑症,7%到8%的人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候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同时仅受慢性疼痛影响的就约1亿人,据说,中国也有近七成民众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即使VR技术暂时不会成为消费者的宠儿,但它可能可以改善数百万人的生活,让科技不冰冷。如有心理机构或VR方面的小伙伴寻求合作,可添加微信“vividxiaowei”联系我(无自我介绍者不约)。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VR心理治疗,亚洲和欧美的差距在哪里?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