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特写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刘韧磊:“联邦制”网易

作者:李津平
2016/07/14 12:22

若追本溯源,「有道」其实是以搜索起家,后来的“战略性放弃”是为了止损。这是网易“商人”的一面。可少为人知的是,看似失败的探索却为「有道」的后续产品铺平了道路。有道市场副总裁刘韧磊便告诉雷锋网:

“后来的有道词典如果没有搜索团队的技术支持,就一定撑不下去。”

如今,词典已经成为了有道少数实现盈利的项目之一,其他产品也以此为蓝本应运而生。在前员工看来,不断探索,再结合“中层话事”的企业文化,使得网易的产品水准始终居于高位,有口皆碑。可在商业竞争中,叫好不叫座始终是尴尬的。刘韧磊明白,有道需要更多的词典,也需要更多的时间。

刘韧磊:“联邦制”网易

「有道词典」不容易被复制,原因之一是它的诞生本来就很“随意”:“没做市场调研,没做推广。工程师就是做了个小工具放到网上,结果用的人还挺多。”

当时市面上的做法是将纸质词典电子化,「有道词典」则是结合了网络识别,本质上还是搜索,只不过对海量信息做了降噪:

“类似于IPO、哈利波特这样的单词,在传统词典中是查不到的,但有道通过搜索云技术,把这些新词翻译了过来。这个功能解决了词典用户97%的需求。”

随着用户基数的提升,「有道词典」在内部迅速完成了从桌面工具到网页,再到客户端的进化。一切的进展都很顺利,用刘韧磊的话说,“都谈不上试水,直接就成功了。”

在原生广告形式上,它早已成熟应用焦点图、每日一句、信息流、开机报头、双语例句、底部Banner等多种原生广告,成为了国内最早涉及移动原生广告企业之一。

2015年Q4财报数据显示,网易广告服务同比增长33.01%。

至今,有道的大部分营收还依靠词典。

刘韧磊:“联邦制”网易


在刘韧磊看来,其他产品的商业化路径大抵会与词典相似——前期积累用户,达到一定量级后再做商业化尝试。有道云笔记便是如此。

在与印象笔记的竞争中,刘韧磊强调了中国的市场特色:

有道云笔记如此大的市场份额背后,优势更多是在于“免费”二字。”

现如今虽然有道云笔记的用户规模达到了4400万,可就像中国人对待Office一样,用户也不愿意为云笔记买单。于是,2C的道路行不通,有道只能把目光放到企业市场。

“如果能让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的话,那企业一年掏几千或者几万块钱,是愿意的。”

而对于一个此前并没有2B产品经验的团队,最难的地方在于推广。销售团队带回的反馈集中在“每家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需求”。

如果按这种思路做下去,企业版的有道云笔记很容易变成传统的OA。撇开研发的投入不提,曾用过传统OA的刘韧磊对此深恶痛疾。

“如何用一个通用的产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这是个问题,做出取舍或许是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案

“主打简单易用的云协作从未给一家公司做过培训。我们不觉得这个产品有特别大的使用门槛,至少目前听到不会用的非常少。”

而在企业用户市场中,国企和政府用户还有另一层顾虑——信息安全。因此,他们对云端工具依旧持观望态度。但刘韧磊还是坚定未来的趋势:“这个市场足够大,只是需要时间去教育。”

而时间就是金钱。

刘韧磊:“联邦制”网易

网易 · 有道

背靠大树好乘凉。相对于创业团队,刘韧磊毫不讳言「有道」的研发环境会更纯粹。而在大公司之间的对比中,他形容网易的特色是“联邦制”。

“我一直觉得网易没有一个特别‘总部’的概念,不管是在广州、杭州,还是北京,其实都是一个一个部门组成的公司;每一个部门会有自己的产品,独立性是很高。”

而外界传闻的“丁磊爱插手各项业务”,在他看来,也不会对产品走向形成实质影响。甚至有时候不失有神来之笔:

“比如说有道词典的全球发音功能,最早就是老丁想到的。后来我们与国外公司合作,引入了UGC平台。这样用户就知道‘Uber’到底念‘呜be’还是‘优be’了。”

另一方面,虽然刘韧磊一直强调“独立”,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品牌背书,技术支持,还是前期导量,网易的存在均不可或缺:

“云笔记和云协作其实是个人信息的存储工具。当用户质疑它的安全技术时,我们用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跟网易邮箱是同一级别。”

正是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得有道云笔记这样的产品很难被别人复制。“当行业还处于一个变现的空白期时,创业公司因为很难等到自负盈亏,便早早退出了。”至于「有道」将怎么走,虽然刘韧磊暂时也给不出特别具体的方案,但“肯定不会是做工具再打广告那么简单。”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刘韧磊:“联邦制”网易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