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沈海寅创办的日本金山首创杀毒软件免费模式,让金山软件在日本成为知名中国互联网品牌;2013 年回国后他加入 360 担任副总裁,负责智能硬件产品部以及智能硬件投资团队;2014 年底他联合其他四位创始人成立智车优行。
从软件到硬件,从杀毒到智能汽车,沈海寅转了个身。
2014 年 11 月成立智车优行至今,沈海寅的团队陆续完成了车载智能系统研发、与第三方设计公司合作保证造型可以落地、与国内车企达成合作(具体哪家并未对外透露)。
同样是造车,车和家创始人李想认为,想要把极为复杂的电动车生产出来并保证安全和品质,目前只有两条路:
1、自己从零开始建厂。从政府那里拿到土地,盖好厂房,布置好生产线,招聘和培训工人,解决好周边配套的供应链,调配生产线,开始生产。
2、改造已有的工厂。上述的流程里,减去拿土地盖厂房以及招聘工人的环节,剩下所有的流程和投入都不会少,因为工厂的改造费用才是大头。
与之相反,沈海寅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宣布要成为「汽车界的小米」,用轻资产模式造车,认为没有必要自建厂房。
造车的切入点正如雷军当年做小米手机一样,先从系统入手。一般说来,电动汽车和电子化零部件因高集成程度和低制造门槛,成为创业公司尝试的首选。除此之外,沈海寅认为车载系统是未来的方向,一家互联网公司如果去研发汽车本身,其实就是拿我们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相比。
「如何实现电动化和智能化才是造车的重点。所以互联网公司造车,肯定是从电动化和智能化两个点切入。」他告诉雷锋网。
据咨询公司 IHS 发布的调研报告称,未来汽车的操作系统对消费者的重要性要比以前重要得多。IHS 预计,到 2022 年 80% 的新车都将预装这些软件。汽车网站 Autotrader 的一次调查显示,有 44% 的被调查者愿意多花 1499 美元购买支持 CarPlay 或 Android Auto 的汽车。
所以一个好的系统,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厂商,都是极具吸引力的。在这方面,沈海寅认为智能化更为重要,「电动化已经有很多公司在做了,我们只要充分利用他们的研发成果,让他们成为我们的供应商,就足够了。相反,智能系统目前做的人并不多。」
要不要建工厂?能管理好供应链吗?怎么解决资金压力?外界之所以不看好互联网造车,是因为他们无法很好地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在我刚刚进入这行(汽车)的时候,有人跟我讲,造车没有 20 个亿,别谈。」沈海寅在 3 月 9 号的发布会讲道。
整个 2015 年,他们的重点工作就是验证某些假设,比如能否做一个轻资产的汽车企业。沈认为,车企建厂房,采购生产设备的开销不少。而在手机或家电行业,这些公司并没有厂房,只通过代工就将产品生产出来。那为什么造车不能这样做?
通过一年的验证,每找到一批合作伙伴,他们便会同步建立工作小组,目的是让设计和生产能力进行快速匹配,并在生产之前能快速得到反馈,提供最好的产品迭代。
在这样的协同合作中,供应链的完整性和供应链的管理则是他们的重中之重。沈海寅在发布会上提到,传统的机械工艺会与主机厂一起合作,借鉴现成的标准来管理供应链;而汽车电子和智能系统则是他们团队的核心优势。
对于资金方面的压力,沈海寅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在合适的时间点做合适的事情,做完合适的事情再去融合适的钱。有了这个过程,资金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这样整个造车链条就通了,我认为这是非常关键的点。这也恰恰证明了轻资产模式对于造车也是可行的。」沈海寅告诉雷锋网,建工厂并不是造车的敲门砖,不需要重复投入到已有的生产设施中来,我们完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做互联网团队擅长的事情。
发布会上,沈海寅亮出了 36 个合作伙伴和供应商。汽车企业大部分零件都是由第三方供应,整车厂只是提需求,「我们的优势在于集成。」他说道,未来定义一款车,它具备哪些功能,哪些与现有的车不一样,动力系统要达到怎样的参数,我们会去研究,然后给供应商提出指标。
对于与 TI、QNX、LG、夏普等多家供应商的合作,智车优行将通过参股、利益共享等合作形式展开共同研发,以提升后者的技术实力。
在智能驾驶领域,他们将联合中科院、清华大学、地平线机器人、Minieye 等科研机构及公司展开深入合作。目前已研发出的成果是 ADAS系统、防疲劳驾驶系统以及夜视系统。
在人机交互方面,智车优行选择和各个方案商合作研发,例如与夏普合作配备可定制化的超高清车规级液晶中控和仪表;与异视科技共同研发全尺寸高清 HUD;与思必驰合作研发自主语音交互系统等。
对于电动汽车最核心的「三电系统」部分,即电池、电机和电控是由日本电动超跑公司 GLM 提供。与此同时,智车优行将基于 GLM 的三电技术联合国内外供应商共同开发整套三电系统。沈海寅告诉雷锋网,之所以与 GLM 合作是因为他们在机械和三电方面很成熟,但在智能化方面欠缺,所以双方有很强的互补性。
成为整合者,尽量规避供应链体系中复杂的部分,让自己更轻更快,「轻装上阵」是智车优行造车的根本逻辑。
3 月 9 日,智车优行发布了两款造型不同的样车,并根据网友投票将其命名为「奇点汽车」,现场没有公布相关性能参数以及续航里程,准确来说这辆车的底盘改装自燃油车。
「有些数据比如百公里加速会根据电机选型做调整,最终数据要等实际量产之后才能得出结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优化。」沈海寅解释。整车有可能将在 2017 年实现小批量量产(少于 10000 辆),究竟哪一款将在 2017 年实现小规模量产,沈海寅在现场卖了一个关子,将由网友来投票选择。
2010 年雷军创办小米要做手机,沈海寅和他去见供应商夏普,「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你没有制造经验也没有硬件经验,凭什么能做好一款手机?这种事情我亲身经历过。」沈海寅告诉雷锋网。
「到现在这个时间点,任何人说要去做手机,都能做出来。电动车行业有点像 2010 年的手机行业,产业链在迅速成熟,不会有人怀疑做不出电动车,只会怀疑做出来的车好不好。模式在变,供应商的思路也在发生改变。」
上世纪多数汽车革命都是围绕成本、效率的提升以及单个零部件的技术创新来变革。而现在,互联网公司闯入这个百年行业,他们口中的智能化,在芯片、算法和触控屏幕的组合之下,是不是将变得与汽车的性能、动力一样重要?
图片来自智车优行官方
PS:本文系「造车运动」创业报道第四篇。第一篇为:《来了接盘侠,游侠汽车的故事还没结束》;第二篇为:《离开广汽后,他们造的小鹏汽车将上路》;第三篇为:《他们非科班出身,却造出了一辆电动超跑》。
如果你对汽车创业有兴趣,欢迎交流与探讨(微信:erise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