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特写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想要开车像开飞机一样浪,马斌斌有话要说

作者:么咏仪
2016/08/05 20:18

想要开车像开飞机一样浪,马斌斌有话要说

在日常行车时有很多不可避免的束缚,比如需要看手机、看车机屏幕、看导航,看来电,这时候会给驾驶带来很多风险高,据统计有38%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影响安全因素的驾驶引起的。

在本周TechWeb主办的第209期IT龙门阵上,如期见到了乐驾科技创始人马斌斌,会后也与他进行了沟通,对于驾驶安全以及HUD的应用,他有一些他的看法。

不能单纯追求科技感

特斯拉,在车机的部分做了一个17寸中控大屏,人们低头看导航时其实更影响开车的视野。马斌斌说:“特斯拉一直在展示自己的技术,却没有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包括宝马的手势识别,也是会影响驾驶。所以技术不等于产品,不能单纯的追求科技感,如果技术不能和人工智能的算法以及产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那只是实验室里的东西。”

曾在高德工作的马斌斌深有体会,据统计有80%的人曾因为来不及看地图而错过路口,一方面导航中语音和现实路况让人犹豫,另一方面正常情况下GPS有50米左右的误差,有什么办法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问题呢?

这就是近两年备受关注的车载HUD(平视显示器)。最早出现在战斗机上,利用光学反射的原理,将重要的飞行相关资讯投射在一片玻璃上面,成像在天空中。基本的原理就是镜面反射,如果应用到汽车上,车载HUD把相关导航信息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到车前方2-3米的距离,使驾驶员聚焦路面的同时就能看到导航信息,有助于安全驾驶。而行车信息透过玻璃也延伸到路面时,正好符合人眼观察路况的聚焦。

HUD显示技术难点分析

对于众多的HUD产品马斌斌依次进行了各种利弊分析,他们最终选择Navdy这样仪表台式的HUD,放置在仪表台上,影像直接通过前挡风玻璃反射,相比放置在车机、后视镜、遮阳挡上视野更加透明,对观察路面情况影响最小。

马斌斌告诉我们在HUD方面反射成像是一种AR的方式,将图像加强到路面上,其实是最安全的。在成像方面一种方式是应用反射的原理,需要加40%-60%反射率的镀膜玻璃,做成像镜子一样;另一种只直接通过前挡风玻璃折射,这种情况会有很严重的重影,如果把手机或pad直接反射同样会影响视野,还有散热的问题。

后装HUD市场上普遍采用的是DLP光机做图像源,包括乐驾科技的的车萝卜。作为HUD硬件的核心技术,DLP发展相对成熟,色彩数量、动态表现、分辨率都非常优秀,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LCD,比如清晰度、色彩衰减、对比度等,但目前DLP也有温度的问题,这也是Navdy迟迟不发货的原因。另外还有一种TFT面板成像,但是屏幕做大成本非常高,目前分辨率做到最大的是480*240,现有产品是240*120的,但是复杂的地图比如立交桥盘桥便无法清晰显示。相比之下DLP方案还是众多厂商的焦点,改进的速度可以更快。

宝马、奔驰、奥迪等汽车厂商已经在尝试前装的的盒子,通过盒子内部多次折射可以成像在2米之外,盒子体积比较大。如果降低成本可以一边用反射膜一侧用增透膜,但是边缘还是有重影,成本5000左右。单如果直接用前档玻璃折射,那么前装成本就要1万5。在国内后装HUD定价在2000-5000元之间。

想要开车像开飞机一样浪,马斌斌有话要说

人性化交互提升用户体验

除了图像的清晰度和产品放置距离,语音识别保持交互的人性化和稳定性也十分重要。这方面因为汉语言特点更适合国产的语音识别技术,对方言和语法习惯等更加合适,技术难点是把噪音通过大数据学习给过滤掉,这方面马斌斌找到了思必驰合作。双方定制研发,车载噪音环境下的语音识别,结合路面结构、音箱特征、人机交互调整到好高的语音识别度。正如他所说,场景不能太开放,就设定在车载的噪音环境中,他们可以比小度、小冰、小i做得更好。

正如马斌斌的初衷,未来行车记录仪、OBD、高清影像、红外夜视等均可以介入乐驾定制研发的ROM系统,这是一个车联网的入口。车萝卜将开放自己的API直接让其他的厂商接进来。马斌斌告诉我们,第二代车萝卜马上就要面世,相对于第一代而言,二代机整体会变成一个开放性的平台。

HUD还特别适用于显示导航信息或ADAS数据,允许驾驶员在注视前方道路的同时操作其他功能。国内先后出现了十多家做后装HUD的公司,国外很多高端车型上已经前装了HUD。

挑战不仅来自产品本身,消费者的驾驶习惯和认知程度也会影响HUD的普及。不过在汽车后装市场中,HUD已经获得了消费者的关注,想要让开车更加安全和洒脱,HUD就是解放驾驶者最值得尝鲜的产品之一。

想要开车像开飞机一样浪,马斌斌有话要说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想要开车像开飞机一样浪,马斌斌有话要说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