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智能手机之后,通过软硬结合的方式,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的智能硬件潮已经汹涌了3年有余,许多看不清的投资人曾把这个领域当做泡沫来看待;而那些比较勇敢的投资人,却用以身试法的方式,押注了其中一个或者几个,劈开了通往真理的荆棘之路。
为此,雷锋网近期筹划了一个“他们在押注智能硬件未来”的顶级投资人专访系列,欲从投资人的角度告诉你,为什么这个出现在你面前的产品,其实是时代不可避免的产物。
本期雷锋网采访的对象是创新工场的合伙人赖晓凌。一位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学士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MBA学位)的个性投资人。他于2007年加入晨兴创投,在移动互联网、汽车服务、传统行业的技术创新领域积累丰富经验后,2013年加入创新工场,并开始在O2O、在线教育和智能硬件领域频频发力。
“我的态度是要么投,要么不投,要投一定要吃到够”“智能硬件那块,我绝对不相信原来互联网那套说法”……坐在赖晓凌对面,很容易感受到他“不中庸”的一面,说话的时候语速很快、言辞犀利、爱憎分明,虽然没有武器在手,但在他两眼放光的同时,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剑已经把一众平庸的案子统统劈开,然后来到自己喜欢的案子前,占为己有。
在一个多小时的对话中,他跟雷锋网聊智能硬件投资的兴起、聊智能硬件的投资逻辑以及智能硬件创业的陷阱,像在讲自己非常中意的一样东西。
09年10年我们聊手机的时候,说它是Hub,是互联网的中心,但到2012年底2013年初,我发现手机也承担不了这么多东西,因为手机太私密了,数据很个性化,数据本身要产生作用,但太个性化是有问题的,基于这一点,我们才开始要在手机之外的智能数据上增加更多的投入。
第一,就是硬件要联网。投了小米和多看后发现,中国过去的20年,生产硬件没问题了,有问题的是,之前所谓的生态,你需要什么功能,我就把什么功能给你,所以很多厂家会不断地添加新功能,然后把产品的毛利不断降低,而降低毛利是有代价的,这意味着你不可能价格又便宜功能又多,性能还挺好,这时可以指望的就是这个硬件产品本身就能够不断升级、不断迭代,这就意味着所有原来的硬件要联网。
第二硬件要重构。现在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就是产品不是它能满足某个功能就行了,而是首先它得好看,不好看我都不要这个功能。话说以前的电视盒子那么丑都有人买,那是因为没得选,现在消费者的品位变了,无形中产生了一个所谓品牌、形象、外观、硬件重构的机会。
第三是数据的发展。之前的医疗健康自2006年就热了好多年了,contect、健康、清洁能源这些也过去了八年,但一直没有颠覆性的产品或者模式出现,这其实是跟数据不无关系的。
我投资的时候一般投三个端,一个是娱乐至死;一个是严肃的小数据;还有一个是家庭中枢。
1)首先说娱乐致死。美图手机、多看、泰捷盒子,乐视电视都属于这类。
以美图手机为例,当时做完小米后,有了锤子、有了荣耀,但我想以小米的模式再造个小米基本是没戏的,有戏的是它的模式顺带把手机的普及率触及到了5、6线城市,即手机下乡——这意味着女性手机、户外手机、老人手机这些更垂直的手机细分市场机可能会出现。所以当时想我们能做哪个细分市场?女性手机不错,有机会赚。但女性手机谁能做?那就美图呗,这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2)严肃的小数据这个,我们投的公司对外从来不宣称是大数据,也不宣称是做平台,产品产生的一个数据就是一个数据,小闭环先跑起来,把服务、数据打通,小循环,再长大。
以糖护士和熙健医疗为例,它们都是拿到了CFDA论证的,等于是医生认可的东西,但它有它的小闭环。譬如糖护士李承志给自家的定位——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糖尿病患者和亚健康人群在糖尿病“用品”“服务”和“数据”垂直领域的细分平台。
3)家庭中枢中,极路由、小鱼在家都算。其中小鱼在家就是典型的例子,它有眼睛,它能跟你交互,它能解决一个大环境的中枢,不是以前单单说的监控,它集中了监控、通讯、交互。
(八卦一下,听说小鱼在家当时是确定了投资人的,你们怎么拿下这个项目,怎么投进去?)
这个得去问宋晨枫了!呵呵! 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国贸三期的途尚咖啡,当时他带了一个笔记本,展示了他想要做的这个产品的一个外观,就是画出来的那种,很难说这个东西靠谱还是不靠谱。然后他给我介绍了一下他自己和他的团队,和他自己与女儿的一些经历。当时我女儿刚刚出生不久,我强烈感觉到我真的需要这个东西。但是这个产品要做出来挑战还真是蛮大的,在硬件方面必须非常熟练,在语音通讯、视频处理等方面需要深厚的积累,不然就是做出来了,很快就会别人抄袭、山寨了。
认真和他聊了他过去的工作,和他几个搭档的背景。基本上就在当时,我认为要做出就是产品的也就是这个团队了。然后卖弄了一下我在硬件这个领域的一点点皮毛知识,也许宋晨枫觉得我还是懂那么点点硬件创业的,不是一个傻投资人,所以他去协调让我投了一些。
(小鱼在家很快就融B轮,为什么你们来领投,创新工场应该不大领投B轮项目吧?)
坦白说,第一轮我们拿的并不太多,10%左右,所以我们想加码,不然不像我的作风(一般我出手就要出重手,第一,我必须要20%以上,我必须要第一家,看好就使劲投,找好项目不容易)。
然后第二轮还有一个因素,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整个行业其实对智能硬件一下子冷下来了,对于他来说,他要接着做小批量钱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我就跟晨枫说要不我来lead, 我投B。
另外,对于小鱼在家,没用过的人会问,这个跟微信视频有什么区别,跟Facetime有什么区别,你一试就知道了。它真的能做到几十路同时在线,这个不怕被人抄,你再怎么抄,你要同时把几十路视频在线解决,这是 小鱼在家团队的专长,这事要干就是他们干,所以我们要投。
在智能硬件这块,我绝对不相信原来互联网那套说法,说年轻人,有闯劲、敢想敢为。
可以通过小步迭代,尝试新的东西,融到新的钱这个没错。但你要搞清楚供应链,你要把软硬件结合起来,你要控制公司创业早期的优先级任务,难度不是互联网那套神逻辑可以胜任的。在这件事情上,我非常愿意相信有创业经历、有背景的创业者,一家纯互联网公司闯进来,我相信有难度,他们大概有几种可能性:
第一,我无知者无畏,但最后这个产品跟你原来的想法差了十万八千里。创业时想做A,设计出来B,小批量是C,给用户发了D。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至少还有D。
第二,做着做着发现难度挺大的,跑深圳找一工厂,但那个方案就是一个妥协方案,你做的东西不好不坏,跑到鼎好跑到华强北一看,“运气好”还能找到你产品的影子,但这个产品实际上跟创业已经没太大关系了,就是卖货的,你要卖货大可不必费这么大周折。
第三,做一个团队不擅长的东西。比如我投的一个硬件项目, 这里面就吃过亏。
它是一帮非技术型团队做的,它做的东西很漂亮,几块钱的成本卖几百块,利润非常高,但是一旦要做热加工,热加工里面有电路板,以前做那个外壳都没有问题,但一有热加工你的良品率怎么办,然后搞了一帮非电子技术的团队花很多的精力去解决电路板的问题,元器件,待机的问题,所以现在做的产品其实跟我原来想的是有差距的,他们做了一个他们不擅长的东西,你今天再去投这个你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智能硬件团队,它必须是完整的,做软件的就是做软件,做硬件的做硬件,做设计的就做设计,特别是做硬件的,要对供应链有sense,有感觉,你不一定都经历过,但至少要知道这是有难度的,有敬畏之心。
我不怕他们跟我聊的时候,说很痛苦的,我最怕他跟我说,没问题,深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大把。因为从你的设计到你的产品出来,可能就一年过去了,从小批量到批量发货,可能又半年过去了, 这时候你提前预定你的芯片,这个时间又不确定,这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古人说,"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但今年的互联网上演了一部中年人的神剧,叫做"男人三十而立,四十重生"。
赖晓凌也不例外。在对话的末尾,他突然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我后面要离开工厂出去创业了,汽车领域的,细节就先不透露了,哈哈,不过智能硬件领域的投资依然是创新工场的投资重点”,雷锋网编辑怔了怔,敢情这位大叔对硬件领域研究这么细分,对硬件和互联网的差异这么纠结,原来是跟刘江峰、李一男、沈海寅、余凯这些技术出身的中年人一样,在财务自由到一定程度后,心中那个江湖梦又开始冉冉升起,时间未老,理想还在,攥着这么多年学来的投资、供应链、运营、人才方面的知识,正好找个风口试一试。
这时雷锋网编辑再看赖晓凌一开始的那句“智能硬件那块,我绝对不相信原来互联网那套说法“,这分明就是创业者心态才会有的果断。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