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动态人脸的AI转型上慢了一步,这一步让我们损失惨重。”
这是在与陈俊沟通三个半小时以来,雷锋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目前担任海鑫科金副总经理的陈俊,主管公司公共安全领域市场、产品、研发工作。
作为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的安防科班生,他已经在公共安全领域信息化工作近十五年,曾参与武警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公安部刑侦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多省市的公安信息化顶层设计,主导过多个省、市级警务信息化重大项目。
初见陈俊,迎面赶来的是一位步态憨实的中年男性,眼神睿智而谦逊。简单介绍之后,他一边流着汗一边如数家珍地向雷锋网介绍起海鑫科金的款款产品。
提起海鑫科金,也许很多新晋行业从业者都未曾耳闻。其实自1998年创立至今,这家最为老牌的公共安全信息化企业已经20岁了。
要知道,在一直专注于多生物特征识别、公安信息化综合应用、视频侦查技术和大数据综合应用四大领域的海鑫科金在行业内初负盛名的时候,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如今的行业翘楚还在卖板卡找出路。
在本世纪最初的几年里,“海鑫科金”这四个字在公共安全信息化行业如雷贯耳。
就是一家这样曾经辉煌无数的公共安全信息化企业,如今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也正经历着几乎所有老牌企业都曾遇到过的成长挑战和“转型”难题。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海鑫科金预计亏损1.26亿至1.57亿元,多条业务线在发展过程中都遭受了前所未见的巨大挑战。
同时,在这个并不念旧的残酷时代,新型公司超越老牌企业的故事正不断上演,在稍显低调的安防圈,众多人像识别领域AI新秀的围食正有力诠释着“科技革命”奇迹。
外受困扰、内遇阻碍。双重重压下的海鑫科金不得不承认:在安防行业数字转智能的重大方向决策上,海鑫在动态人像这一AI“高光”领域的跟进不及时,错失了这个AI高光“风口”,再次出发时,已经比别人慢了一步。
“海鑫2006年开始布局人像领域,2006年到2013年间建设了全国身份证的15亿人像大库,在二十多个省建设了支撑打击犯罪的人像比对系统,但在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错失了引入AI对人像识别能力所能带来的飞跃性发展的先机,未能及时进行智能化转型。” 陈俊说道。
“在AI横空出世之前,安防行业也经历了几次技术浪潮的洗礼,但并没有对这个行业带来质的改变。现如今,在AI这条发展应用的路上,我们也很快意识到,它真的可以被看作是提升效率的有效工具和手段,也真的可以被看作是引领新的一轮技术浪潮的打法和策略。”
幸运的是,海鑫科金在AI上的发力与转型决心正让他们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越来越近。
从公司的战略投入上来说,前些年他们积极成立了专注于大数据服务和人工智能应用的海鑫科金AI研究院。由于AI相关专业性人才成本居高不下,新技术的研发成本较高;另外战略型项目研发周期较长、投入较大,上文所提的亏损原因大多由于他们积极地投入资源到AI等创新项目中所致。
在纵向的业务合作共赢上,海鑫科金也积极与包括Intel、阿里巴巴、华为等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迅速打造了海鑫的AI生态圈。
在横向的AI应用拓展上,除了如今火热的人脸识别应用,他们还在做视频结构化解决方案,包括人体识别、步态识别等等,并对AI在指纹识别及比对、DNA比对、DNA混合斑分型、智能化信息研判等领域部下重兵,以抢占这些公共安全信息化领域AI实战应用的先机。
比如在公共安全信息化新时代,海鑫科金秉承“承传统、创未来”的原则,在多生物识别技术、视频图像处理与分析、大数据应用等领域充分利用机器学习、机器视觉等AI技术,不断提高已有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可以说,以之前积累的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如今发力的AI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双管齐下的海鑫科金正为公安打击预防犯罪提供全方位的包括平台应用软件、前端IPC以及人证核验系统等综合产品解决方案及产品。
对于公共安全产品智能化,陈俊稍显遗憾地说,一直以来,海鑫科金都在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对“人”、“案”关系的推演以及“人”的发现、寻找、检验、认定,致力于为公安预防、打击犯罪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早在十年前,海鑫科金便在摄像头中赋予了动态人像识别能力,由于那时候深度学习技术尚不成熟,在实际应用中,理论与实际效果相差甚远,只能当做附带功能增加亮点,久而久之,后期也就逐步放弃了。
如今,得益于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动态人像识别在安防行业落地应用已经相对成熟,这时候将其集成到摄像头中意义重大。但此时反应过来,已经稍晚一步了。
可以说,在安防视频监控动态人像识别应用大潮中,海鑫科金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一个创新型的公司,不创新会导致落后,但是创新冒出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在此之前,单纯的算法,如果没有具体的可行落地及应用,这个事儿就不会产生价值。英雄需要用武之地,每一个新技术都是英雄,业务场景是落地的平台,英雄找到了合适的用武之地才能推动行业进步,所以在对于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上,海鑫科金保持着积极探索、谨慎落地的态度。”
“但在海鑫科金内部,每天都在讨论哪些技术真的可以改变行业性质,哪些技术真的可以改变产品结构,哪些技术真的可以实际落地,每一个新技术出现时,我都会对它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场景和实战价值进行分析。”陈俊补充说道。
安防行业自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再到今天的智能时代,已经和陈俊刚进入行业时大为不同。
当然,这个巨大转变也让他有些措手不及,“当时做IT的,只要搞好产品和软件就可以独步天下,而如今几乎所有的IT公司都在向IT+数据方向转型。这意味着,IT你要做,数据你也得做,因为没有数据就没有内容,数据越多未来增值空间才会越大。”
技术的迅速革新有时可能会让一个人长时间迷失方向,但对于在安防行业有着二十年技术积累的老牌企业来说,如果在对于AI的进击与拓展上转型迅速,海鑫科金可以打的好牌还真的不少。
在公安领域积累多年,让海鑫科金拥有对行业痛点、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资源壁垒。在大数据时代,公共服务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也将面临变革,这方面的服务能力海鑫已储备20年。
有了足够数据,海鑫科金发力人工智能则变得简单许多。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是以计算能力和大数据为基础的,而生物识别算法则是其核心。生物识别算法是海鑫科金立足之本,图像识别更是公司战略的重中之重。
在一系列自主研发和并购收购中,海鑫科金的技术版图囊括了除语音识别外的几乎所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这让海鑫科金可以迅速切入不同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安防AI化转型上能够知己知彼,但对于AI的横向拓展,海鑫科金也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定位与思考。
陈俊坦言,在安防AI化进程中,海鑫科金的打法与其他公司会有些不同。相比于现在大热的前端智能,海鑫科金目前还是会在后端系统的智能化应用上投入较多,前端智能主要聚焦在犯罪现场的信息采集设备。
理由非常简单,他们要做的事情是为公安提供完善的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技术和产品。在这其中包括对指纹处理和比对的深度智能化、人案关系的智能化推演、涉案视频进行图像的增强处理、海量数据的人脸特征提取及识别。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在提高算法在低质量图像上的处理能力上,跨域关联识别、海量人像库实时比对等方面,仅依靠前端智能还远远不够。
基于此准则,如今海鑫科金的AI产品已经从刑事技术稳步拓展至刑事侦查、情报分析、治安管理、移动警务、海关、检察院、社会治安和城市管控等多个领域。
它们不仅在刑侦、安防、司检法、出入境等公共安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金融、酒店、社保、教育、交通、互联网应用等其他场所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
“技术发展太快了!前两年安防行业普遍认为后端服务器将担当起智能化的重任,而得益于AI的发展,前端智能又被广泛提起。”
对于在AI上的研究与突破,陈俊坦言,这个世界变化之快容不得自己做太多思考,有时候细小的决定关系着整个大局。太多的“坑”反逼自己对于新生事物必须保持更为冷静和理性的判断。
在他看来,包括AI在内的对于安防行业带来的改变只是技术进步的冰山一角,没有哪一种方案能够日久长青,只能说在某个发展阶段,技术与性价比会更为平衡。
话虽如此,对于深耕安防行业二十年的海鑫科金来说,在AI的十字路口,无疑已经在进行一场“自我革命”的艰苦历程。
对于未来,陈俊踌躇满志,“包括技术在内的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无论是人生还是公司,都会遇到不断挑衅和挑战。在这其中,要准确把握住自己的定位,道路漫长,没有一条路是笔直的,走错一步,积极回头便可。”
其实仔细梳理,类似这样的改变,过去数年在海鑫科金的身上已经比较多见。也足以看出,这家老牌安企在被年轻的互联网基因包围的今天,也在积极寻找突破口,期待又一次的涅槃新生。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