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据路透社援引《日经新闻》报道,日本松下正在考虑出售旗下的一家中国生产厂,该公司希望能从这项交易中获得超过4.5亿美元收入。
雷锋网获悉,这家工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全名为松下系统网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是松下电器和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在1995年11月合资成立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地面积26000m²,主要生产安防摄像头,销往全球各地。
松下希望能够在2018年的4月份完成竞价,潜在买家包括美国股票基金凯雷集团、英国基金帕米拉基金和英国私募股权基金CVC。
该报道还声称,如果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报价,松下可能会终止谈判。
作为世界知名的安防产品制造商,早在六十年前,松下就开始研发安防监控摄像机,并一度成为市场宠儿。
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不断革新、监控点位的不断增长,安防视频监控模拟转高清的趋势骤然来临,安防行业也逐步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海量的视频数据下,提升有效视频信息的搜索效率,对视频数据实施有效的挖掘和分析才是重点。
在此节点,以松下为代表的海外企业视频监控系统出现的问题日益明显,包括视频图像模糊不清、后期调取录像较为繁琐等等;与此同时,以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为代表的中国安防企业抓住行业发展契机,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布众多带有智能化分析的高清安防产品,很快吞食了大部分市场。
某安防业内人士告诉雷锋网,在模拟转智能这个节点上,外商行动缓慢、节节败退。“以红外摄像机为例,此前中国安防市场一直没有‘红外摄像机’这个品类存在,但由于中国城市安防发展迅速,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巨大。就此,海康等中国安防厂商在很短时间内便发布了相关产品,而松下等安防外企至少慢了有足足三年”。
在这个单一案例的映衬下,此后的中国安防市场,松下等安防‘前辈’的市场份额日益减少,存在感慢慢变低。其实早在2013年7月,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系统通信营销公司总经理小川彰久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松下安防摄像头、监控设备等产品技术虽已在国际上具备优势,但在中国市场,其业务却受到本土品牌的严峻挑战,本地化研发势不可挡。目前本地品牌占据75%的安防市场份额,外资企业仅剩下25%。”
而对此,松下也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于2015年3月收购美国综合安防管理平台Video Insight,试图丰富松下智能安防产品线,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安全有效的安防整体解决方案。
无奈,在这个产品革新、技术迭代的转化过程中,当中国安防企业占住这个绝佳位置后,已经成功实现弯道超车,并把差距越拉越大,安防外企的努力显得有些苍白乏力。
其实这一“差距”的体现从2017安博会现场就可轻易看出。
去到2017年深圳安博会展馆的人大概都有一个观感,国内海康、大华、宇视、科达等劲旅的展位被围的水泄不通,而少有的几家知名安防外商的展位稍显冷清。
可以确定的说,2017安博会将是见证中国安防厂商碾杀外商的记忆时刻。这几年,中国安防市场发展迅猛,2016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达到5400亿元,安防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7%,行业增速11.11%,过去5年实现了翻倍增长,过去10年增速在10%~20%之间。而在这块巨大蛋糕面前,中国安防厂商封疆扩土,而国外厂商却连连败退。
其实除了松下之外,其他安防外企的日子同样也不太好过。
去年三月,安防外商巨头霍尼韦尔就关闭了位于深圳福永以SMT、安防等产品生产制造为主的工厂,将产品线内迁至西安。某业内人士透露说,“由于国产安防产品竞争力巨大,此举多半是考虑到成本问题”。
作为全球传感器行业巨头,霍尼韦尔在全球安防的地位不可撼动,曾多年力压国内外安防群雄,长期占据a&s全球安防50强的龙头位置,而随着中国安防企业的异军突起,外商的地位岌岌可危,2016年海康威视以巨大的优势登顶全球安防50强,成为新安防时代的霸主。而据霍尼韦尔2017年2月发布的2016年财报,在安防领域,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集团第四季度实报销售额核心内生式降低6%,主要归因于生产力解决方案以及安全业务的销量降低和供应链的延迟。
从这来看,也许正与宇视总裁张鹏国之前所判断的一样:放眼全球安防市场,无论是从技术、服务还是成本来看,中国安防公司都是降维攻击,中国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第几就是世界第几,时间问题,毫无悬念。
对此,雷锋网认为,从安防市场现状来看,国外品牌的致命软肋在于高昂价格以及慢三拍的应变;而这些,恰恰是海康、大华、宇视等国内安防企业的优势所在。在竞争激烈的安防市场,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也许不是最强者,但一定是适应者,这是适者生存的不变法则。
而从这笔交易来看,此前一直被安防垂直媒体称为安防行业“领头羊”的松下,领先地位也许将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