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康举行了投资者问答。
以下是调研全文重要内容,雷峰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Q:当前的经济总体形势比较严峻,政府可以征收和调配的财政力量比之前弱,企业投资的信心似乎不足,服务型的中小企业日子好像更紧。公司怎样看待经济的状态,是否还能维持一个合理的增长?
A:我们首先要说,海康威视今天的业务板块有五个大的部分,包括国内的三个 BG,海外主业,以及 8 个创新业务的大集体。刚才您讲到的国内经济压力我们感受得到,但首先从公司的维度看,海外业务的稳健增长、创新业务的较快增长,这个预期应该是稳定的,所以首先公司的基础增速可以保证。
聚焦到国内经济环境上,我们身在经济体之中,感受得到今天经济的压力,但这些压力和过去 5 年、过去 20 年之中遭遇过的挑战相比也并不很特别。今天影响经济的外部因素比较多,而我们也看到各个层级的主体都有可以调整改善,从而有所施展的空间。
比如在政府维度,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大,专项债等形式的政府性基金提早拨 付,都在尽力维持合理的政府开支力度,而从中长期视角看,政府的深化改革中重要的一点 就是简政放权,推动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流程化,而相信我们的智能物联能力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企业部分,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我们依然坚信这是一个十年维度的大机遇。 同时从营商环境看,无论是对政府推行的减税降费,对中小微企业的租费减免,还是金融市 场的专项融资支持,都在帮助市场主体面对现在的压力可以有条件缓一缓,逐步恢复经营活 力。
这些企业类的客户和我们一样,都是在商业竞争中拼搏的公司,其实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中,都一样面临当时的挑战,也同样能找到相应的机遇。我们还是相信中国这个大经济体的调整能力,希望我们自己能努力做到不错的增长。
Q:历史上技术型行业很多都有非线性的增长过程,当它的成本下降到一定阶段,会在需 求端有拐点效应,但是好像在 AI 行业没有呈现出期待中的爆发增长,公司预期业务会迎来爆发的机会吗?
A:我们理解的 AI 技术,是一个通用型的底层技术,它的应用形式跟着场景走,这种技术的增长更像是深水静流,兑现时间长,可以把业务持续做下去。过去几年在公司业务中,AI 技术的渗透还是呈现出了非常快速的增长,现在也看到很多项目里面,我们的客户会提出设备要 100% AI 化。从 AI 技术在产品中的渗透速度来看,已经是高速的增长了。
我们也看到人工智能的把市场的新需求激发出来,比较明显的一点,原来的很多需求是呈点状的,现在人工智能的整个方案中需要人工智能的部分是面状的,而且有很多项目要求整个系统都是具有智能化的能力,这样的趋势是在出现。而公司也是在提供全系统的 AI 能力方面,竞争力最强的玩家之一。
Q:公司的工程化落地能力、行业、区域、销服体系等等资源布局的形式和碎片化市场比较吻合,这些应该是海康企业端数字化转型业务发展很大的优势,公司如何理解自己在 EBG 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A:近年来我们在技术上构建了一些系统化的能力,我们的 AI 开放平台、统一软件架构, 这都能帮助我们在碎片化场景中快速落地。另一方面,我们对于行业的洞察和理解能力也是 帮助我们能够比较好、比较快发现用户价值需求的。同时还要说我们在资源布局方面,有全国广泛布局的营销服务体系,我们的服务渠道无论对于我们政府信息化、数字化业务落地,还是对于我们 EBG 的业务都有很大帮助。
我们的业务是碎片化,也是场景化的,我们都在围绕着业务的小闭环在提供价值,比如设备资产管理的闭环、比如巡查巡检的闭环,比如教育行业三个课堂的闭环。我们把业务在小闭环里串起来,然后通过业务的闭环和管理的闭环给用户提供价值。这对于从业者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的是能有深入的理解,也能够具备帮助用户转型的能力。
Q:智能化方案往往是从一个典型场景的标杆客户开始做应用,然后逐步推广给更多类似客户。哪些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些标准化或者规模化推广的案例?
A:我们在许多行业都有先锋用户,这些用户更愿意尝鲜,我们配合客户的需求来做组织自己的技术,很多解决方案在刚开始做的时候是个性化方案,一段时间之后,会成为我们的标准化产品。
比如远程巡检的方案,巡检最早是给一些连锁行业定制的方案。现在除了连锁行业外,能源的点位巡查,都应用了远程巡检的理念,方案的表现方式会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做很多的细化和版本迭代。
第一个产品原型是这样的,通过不断的业务交流,产品也会升级迭代,这个产品可能通用性很强,逐渐变成了一个通用功能;或者是这个产品越来越专业化,逐渐变成了某一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化方案,这两种变化都有。
例如,我们明眸的产品是疫情期间为人体测温开发的,现在是标准化的产品;我们人证比对产品,也是标准化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发展迭代支撑着今天将近 3 万 SKU 的产品体系,软件端、应用端的迭代也是如此,不断从定制场景中来,走向标准应用去。
Q:是未来 5-10 年,公司人效是否会不断地提升?
A:人效是个比较具体的问题,发展展望的是一个宏观、远期的问题,对于人效来说,它更关系到企业内部运营的状态。
一般来说业务状态、业务模式很成熟的企业,人效的水平可能会比较高;或者说我们对外部的渠道辅助以及依赖更多一些的时候,企业的人效会更高一些。像海康当下的状态以及对主营业务的定位,短期来看人效改善有空间,但也没有那么大。
从运营的角度来说,我们还是会努力的,比如让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更高效,研发投入的质量更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水平更高,可能也会促成人效的提升。
这方面我们是一年一年通过点点滴滴来改善的,很难定一个跨越式的大目标,我们会回到点点滴滴的改善工作上来。雷峰网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雷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