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德清
出品 | 雷锋网产业组
1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上提到“春节返乡需持7日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等对春节返乡人员疫情防控管理要求,这些要求的发布让部分准备回乡过春节的朋友,彻底打消了“念头”。
有的人表示到:“如今,乡愁变成了一张张核酸检测证明,我在这头,故乡说:你就在那头吧,别回这头了。”
当晚,国家卫健委针对返乡人员防疫管理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其中,明确指出:农村地区防控能力薄弱,疫情防控难度大,特别是春运期间返乡人员明显增多,人员流动增大,将会进一步加大疫情传播风险。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雄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到:“方案中提出了叫回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点,因为城市现在防控网格化管理是已经做的非常精准,农村地域很广大,所以比较难把它守牢。特别是农村春节还有很多习俗,这也是让人担心的地方。”
很多人表示了支持,甚至很多在乡盼“儿女”归家的父母也都表示理解。
诚然,我们在为“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感动的同时,是不是也该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家乡疫情防控不再那么难?也别让我们的家乡再“老”下去。
“很多村子都老了,年轻人都走光了。”
这是电影《我的我的家乡》里的一句台词。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0.60%,“十三五”期间农村将转移人口1个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农业劳力占比由1991年的60%(世界平均45%)下降到2018年的26%(世界平均28%)。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国农业的产业竞争力不强,智慧农业缺乏相关技术储备等导致的。
“我国农业技术不是存在短板,而是整体上的‘短桶’问题。”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此前公开表示到。
因此,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提出了并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并发布了多个规划以及纲要:
2018年2月6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单行本,在全国公开发现。
其中明确指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做好整体规划设计,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步伐,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互联网+农业”,持续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2019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
2019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并发出通知;
2019年7月,农业农村部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2020年5月,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
一个个政策文件的背后,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要用智慧化建设,留住“乡愁”。
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无疑推动了数字乡村的建设。
据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55亿,较2018年底增长3308万。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国农村宽带用户全年净增1736万户,总数达1.35亿户,比上年末增长14.8%,在越来越多基层村组,信号塔和光纤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支点,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在农村开花结果。
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936.8亿元,增长31%。其中,肉禽蛋、粮油、蔬菜的增长较快,增速均在70%以上。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达到277.5亿元,增长13.3%,比全国网络零售增速高14.1个百分点。
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在这些成绩单的背后,我们数字乡村建设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36.0%,较上年提升3个百分点,而在美国,这一数据超过70%。
此外,据相关从业人士表示,在具体实践中,解决某些农业产业现实问题仅停留在“用技术”本身,“互联网+农业”还不能充分释放数字红利,农业信息化的效率、效果和效益与工业和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据《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18年我国农业数字经济仅占农业增加值的7.3%,远低于工业18.3%、服务业35.9%的水平。
而另外一个现实情况是,目前对于数字乡村建设,大多数都聚焦在“农业”上面,而对于“农村,农民”,却鲜有解决方案问世。
“‘农村、农民、农业’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看着好像就3件事儿,但每一件事儿单拎出来,都有些让人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先解决那个问题,这是目前很多基层人员面临的最大现实。”电信专家陈志刚对雷锋网表示到。
据智慧城市建设行业人士对雷锋网表示,目前针对数字乡村建设的解决方案并不少,但大多都聚焦于农业的发展上,从一个区域来说,农业产业会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因此在平台建设方面会稍微容易一些,并比较容易见到成效。
对于农村治理,由于农村地理形势比较复杂,而且人口趋于老龄化,技术的落地存在着很大难度,而又难以见到成效,对于这样的“苦差事”谁都不愿去做。
同时,在很多智慧城市从业人士看来,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无法被当做一个智慧化管理的一个基础单元,而这对平台的建设,无疑提出了很大难题。
在农民的保障方面,目前也只是县一级智慧城市建设中,部分智慧化应用能够延伸到乡村中,而这样的案例,在全国范围内仍少之又少。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我们需要肯定是,随着数字乡村的建设,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但2021年开年的新冠疫情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在发展智慧城市的时候,却把乡村遗忘了;我们在城市享受高科技带来改变的同时,也遗忘了留守在乡村的老人……
要清楚的是,城乡二元结构到今天还在桎梏中国的协调发展,地区之间经济鸿沟、数字鸿沟还在拉大。城乡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是最好的佐证。
无疑,2021年新冠疫情的再次出现,应该让政府清晰的认识到,数字乡村的建设刻不容缓,而数字乡村的建设也不可只是聚焦于农业这一个领域,要在乡村治理、农民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都要齐头并进。
但同样,这也需要相关企业要与政府通力合作,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家乡才不会在这场智慧化升级中“掉队”。(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