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构建行业对 AIoT 产业的全新认知,解析 AIoT 泛产业的 “云、管、边、端” 及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探讨当下 AIoT 行业落地困境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思路,2019 年 11 月 22 日,全球 AIoT 产业· 智能制造峰会在深圳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雷锋网主办,由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深圳市大数据产业协会、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作为支持单位。
作为雷锋网精心打造的唯一年度 AIoT 盛会,峰会聚焦 AI、IoT、5G、边缘计算及其场景应用在内的关键技术发展;聚焦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为核心的关键产业落地,致力于打造探讨 AIoT 技术发展及产业落地中关键问题的行业技术峰会。为产学研思想碰撞、融合应用提供一个前沿阵地,为政企各界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专业平台。
从议程上来看,本次峰会以「AIoT 融合落地关键年」为主题,结合 2019 年备受关注的智能制造,分别设置「AIoT 技术变革」、「工业数字化转型」两大论坛,并特别邀请 AIoT 泛产业最具代表的企业嘉宾、知名学者,尤其智能制造领域核心企业专家、管理者,从技术和产业两个层面对当下的 AIoT 关键技术及智能制造产业进行了深度探讨的剖析。
以下是达晨创投合伙人、智能基金合伙人任俊照题为 《第三视角解读工业互联网》的演讲,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谢谢主办方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刚才很多专家都分享了智能制造、物联网的方面的演讲,但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我们不会特别深入地了解细节的技术问题,而是更加关注这项技术背后的落地情况,更加关注其背后的一些逻辑。因为,投资机构一般要更早地去发现这个行业的潜力和机会。
说到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我在这里做一下案例分享。最早的时候,我们从 2010 年开始投资个性化家具的定制,到了2017 年,尚品宅配上市了。期间,我们还投资了服装领域的个性化定制,现在,青岛的一家服饰公司正在等待证监会的审批。这都是最早通过数字化技术来改造传统的企业的例子,企业的整个模式都发生了改变。
当然,我今天也会分享,我们为什么要站在投资的角度去关注这个事情。首先,我们要寻找机会,实际上是要观察我们整个经济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很多的线索来自我们的经济走向。比如从 2012 年开始,我们宏观经济的发展放慢了速度。这一点在投资领域也能够感受到,在传统产业里主导产业的 GDP 在慢慢下滑,一些相关代表性的产业也在衰减。
国家在 2012 年出台了很多政策,让我们能够慢慢地往结构去调整,包括 2013 年的高铁战略、2014 年的“一带一路”、2015 年鼓励双创和供给侧的改革,2016 年放开二胎,2017 年房地产的重新定位,2018 年开始减税。
再看同时期的新动能和热点。从一开始的“互联网思维”,然后到“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然后到 2015 年的“共享经济”,2016 年的“人工智能”,2017 年的“无人驾驶”,2018 年的“区块链、工业互联网”,到今年的“自主可控”、“芯片”等等,都是大热点。
这些热点的背后代表了很多新技术,尽管这些技术的发展没有那么快,它不像互联网一样可以一夜之间将创新带给用户,它代表的产业在一点点成形,在慢慢沉淀。所以,这些新技术对 GDP 的贡献还没有那么大。
2012—2017 年期间,整个的产业处于一个失衡期,国家通过大量的行政手段淘汰了一些过剩产能。2017 年之后国家十九大召开,在整个十九大的报告里,我们国家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思路逐渐明晰,比如在 2017 年“去产能”,到 2018 年“去杠杆”,因为中美贸易战的发生,这时候要“补短板”,2019 年的重点在“降税”。十九大以后,国家对新技术创新、新技术产业以及其形成和基础越来越重视,整个国家的产业发展路径也调整得越来越明确。
刚刚讲了过去的一些政策,那么,2020 年的主要政策预期可能会落到新基础设施上。这需要我们解决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问题。以 5G 为代表新一代通信网、物联网,以及相应的工业互联网都属于这个范畴,这些新基础设施的布局都会加快。明年也会扩大高质量的改革开放,还有一些区域自贸区(RCEP)的成立有可能会在明年签下来。
原来,我们经历了计划短缺时代、也走过了物质丰富时代,从改革开放到 2012 年,为了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房地产、家电、家具一直都是主导产业。2012 年之后,我们社会的物质非常丰富,原有的产业对老百姓的刺激作用越来越弱,所以,十九大提出“美好生活时代”,老百姓要的是更好的东西,“更好”才能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需求。
怎么加快这种“美好生活”的到来?一方面靠消费升级,二是靠技术创新,因为技术创新可以让产品有更好的功能和性能,所以像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的用户体验升级,其实就是通过技术方面的升级来让产品变得更好;当然还有安全、环保、健康等等因素。
中美之间发生贸易战,一方面是美国在推动制造业向自己本国转移,但是背后的核心逻辑还是科技主导权。因为现在中国很多的科技方面的创新,包括在这一次的技术浪潮中,中国跟美国在很多领域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所以,如果中国以这样的速度去创新迭代,未来我们是可以在新的技术领域超越美国的,这也是美国感到紧张的原因。
那么,明年国内的整体形势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呢?首先是 5G 与物联网新基础设施的布局加速。第二是新技术对产业链的赋能会越来越增强。第三是消费开始往两端走,一方面,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对极度性价比的追求;所以,消费往两端走后,处在中间层面的企业会非常尴尬。现在,行业的产能已经加速向头部聚集,存量市场的争夺非常明显,这样的结果是让产业加速洗牌,加速产能向行业中更高效率的产业链集中。这背后还涉及一个问题,更高效率的产业链是怎么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可能会对整个的社会制造业的改造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从新技术领域来看,我们重点强调一下数字化生态系统,换句话说,传统价值链慢慢在解体,会形成更强大更灵活更具弹性的价值传递网。我们怎么实现这样的创新价值链,跟我们的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有关系的。
如果从互联网的趋势来看,互联网走过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第一次线上跨越,也就是 PC 时代,把我们资讯类的信息不对称的行业搬上去了,电商在这时候形成。
第二阶段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移动端的 LBS 业务大幅增长,同时,一些周边服务也迁移到了线上。
第三个阶段,我们的服务业、电商的数字化越来越发达,这时候急需将它们与原来的实体,也就是制造业打通,这样才能够形成高效率的链条,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等模式都在此时应运而生。物联网技术和 5G 的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数据处理的技术,也在这个时候也形成了。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成熟会催生出新的事物,所以,我们还会实现第四次和第五次跨越。
从微观层面来看,产业最后的驱动就是 C 端的驱动,所以我们必须了解 C 端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不是符合整个产业的发展逻辑。2000 年,人均收入在 900 美元,今年大概是在 1 万美元左右。过了 1 万美元的时候,消费就发生了一种分化,就是往更有品质的方向走,这是一个经济学的规律。
然后,我们来看人群,2000 年主要是 70 后的成家立业的阶段,2010 年是 80 后成家立业的阶段,到了 2020 年,90 后开始成家立业。然而,90 后的消费习惯、性格特点以及对社会的认知都与之前的几代人不同,由于他们父辈们留下了足够好的经济基础,90 后更加愿意去消费,因为他们不用背负太大的压力。所以,当 90 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群体时,他们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90 后对个性化,品质,颜值的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恰恰会影响我们未来的主导产业。
具体来说,有几个明显的创新趋势:
第一是个性化,90 后在消费时更倾向于取悦自我,这他们典型的特点。这就要求产业链变得更加柔性个性化,也就是说让制造业实现数字化。同时,新的商业模式也会出现,从原来的 B2C 变成 C2B 的模式,即数字化的产业链。
第二是品质化,这是一个消费升级,90 后越来越关注品质而不是品牌。我们要思考,怎么形成一种信任机制,更多在私域的领域里面实现自己的服务。实现这种品质化背后的产业链可能是一个赋能型的产业链,不一定是原来的传统式的产业链。如何让这个产业链往前端去赋能,把它变成一个数字化产业链,能为各个私域流量进行赋能,可能会成为一个新的商业的模式。
第三是智能化,由于我们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先进,计算能力越来越先进,促进了智能化技术的整体发展,而智能化的发展又为商业、制造业带来了积极作用,比如说可以实现精准营销,这是实现个性化领域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当然还有制造业升级化,正如国家所提倡的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去转变。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的自动化和精密化的手段,让工厂变得更加有品质和保障,实现质量水平的可控。
回顾一下日本的情况,70 年代,日本人均 GDP 1 万美元,他们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来提升了整体产品的品质,当时日本用了 ISO9000、包括精益制造生产的模式,推动日本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在中国,我们相信,用工业互联网的手段+精密化+自动化,未来将给中国制造业带来较大的竞争优势。而且,如果我们要实现品质提升,就一定要用与众不同的方法。
如果用经济学的逻辑去推,2000 年,我们以房地产、家电等行业为出口驱动,2012 年~2018 年,手机、汽车成为主导产业驱动我们国家的经济。2018 年~2020 年可能没有什么主导型的产业,但在 2013 年以后的时候,很多自动化、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开始应用到行业之中,这其实是新技术在影响和提升效率。所以,这一段时间,我们的产业链应该更关注效率的提升。2020年之后,在新技术特别是 5G 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后,更多智能化的产品会落地。
所以,在未来,我们会慢慢从过去的物质经济走向效率经济,目前的这个时代的效率经济非常明显,任何能够提高我们产业效率的东西,应该是一个好生意。
围绕着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方向,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体型的工业互联网,而单体型的工业互联网又分为上中下游三种类型。其中,上游流程型工业互联网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效率、生产的稳定性;中游离散型的工业互联网也会在效率上有所帮助,但现在竞争的焦点还是在于技术的提升上;下游 C 端工业互联网更容易往个性化、品质化去走。
产业型的工业互联网,通过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技术,把工厂连接起来,把整个产业链进行改造,最终目标也是为了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效率更高,交互的周期更短,所以产能也会更加集中。
设备链接型的工业互联网,对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预测,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提升设备厂商的服务能力。未来的走向可能是产能共享,不过这个路子走起来也会有挑战的,但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式。
服务型的产业互联网,专业级企业服务 SaaS 化、云服务化,会节省客户不少成本。
总的来说,上面我们讲了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一些发展方向,包括我们刚刚提到的几个案例。那么,未来整个经济的走向,一方面需要政策的支撑,一方面需要基础设施、物联网、5G 网络等不断发展完善,通过产业链效率提升把传统行业产能集中起来而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同时,我们也会进入一个品质升级的阶段。
随着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新技术落地,更多智能化的产品会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会推动智能化产业的发展。把数字化制造和数字化消费结合在一起,未来可以从消费层面驱动我们的产业。
我的分享就这么多,谢谢大家!
雷锋网年度评选——寻找19大行业的最佳AI落地实践
创立于2017年的「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单」,是业内首个人工智能商业案例评选活动。雷锋网从商用维度出发,寻找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最佳落地实践。
第三届评选已正式启动,关注微信公众号“雷锋网”,回复关键词“榜单”参与报名。详情可咨询微信号:xqxq_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