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观察家、《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曾经预言:未来将会有5000个永不停播的电视频道。
当时,凯文·凯利第一次与美国广播公司(ABC)阐述此想法时,高管们提供了一个质疑:谁来为这5000个频道提供内容?
凯文·凯利的答案是:用户来制作内容。
30年后,这一预测成真,以UGC为主要内容源的短视频成为了新时代“永不停播的电视频道”。
短视频时代已来。
根据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了8.7亿,其中用户不乏千万青少年群体,这些“不停播的频道”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新的观察世界的窗口,利用这个窗口,青少年可以了解时事、学习知识……
但短视频直播类App兴起的同时,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也屡次引发争议。
为了能让青少年合理健康使用手机上网,首先是国家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此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国家网信办集中开展“清朗·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等等。
此外,在国家对精华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高要求下,短视频行业内也开始自省,抖音、快手等头部短视频平台纷纷响应,推出青少年模式等相关举措。
作为短视频最头部的平台,早在2018年,抖音就率先推出了时间锁功能,成为行业首家推出防沉迷模式的平台,随后几年中,抖音开始对青少年模式不断进行升级,比如让青少年用户在推荐首页,只能浏览由青少年内容团队精选出的内容等方式,为行业探索青少年模式打了个样。
快手也紧随其后,2019年将家长控制模式升级为青少年模式,对未成年人用户每天使用时长、使用时段、钱包、直播等功能进行更严格的强制限制。
就此,青少年模式成为了短视频、甚至整个视频行业的标配,视频号、B站、优酷爱奇艺等多个视频内容平台近两年都开始积极推动“青少年模式”的搭建。
虽然各家都在用青少年模式响应国家号召,但是青少年模式的真正效果却良莠不齐。
今年、包括《人民日报》在内多家媒体都曾经刊文,批评某些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容易破解”、“容易被绕开”、“内容管理有问题”等等,由此可见,短视频平台虽然都打起了保护青少年的旗号,但对于青少年模式的执行效果,各家还是有很大差别。
今年4月,在南方都市报、南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短视频直播App青少年保护测评报告》中,对热门短视频直播App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进行了全面测评。结果显示,仅有20%的被测评App对青少年保护程度较高,包括抖音、快手、西瓜视频、抖音火山版。由此可见,青少年模式在当时还是存在一定量的“面子工程”。
半年过去,青少年模式的探索到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青少年模式到底是保护青少年,还是形式主义,完全取决于模式的设计是否用心。
雷锋网近日也针对用户体量最大的6大视频平台进行了“青少年模式”对比测试,参赛选手包括作为短视频代表的“御三家”——抖音、视频号、快手,以及长视频类的哔哩哔哩、优酷、爱奇艺。
对比测试从青少年模式的“标识醒目程度、进入难易程度、退出与切换机制、防绕过能力、专属内容池”5大方面进行对比。
标识醒目程度——各平台是否有醒目的标识,是否容易寻找
进入难易程度——进入模式过程是否简单
退出与切换机制——退出与重新进入的难易程度
防绕过能力——是否有bug可绕过,清空或重装能否绕过
专属内容——是否为青少年提供专属内容池和功能
在标识和醒目程度方面,虽然各家都做了每天打开App的弹窗提示,看上去对于“青少年模式”的显示很醒目,但实际上,关掉弹窗后能否快速切换到青少年模式,才能更显平台的用心。
六家被测平台中,每天弹窗提示都有,而做到切换标识醒目的只有抖音和优酷,其切换按钮均在个人页面置顶,抖音更为明显,非常方便使用,其它几家入口位置层级很低,寻找还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在进入模式过程方面,依然是优酷和抖音领先,两家都是只需两次点击即可进入青少年模式,其中抖音需要登录才能使用青少年模式,而优酷无需登录亦可进入,这方面优酷略微领先,不过二者均远超其它,另外几家要么操作繁琐,要么入口层级不高。
在退出与切换机制里,抖音和爱奇艺略胜一筹,这个体验里最重要一点就是退出/切换青少年模式是否需要重新输入密码,几家里面只有抖音入口层级高,且重新进入无需输入密码,爱奇艺虽然做到了信息流顶部常驻切换按钮,但是重新进入还是需要输入密码,体验稍差,由此可见,抖音是为了青少年模式做出了“常备”机制。
防绕过能力其实才是整个青少年模式的核心,如果模式可以被轻松绕过,那么整个模式的搭建将毫无意义,也是直接能够看出一个平台到底是否在用心做青少年模式的一个标准,在这方面,抖音和快手作为两家头部短视频平台确实做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抖音和快手在进入青少年模式后,清空APP数据或卸载重装都会强制进入青少年模式,相比之下,B站和爱奇艺等平台,清空APP数据或卸载重装即可退出青少年模式,且不登录也能浏览大部分的内容,这可以让很多青少年“卡BUG”浏览内容,有待改进。
除了以上几个使用体验上的差别,视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中,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但通常容易被忽视的点:专属内容池。
做专属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视频平台来说,青少年不仅仅是要保护的对象,也是重要的用户,有专属内容的青少年模式可以把青少年留住,而不是一刀切的把青少年“赶到”连内容筛选都没有的平台,所以专属内容的搭建,也是青少年模式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雷锋网的专属内容池测试中:
抖音对专属内容进行了人为的筛选和引导,从半岁到18岁以上,都有专属内容可选,内容分类详尽,内容质量不错。
快手虽然也做了1~18岁的专属内容,但质量一般,刷了很久都是以琴棋书画为主,缺少其它生活内容。
视频号做得比较简单,主要以过滤软色情和暴力内容为主,专属内容不够丰富。
B站内容尺度合适,类别较全,质量也高,但无分类筛选功能。
爱奇艺更多是以动画资源为主,中规中矩。
而优酷表现不尽人意,低幼内容充斥整个专属内容池,缺少分类。
以下是测试对比的表格,各位可以很明晰地看到各家视频平台青少年模式的优劣:
从雷锋网此次对各大视频平台的测试结果来看:
抖音明显是在认真做产品,除必须登陆才能使用青少年模式,几乎所有项目都是最优,专属内容池也做得最好;
快手、哔哩哔哩、爱奇艺和优酷都各有胜负:快手有不错的防绕过能力,也有专属内容,就是专属内容质量一般;
爱奇艺和优酷的青少年模式更偏向于少儿模式;
微信无奈垫底,“小而美”本身功能庞杂,入口深,有内容计划但现在专属内容较少。它的青少年模式反倒能让你体验到真正小而美的微信,推荐给每个希望微信安安静静聊天的用户(甚至连外链和支付功能都被限制了)。
对于包括短视频行业在内的很多互联网公司来说,青少年用户是双刃剑式的存在,一面是用户增量,把握住年轻人的市场就等于把握住了未来,而另一面,互联网庞杂的信息也为心智相对不成熟、自制力较弱、辨别力不强的未成年人布下了甜蜜的陷阱。
如何对待青少年用户,是所有互联网平台都会遇到的难题。
而在这个难题面前,短视频平台作为目前用户基数最大的互联网品类,用行动来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是必要的。
不过,虽然各家都将青少年模式作为平台标配,但是从测试中可以看出,一些平台还是存在“bug”的,青少年模式需要全面了解其背后的需求才行,如果凭着跳转账号、卸载重装、密码自动记录等就可以轻易绕开,如果专属内容池质量依旧低下,那就发挥不了短视频的教化意义,还会形同虚设。
目前各家视频平台也在积极推动青少年模式的建设,只是态度仍需积极,近日,抖音在再次升级青少年防沉迷措施过后,还专门推出了“健康用手机 dou来找bug”征集活动,抖音官方称:如果有用户发现,有哪些方式可以绕过功能设定的限制、有什么设计体验繁琐、有哪些功能建议都可以向官方反馈,官方将完善青少年模式的体验,将“bug”处理掉,实现青少年模式最终的意义。这种将重心放在“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内容和健康上网环境”的心态,是值得赞赏的,青少年模式不仅仅是限制青少年少玩手机,而是在合理、健康情况下,通过手机享受优质的内容,这才是平台的根本。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蜘蛛侠的语录正可以描述目前短视频平台的情势,在未成年网民与日俱增的当下,如何建立起覆盖内容过滤、隐私保护、消费保护、投诉处理等方面的全方位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是为短视频直播行业面临的挑战,头部平台更应该肩负榜样的责任,为短视频青少年保护出一份力,体现巨头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