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业界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集70万+开发者,APICloud为IoT定制了一个应用开发生态

作者:王金旺
2018/10/29 13:28

物联网体系中不仅需要IoT连接平台,也需要应用开发平台,需要开发诸如手机APP这样的可视化应用来控制智能联网设备。

在这一领域,APICloud从平台到生态,4年时间积累了70万+开发者,累计创建应用98万+;围绕这样一个群体,APICloud建立了自己的B2D生态。

作为一家企业互联网化生态平台创业公司,APICloud在今年5月对外宣布完成1亿元的B轮融资,并表示在2017年实现盈亏平衡。近日,雷锋网采访了APICloud联合创始人兼CTO邹达,以APICloud成长之路,解析物联网时代下的应用开发与生态建设思路。

集70万+开发者,APICloud为IoT定制了一个应用开发生态

借“东风”,团队从开发浏览器到开发APP

时代更迭总是牵动着公司的命运,尤其科技公司最为明显,每次时代更迭总会带来一些公司或团队的转型,也会赋予新公司以新使命。APICloud也曾面临这样的挑战和机遇。

2014年9月15日,APICloud开发平台首次上线,而此前,其核心技术团队还是一个做浏览器的团队。

智能手机兴起后,安卓、iOS系统开始自带浏览器,原来收费安装lisence的浏览器引擎市场面临困境。与此同时,APP成为智能手机带来的又一广阔市场,于是,我们之前的浏览器开发团队就想:是否可以用这种浏览器开发技术去开发APP。因此,也就有了现在的APICloud。 

正是基于这样的团队基因,“外部开发者可以用他们熟悉的HTML、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JS(JavaScript)语言基于APICloud开发平台开发APP。”同时,由于2014年前后APP开发相当火爆,很多Web端应用开发工程师也想趁着这波浪潮开发APP应用。借此东风,APICloud快速聚集了一批外部开发者,有了第一批用户。

邹达告诉雷锋网,任何一个创业企业获取第一波用户都很艰难,而APICloud借时代利好和自己的基因优势,相对而言,获得第一批用户并没有太困难。

借开放,API从捉襟见肘到初具规模

虽然获得第一批用户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但是紧接着,APICloud遇到了另一个难题。

安卓、iOS系统的API数量众多,浏览器开发更多用的是HTML、CSS、JS,虽然通过APICloud开发平台可以用JavaScript开发APP,但是APICloud提供的JavaScript的API无法满足开发者开发各种APP的需求,因此,APICloud在2015年年初发布了API Market。

开发一个应用会用到大量API,此前,APICloud的API都是我们自己提供的,这些API远不能满足开发者开发需求,而API Market允许厂商和个人开发者向APICloud提供API。

其实,也正如其名,API Market类似手机上的应用(APP)商城,是API的应用商城。

现在整个APICloud拥有的700+模块,1万+API。“我们只提供了其中的1/3,而另外2/3由服务厂商或个人开发者提供的。”

借定制,从开发平台到定制平台

有了API,对于自己拥有研发团队的科技公司而言,开发APP已经不是问题。

近两年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带来了传统企业转型(医疗、教育等),以及一些社交、直播类初创企业的出现,这类企业没有自己的APP研发团队,但又亟需有自己的APP,以寻求当下网络时代带来的红利,2016年9月15日,APICloud上线了定制平台。

其实,做一款APP产品需要有包括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产品经理等在内的整个团队,对于像教育、培训这类轻型企业,大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APICloud推出定制平台正是看到了这样的需求。

“APICloud的定制服务很大一部分其实是通过服务厂商和个人开发者提供的,”邹达告诉雷锋网,“我们会通过平台上积累的用户数据对平台上的服务厂商及个人开发者定级(具体定级方式会在下文详解),把不对称的信息对称,然后在APICloud定制平台上通过统一的API完成APP开发,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进行管理,最终为需求方提供定制服务。”

据雷锋网了解,APICloud的定制平台是从开发平台拓展而来,同时也与开发平台打通,在原有开发能力不变的同时,又将业务拓展到包括UI、UE、开发、测试、交付、项目管理等在内的一揽子方案。在提供整体方案的同时,邹达也表示,开发平台(开发能力)还是APICloud的基础,也是核心竞争力。

集70万+开发者,APICloud为IoT定制了一个应用开发生态

IoT行业APP开发解决方案

在今年5月的融资总结会上,APICloud宣布针对教育、电商、IoT、社交、O2O、直播六大行业上线针对性解决方案。其中,在IoT解决方案中,根据通信的参与方,主要分为三类通信架构:两方通信架构、三方通信架构和四方通信架构。

集70万+开发者,APICloud为IoT定制了一个应用开发生态

不同的IoT角色

正如前文提及,作为IoT开发平台,APICloud与其他平台略有不同。邹达解释称,APICloud与机智云、智石等在整个IoT链条中各扮演不同的角色。

以智能空调为例,对于用户而言,既需要有智能空调(硬件),也需要有手机控制APP(软件)。因而,开发者既需要通过机智云等开发平台开发智能空调中具有联网功能的模块(诸如WiFi模块、蓝牙模块),也需要通过APICloud平台开发用以进行人机交互的控制软件(APP)。“APICloud与机智云、智石等平台的功能是互补的,同时我们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物联网APP与手机APP差异

物联网带来了更多的智能设备,带来了更大的连接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应用。不过,物联网设备的应用与智能手机的有所不同。其中差异,邹达从重应用和轻应用两方面进行了解释。

首先,对于类似手机这样的重应用物联网设备,最终实现的能力与互联网设备是没有差别的。“物联网设备的应用第一个版本可能比较特殊——只用来实现联网和控制功能,但是由于是重应用,也需要有售后、社区等通过运营可以活跃用户,以求变现的功能。”

然后,对于门锁、门禁这类轻应用,主要有两种交互方式:APP和控制面板。其中,控制面板相对于APP更轻量级,而APP应用在实现通信功能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与其他设备的互联。

另外,在轻应用中,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是独立终端的定制应用,诸如汽车中控平台。“车机系统与手机系统不同,车机系统并没有应用安卓或iOS系统。每个车厂都有自己的中控平台,这类应用开发更需要类似APICloud这样简单、快捷的开发平台。APICloud现在与上汽通用等知名车企都有合作。”

AI模型与数据分析

物联网带来大量的联网设备后,也就有了大数据,而面对手握大量数据的平台厂商,收集哪些数据,如何应用数据就成了问题。“APICloud只收集开发者和项目相关数据,不会收集运营数据。”

我们更关注的是开发者和项目数据,诸如今天有多少位活跃的开发者,每位开发者在什么地区、什么时间段调用了多少个模块,提交了多少次代码,每个应用是由几位开发者共同协作完成的,每位开发者已经开发了几个应用等。通过这样的数据我们会训练两个AI模型:开发者模型和项目管理模型。

开发者模型。“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将不同开发者的历史数据进行整理,形成开发者个人能力的知识图谱。”前文提到的给开发者或者应用厂商定级,正是通过这样的知识图谱来实现的。

项目管理模型。项目管理模型最终对应的是APICloud定制平台中的项目管理系统。定制平台要解决从UI设计到项目管理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定制平台与开发平台包含的角色不同。开发平台只包含程序员;定制平台包括客户、销售、产品工程师、UI工程师等诸多角色,因而需要项目管理系统。另外,客户希望知道在APICloud定制应用,每天到底有没有代码提交,今天提交了多少次代码,今天的版本是什么样的,今天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做了哪些讨论,对某个问题讨论后输出的设计图、架构图是怎样的?而这些信息都会在项目管理系统上体现。

未来工作重点:生态建设与拓展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邹达也提到了APICloud平台开发的两个关键能力:简单易用和快。

“因为每位程序员都有自己喜欢使用的工具,开发工具用多了,就习惯了,鉴于此,APICloud对目前市面上诸如Altium、visual studio、webstom等编程工具都提供了插件。”邹达告诉雷锋网。

另外,在2017年5月,APICloud发布了APICloud studio 2开发工具,“它是一个集成工具,我们把Altium和程序员用得到的插件都集成在这一工具中,同时也与APICloud云端相连。通过APICloud studio 2,程序员可以应用我们网站上的诸多功能,即「APICloud studio 2=Altium+插件+APICloud云端资源」。”

开发周期作为开发者最关心方面,邹达告诉雷锋网,“我们开发一款普通定制应用大概需要四个月的时间——UI、UE设计需要一个月,功能开发需要两个月,测试需要一个月。”

在谈到未来工作重点时,邹达表示:对标微信,APICloud更多还是围绕整个开发者生态在做,未来的工作重点也会放在定制平台的UI、UE、开发、测试、交付、项目管理等在内的全链条的能力加强上。

相关文章:

APICloud 获得复星领投一亿元融资,并将助力更多企业互联网化

7天做一个APP,APICloud如何解决开发难题?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集70万+开发者,APICloud为IoT定制了一个应用开发生态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