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消息,12月4日,联发科在北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超强AI算力技术”的沟通会,联发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群处长吴骅在会上介绍了NeuroPilot v2.0 AI平台,无线通信事业部产品规划及行销资深总监李彦辑博士也对联发科产品规划为大家进行了解答。
沟通会上,吴骅先是对AI的兴起以及在手机上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介绍。他将AI定义为“教导机器做的像人类一样好甚至超越人类”的技术,希望机器最终可以达到自我思考和反应的水平,例如让自驾车不仅能看懂红绿灯,还能看懂斑马线并学会让车。
在AI兴起的阶段,从视觉感知再到影像处理,AI的辨识率随着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高逐渐攀升,目前甚至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识别率。而在这个过程中,对比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需要人为手动挑选出有限的特征点来提供学习,而AI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则是让机器自己进行特征点辨识,无疑将会更加高效,便捷。
但与此同时,吴骅认为AI也将会面临三重挑战:一是计算量的增加,随着需求逐渐丰富,AI的计算项目会有一个量级的增长;二是手机终端的限制,例如运存、电池等硬件配置参差不齐,对AI计算的承载能力有限;三是用户需求,例如AI运算处理的时间长度与安全性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实际体验,因此需要厂商不断进行优化。
基于这些挑战,联发科于2018年CES展会上推出了AI平台Neuropilot,此后联发科将其运用在Helio P60芯片中。这一平台将硬件处理器和软件服务整合在一起,提供一整套终端人工智能(Edge AI)解决方案。
在这次的沟通会上,吴骅表示Neuropilot接下来会进入到2.0时代,这个平台是整个SOC,包括了硬件和ToolKits。其中硬件部分既包括传统的CPU、GPU,也包括AI加速芯片APU 2.0,能够让AI应用更加丰富。
具体APU 2.0的细节在这次沟通会上并未提及,不过联发科无线通信事业部产品规划及行销资深总监李彦辑透露了一些APU 2.0的变化。按照他的说法,P90的算力将大幅超越P60,并且在架构方面有很大变化。APU 2.0更注重两件事:算力提升和功耗下降。他解释说,联发科在整体性能架构的优化上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吴骅重点介绍了NeuroPilot 2.0相对前代的改进,联发科在NeuroPilot 2.0平台上提供了ML Kit,可以对神经网络进行剪枝和量化,经过Quant(量化分析),可以节省35%的运算量和25%~30%的带宽,同样准确度并不会下降。
雷锋网此前曾经报道过,深鉴科技在神经网络的剪枝和量化方面也颇有建树,这让我们不由得关心,联发科与深鉴科技在这一技术的实现上有哪些差异?
吴骅首先对雷锋网表示,联发科与深鉴科技之间只是投资关系,没有技术上的授权。同时他表示,AI更多的是系统级优化,需要软硬件协同处理。以神经网络剪枝技术为例,联发科的剪枝技术需要与硬件配合,不仅可以减少运算量,也可以减少带宽,这是其他公司的技术做不到的。
剪枝和量化的优化效果
在API方面,联发科NeuroPilot 2.0平台在完全兼容Android原生NNAPI的同时,还加入了一些扩展API,这一点与华为HiAI平台十分相似。
“谷歌在定制API方面比较慢,目前Android P的NNAPI只有38条,对于算法掌握度以及先进网络的开发都是不够的。”吴骅分析道,“不过考虑到Android原生API的发展可能性,我们会在扩展之前进行评估,只有那些短期内NNAPI难以跟进,但应用端又非常实用的接口,才会加入到NeuroPilot 2.0的扩展API中。”
沟通会上,吴骅还介绍了联发科对AI技术的规划。在P60发布的时候,整个AI策略有两大方向,其一是为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平台,拥有最好的算力、最低的功耗,这也是目前正在P90乃至于未来的芯片上持续打造的;其二是推出开放式拥抱整个AI生态性的产品,欢迎各式各样不同的第三方来与联发科建立合作。
“P60发布会上,我们邀请了4家国内很棒的第三方合作伙伴,P90有更多国内和国际上的第三方大咖加入。”他表示,联发科不希望做一个封闭式系统的AI,而是要做一个拥抱整个AI生态系,这一点非常重要,他们现在正在努力。
吴骅还介绍称,联发科对AI技术的规划首先是将AI技术运用到智能手机中,之后会扩展到家庭,包括利用AI技术改善电视影像质量或者提升智能音箱的语音识别能力,最后是将AI技术放到汽车领域。“我们的愿景是希望把AI做到大家普及,每一个领域或多或少有AI的影子,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
联发科已经公布Helio P90将会于12月13日在深圳正式发布,到时大家就能更加详细的了解到这款拥有超强AI算力的芯片到底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体验,雷锋网也将持续关注,并于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最新消息,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