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业界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GMIC看点:中国人工智能从B端突破,少海汇成IoT隐形独角兽

作者:木子
2018/04/28 15:37

GMIC看点:中国人工智能从B端突破,少海汇成IoT隐形独角兽

4月27日下午,GMIC主会场圆桌论坛《如何看待AI和IoT驱动的世界》,长城会总裁于声超、旷视科技副总裁谢忆楠和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参加对话,谢忆楠和李丰一致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ToB业务会发展更快一点。

一开始,李丰讲了一段旧日趣闻:自己在IDG工作时,曾建议公司投资Face++,但是被否决了。两个月后,合伙人觉得李丰的建议有道理,于是转而投了商汤科技。

为什么投Face++和商汤呢,李丰说,是因为他觉得社会进入了第二个通用计算平台——手机的时代。手机携带三个新的传感器,摄像头、麦克风和GPS,相应的产生了三种新数据。

这些大量在线的数据会依次经过一些商业模式,比如说照相软件,像360相机、美图秀秀,再往下像抖音,快手。

第二是因为,新计算的传感器产生的新数据后会经历商业模式的迭代,最终走到用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需要用计算来分发和分析数据,最终把它匹配到需求上。

现场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一个判断是,

在IoT领域有ToC和ToB两种玩儿法,或者两种商业模式,哪一种模式发展更快呢?

从投资和技术的角度,旷视科技副总裁谢忆楠和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都认为,在中国ToB会发展更快一点。

谢忆楠的观点是,在欧美ToC的IoT多一点,因为它们跟C相关的硬件很多,比如智能音箱。而中国集中在ToB领域,语音识别、图像识别都是如此。

李丰从实际投资的角度也认为,B端投的比较多,原因是ToB有足够用户量,而且有足够多的人帮你标注和校正这些数据。

其实这个话题并不新鲜,2017年1月第一财经就有一篇报道《B端还是C端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从哪儿开启?》,当时就曾分析,AI(人工智能)可分为通用AI和特定领域AI,前者都是像谷歌、微软、亚马逊、BAT等巨头在为未来布局,后者是中小公司解决某个垂直领域的问题。

这跟少海汇聚焦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的布局思路很像。

少海汇生态圈的核心成员企业克路德机器人早在2015年10月就发布了家庭服务机器人,是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先行者,但很长时间里都看不到盈利前景,于是克路德调整了服务方向,开始转而寻找具体的应用场景,也就是要解决具体的问题。

因为少海汇本身的优势是住居领域,所以克路德开始围绕智能家居、智慧社区、智慧酒店等不同的应用场景整合优势资源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GMIC看点:中国人工智能从B端突破,少海汇成IoT隐形独角兽

举个例子,现在社区和工业园的安保都是靠人工来完成的,那么完全靠AI能不能替代保安呢?一个小区里需要几个安防机器人就能替代保安工作?或者说安防机器人能替代保安做哪些工作?成本对比如何?是租赁还是购买模式?

有了这样的场景,克路德围绕上述问题可以给出一个整体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表面上看是和物业这样的B合作,但最终的服务对象、一些数据的交互还是C。

在这种思路下,克路德的智慧酒店解决方案就是先有了和全球最大酒店集团之一温德姆的战略合作,然后带着场景、带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发、寻求外部合作资源等等,保证了市场空间。

去年5月,克路德机器人宣布完成总额为6000万的A轮融资,领投方为信中利,北京奇骏鸿业投资有限公司等跟投。本轮融资后,克路德机器人估值为4.2亿。

克路德机器人CEO王运志称,“此轮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批量化生产和市场渠道拓展,未来将围绕'机器人大脑'平台继续完善机器人核心部分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打通国内机器人全产业链,共建起一个开放的、不断演进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生态圈。”

专注于工程端的人工智能应用布局,也使得少海汇成为行业的隐形冠军。

业内普遍认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规模将在千亿元级别,如果考虑到其他上下游产业链,如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整个市场规模将有望扩容至万亿元。迪赛智库等多家第三方机构还预测,随着智慧城市应用日益普及,相应的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多个产业也将因此受益。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GMIC看点:中国人工智能从B端突破,少海汇成IoT隐形独角兽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