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报道《投资者开始蜂拥的CRISPR基因编辑,并没有那么美好》昨天才刚出,今天就有消息称,华大基因私募融资估值过高,引数十家机构浮亏。
科技股一级市场资产估值过高,已经是越来越来越公开化的问题。而受资本疯狂追逐的创业公司,是否真的具有过硬的技术来为投资机构带来收益,这仍然是个迷。就基因编辑领域来说,虽然这些初创公司都拿到了高额的投资,而《科学》指出,距离能够安全有效地修复,而不只是破坏基因,CRISPR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大多数疾病尤是如此。
同样地,据了解,被誉为“国内基因测序龙头”、“基因测序界的腾讯”的华大基因去年12月以2456万的年利润入IPO创业板排队序列。而在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中,它的估值高达200亿,市盈率高达814倍。而据Wind数据显示,2015年12月31日,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却不到70倍。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相比较之下,华大基因的价值显然是存在巨大的泡沫。
市场人士估计,华大基因IPO发行价导致其投资机构单家最高浮亏额超4亿元。
与基因编辑不同,基因测序是一种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近几年,基因测序领域备受国内外的PE/VC(股权投资基金)的追逐。
凭借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基因测序行业加入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随着行业竞争的愈加激烈,华大基因发展速度开始放缓。
据《昆明日报》报道,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曾在云南科技大讲坛上透露,该公司计划2012年盈利达到100亿元。然而,华大基因招股书显示,华大基因2012年营业收入仅有7.9亿元,不到预计数额的十分之一,全年净利润也只有1692.29万元。
人民网报道称,一位专注医疗领域投资的PE高管介绍,基因测序拥有一条完整的全球产业链。其中的核心环节,是产业链上游的基因测序设备的供应制造商,这部分由以Illumina、Life Technologies等为代表的美国公司垄断。据报道,2010年华大基因从国开行贷款6亿元购买128台Illumina测序仪。该人士认为,华大基因本身在基因测序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缺乏竞争力。
华大基因本身业务处于产业链中段,相对入行门槛较低。但由于它在国内起步较早,具有一定先发优势、便于抢占市场份额,从而被投资机构看好。
后来,据招股说明书显示,华大基因发行价为43.3元/股,其IPO发行价导致之前华大基因在一级市场的40余家投资机构(投资人)平均浮亏11.83%,其中8家浮亏达到22.23%,单家投资机构最高浮亏额超4亿元。
人民金融称,一位股权投资基金高管表示,华大基因IPO时市盈率达到814倍,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看上其的原因是认为它有爆发式的增长。据了解,华大基因2012年净利润为1692万元。
然而到了2014年,华大基因的净利润不升反降,仅有2456万元。很明显,该公司并没有获得“爆发式增长”。该公司一直以来承受的估值,实在过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反映出的不只是华大基因的问题。据了解,IPO发行价导致投资机构巨额浮亏的现象比较少见,这与行业和公司本身都有关系。一方面,很多之前参与华大基因投资的机构对华大基因的增长速度和竞争力盲目乐观;另一方面,一级市场资金过多、机构间竞争激烈,导致一、二级市场的企业估值出现倒挂现象。
回到刚才的说,华大基因IPO时市盈率已经达到814倍,当时投资者仍然冲进去,不得不说是对技术的过去、行业的未来太过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