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业界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当我们看苹果发布会时,到底在看什么?

作者:六爷
2017/09/14 07:16

库克用“Thank you”结束发布会时,离北京时间凌晨 3 点还有几分钟。一小时后,陌陌 CEO 唐岩在微博上表示,“从来都理解不了双十一抢购的人以及熬夜看苹果发布会的人。”

他或许更难理解,每年看春晚的那几亿人。

苹果发布会一直被称为“科技圈春晚”。这种说法的现实基础是:工作日期间,凌晨 1 点到 3 点,仅腾讯视频在线人数便超过 500 万,不完全统计,中国区全网在线人数约 1000 万,虽然与去年 NBA 总决赛第七场(1587 万)还有差距,但两者已经在同一量级。

发布会开始前 12 小时,雷锋网曾发过一篇预测文,从结果来看,我们和其他媒体一样,几乎命中了所有核心内容,不少观众也在发布会结束后表示,“白熬夜了,和爆料一模一样”。

既然早就猜中了结局,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前仆后继?这让人想起了乔治·马洛里,在被问及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时说的那句,“因为它就在那里”。

同行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问题。

雷军在小米 MIX 2 发布之后说,“苹果在手机行业是神一般的存在,出于对苹果的尊重,我们发布会让路改 9 月 11 号。”

周鸿祎在宣布做手机那天说,“毫无保留地肯定苹果,向它致敬,我对它的态度已接近谄媚。”

罗永浩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说,“如果有一天,一家公司把智能手机做到比苹果还牛两倍,它也永远只是小苹果。”

显然,和年年吐槽年年买的果粉一样,大佬们在“吊打”iPhone 的惯性中,偶尔也会吐露心声,而这些声音便是众人熬夜的 BGM。

那么,当我们在看苹果发布会时,到底在看什么呢?

当我们看苹果发布会时,到底在看什么?

看一种体面

没有外国模特,没有有色笑话,没有明星背书,没有突如其来的煽情,公布样张时,没有特殊的构图技巧,公布价格时,没有“Duang”“Boom”“Hoom”等奇怪的音效。

这不是大巧若拙,是一种体面,但在中国,这种体面很容易被解读成一副精致,万恶的资本主义面孔。

据 Strategy Analytics 统计,过去的一个季度,苹果占全球智能手机行业运营利润的 61%,同时,iPhone X 又刷新了售价,这很难不让人质疑,为什么就不能厚道一点,让更多人享受科技的乐趣?

事实上,就在发布会开始前不久,《财富》也问了库克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好产品当然不便宜,我们虽然不做平价产品,但我们也不贬损做这些产品的公司,这是很棒的商业模式,只不过苹果没有走这条路而已。”

最后,他还反问记者,“如果苹果只给富人做产品,又哪来数十亿台的产品保有量呢?”

厂商一旦用比价引导消费者,他们便很容易忽略交易的前提是双赢,从而产生一种幻觉,认为企业应该以兼济天下为己任。

很难说这种“引导”背后的动机。即使是价格战里打得最凶的某国产手机厂商,其高层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也把话说得很清楚,“其实(价格)这个东西并不是由厂家决定的,而是由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的。”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存在一个合理的价格,它一定会同时实现厂商和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无论这个价格是 1000 还是 10000。

既然如此,站着赚钱始终会更体面。

看一个瞬间

一年前,关于“苹果技术不行,iPhone 总被吊打”的现实,雷锋网采访过很多人,其中,Weloop 创始人牛浩田对这种舆论最反感,他说:“回顾一下会发现,智能手机的每一次革命几乎都是苹果引领的,触控技术、视网膜屏、按压指纹识别、金属工艺、协处理器...”

现在如果再问他同样的问题,相信那些生涩的名词又要增加一个“FaceID”。

一个月前,魅族副总裁李楠跟雷锋网打赌。当时他已经先后听到了三种关于“iPhone X”的传闻:“iPhone X”将采用屏幕内指纹;屏幕内指纹无法量产,有可能改成侧面指纹;有可能取消指纹。

最后他说,“如果苹果不上背面指纹,用任何解决方案,你输我 1000。”

李楠心里其实是有答案的。因为不仅“背面指纹”这种最坏但最安全的选择不可能,连“次优解”也不可能,“苹果如果接受侧面指纹,那我就有信心把它干死你信不信,这说明他们在设计上已经没有追求了。”他说。

当然,“FaceID”是新的,“人脸解锁”却不是新的。

2011 年 10 月 19 日,Google 发布了 Android 4.0,最受关注的新功能便是人脸解锁。当时,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孙鹏还是一名 MIUI 工程师,测试了大半年之后,他给出的结论是,“不要把噱头当卖点,一个例子就是 Android 4.0 的人脸解锁,不细说,用了就知道。”

直到 9 月 11 日,也就是苹果发布会前一天,雷军也展示了小米 Note 3 的人脸解锁。

这至少说明以小米为代表的同行,对“未来”的感觉一直很敏感,并且也跟进得很快,但决定胜负的瞬间,并不是一只脚有没有踏入未来,而是另一只脚有没有从过去离开。

看一种存在感

对 iPhone 最经典的吐槽是“如果乔布斯还在系列”。

苹果发布会结束后,在雷锋网总结文的留言中,点赞第二多的评论是,“如果乔布斯还在,一定不会出现‘刘海’”。

相同句型我们在 iPhone 7 发布时看到过,“如果乔布斯还在,一定会彻底消灭天线条”;在 iPhone 6 发布时也看到过,“如果乔布斯还在,摄像头一定不会突出”。

这些声音有几分理性不知道,但共鸣背后的情绪却很清晰:有一种完美叫作“差点意思的 iPhone”。

作为一家大多数员工为 90 后的科技媒体,雷锋网更理解这种情绪。

朋友圈“找一找 10 年前你用的手机”刷屏时,我们很多人只能得到一句,“还是个宝宝,妈妈不给我买手机”,而当我们自己赚钱买手机时,听说这个世界已经被乔布斯改变了两次。

2010 年 6 月 8 日是乔布斯最后一次为 iPhone(4)新品站台,那时候最大的 90 后刚开始大学生活,最大的 00 后还在读小学。所以对我们来说,“完美”是存在的,不过总是过去时。

当库克用“Thank you”开场后,他轻微哽咽着说,“如果乔布斯能亲自来完成这次开幕该有多好”,说完拭了下眼角的泪水。

这一举动触动了不少在看直播的人,虽然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他们会边看直播边发弹幕或朋友圈,内容也多是调侃或吐槽,但这些情绪和那份触动,底色也许是一样的。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当我们看苹果发布会时,到底在看什么?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