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新智造】按:顾旻曼是真格基金的早期员工,现任董事总经理和真格基金上海办公室负责人。 2016 年,她是《创业邦》「40 位 40 岁以下投资人」之一。在此之前,她曾任职盛大创新院,负责战略投资业务。日前,作为「新智造成长榜 2017」的评委,顾旻曼接受了雷锋网新智造的采访,主要讲述了她的投资经历和对人工智能创业的看法。
「真格在上海的团队有 5 个人左右,其实这样我们也算是在创业啦。」在五月初刚落地不久的办公室里,顾旻曼对雷锋网新智造说道。除了真格基金在硅谷、北京的办公室外,上海办公室的成立可以更好服务并支持华东地区的优秀创业者,与更多创业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真格基金目前在华东地区的投资项目有 100 个左右,占据了总投资项目的 1/5。顾旻曼在真格这几年,主导投资和参与管理了 60 多个项目。其中泛移动互联网中的 TMT、女性消费品类是她投资的主战场,也是因为她是个「比较互联网的人」,所以她在网上还有个 ID,叫顾三小姐。
由于投资行业里女性投资人较少的缘故,这也使得她对女性消费品类的投资项目具有天然的优势。大姨吗、美丽阅读、橘子娱乐、Miss Candy、Fittime 这些项目都是由她主导投资的。
顾旻曼加入真格基金之前曾在盛大创新院做战略投资,参与投资并管理了 12 个移动互联网项目。在她看来,战略投资更多考虑的是大公司自己的「盘子」,整体布局更希望自己的主营业务有一个整体增值,而财务增值更多是帮助一家创业公司做大以后来分一杯羹,两种投资思路的出发点不同会导致投资方向不同。
她解释说,虽然两种投资思路都是想找最好的公司,并希望它发展壮大获取财务回报,在这一点上它们殊途同归。但战略投资会考虑的是就算被投公司最后亏损,它也可以从其他地方的增长来弥补这个损失,「最后全盘来讲,可能是赚到了」。
而财务投资则更为纯粹,「跟创业者一起长大,创业者成了,我就成,创业者败,我就败」。
这也是她加入真格基金,从战略投资转向财务投资的缘由。同时,真格基金起步时,创始人徐小平的理念,以及整个团队气氛也让她非常认同。
不过,在盛大的那一段工作经历培养了她在投资高科技项目上的独到眼光,而且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投资极客类项目也是她本人兴趣所在。截止目前,她投资了出门问问、Trustdata、达观数据等诸多人工智能公司。
对人工智能行业,她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公司现在有两种趋势:
AI 公司要有数据积累,这是很多 Startup 做 AI 的障碍。你有破解数据的能力,但未必有海量成型的数据,来发挥自己的优势。
手上有明确数据积累的公司正向 AI 转型。
顾旻曼又把 AI 公司分为两种流派:学术派和产业派。她曾主导投资过的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曾是 Google Translate 的科学家,因此在 NLP 领域具有很深厚积累,这是学术派公司。
而产业派公司更多像依图科技这一类,它从 AI 技术起步,其创始人朱珑是 MIT 博士,具有很强的技术背景和技术积累优势;达观数据的创始人陈运文曾是盛大文学的首席数据官,期间用盛大文学数据量打磨了自己的技术。
但不管是学术派和产业派,在技术上都有非常稀缺的能力和经验,这在她看来都非常难得。「这样的人做 AI 技术创业是比较靠谱的,而且远比别人有优势。」目前,出门问问和依图科技的发展都到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阶段。
顾旻曼也坦承,后悔没投的项目有很多,并以「说出来都是泪」为由避免谈论。错过这些好项目的主要原因是当初估值太高了,抑或在那个时间点团队内部出现争议,导致他们没能介入。
AI 项目存在泡沫似乎是业界的共识,但她对行业发展长期看好。她认为,AI 公司并非都是单一类型的,因为前两个阶段还处在不断升级数据的过程,而当互联网发展到下个阶段,数据量抵达到一个临界点,而且有了更好的算法和应用场景后, AI 化会是大势所趋。
在她看来,人类作为碳基生命所存在的线下数据,逐步实现为线上的互联网化、数据化后,所有公司都应该拥抱这种思维方式去指导自己发展,而这个时代的各行各业也会因此有更多推陈出新的创新项目出现。
在投资逻辑上,真格基金的一贯原则就是投人,顾旻曼认可这种投资逻辑,她认为到最后所有项目成功的最关键、最本质因素就是看人。
那怎样的创始人和团队会受到投资的青睐?
「你能够判断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顾旻曼表示,这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真格投过很多名校背景的人,也投过很多可能都没上过大学的草根,但总结一点,他们的共通之处就是有很多见微知著的能力。」
这种能力更多体现在她对创始人的敬佩之情。具体来说,主要有两个维度的考量。一是这个人站在你面前,跟他聊完以后,你是否愿意为他工作。包括他的项目是不是靠谱,这个人是不是有心胸,这些因素都是她所看重的。「如果你觉得他不应该成为你的老板,那投资他的几率非常小。」
另外一个判断是,虽然谈投资是工作职责,但她认为休闲时间愿不愿意像朋友一样跟创始人聊天谈心,跟他交流是不是能学到东西,这是不是一个有输出的人,是否有个人魅力和影响力,这些也能从侧面考察出创始人在未来是否能支撑和粘合整个团队。
事在人为,这是她所信奉的,「人与事相辅相成,如果一个人的产品做得特别烂,特别不靠谱,你怎么说他这个人是靠谱的呢?」
「拿到融资就是好项目么?其实也未必。」在初创团队寻求融资上的误区,她也有自己的见解:创业最重要的是回到初始状态,而不是把融资成功看成评判项目成功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创业团队也存在对资方理解不够,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没有想得特别清楚的问题。「在项目上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愿意写 BP 就想跟大老板谈。」她认为这样是因为不了解这个市场,没有做好充足功课而导致的。
在她眼中,怎么样更高效的把投资方案递到投资人也非常重要。她举例说,真格投资团队有十几个人,投资的公司有 500 多家,最高效的是先找到任何一家真格投资过的公司创始人,通过第三方引荐效果会更好,「而不是一上来就要找徐(小平)老师,『请他给我一个小时,我一定能改变世界』」。
此外,她表示,投资人更喜欢能够将市场做大的项目,「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分钱」。如果创始人要做的是小而美的项目,「坦白说不适合拿融资」。
对于今年「新智造成长榜 2017」榜单入选企业「三年十倍」的标准,顾旻曼表示这种创业公司太多了。
你要做一个比较高速成长的行业,要不然这个行业本身比较大,或者这个行业现在小,但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就很容易达到这个目标。
在这个基础上,作为一个创业公司,需要明白凭什么你的团队就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好,你原来有哪些积累,包括在打法上面有什么优势以及市场契机。
同时,如果你比别人早半步,这就有了更好的先发优势。这些条件都满足的话,三年十倍就根本不是难事。
顾旻曼补充道,复盘很多高速发展的公司,顺势而为也非常重要。不管是一个增量的市场,还是存量市场,只要市场占比足够大,凭借着行业发展的力量以及传统行业净化的契机,「踩对这个点」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谈及真格基金今年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计划,她回答说,「我们从不做这样的计划,说今年我们准备投 50 个人工智能,(不可能)好的烂的都投。不过,已经投资的人工智能公司有近 40 家了。」
2017 年 7 月 7、8、9 日, CCF-GAIR 2017——2017 年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将在深圳福田举行,大会由深圳市政府指导,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雷锋网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承办。大会设置了三天的议程,包括人工智能前沿专场、机器人专场、机器学习专场、智能驾驶专场、智能助手专场、金融科技专场、未来医疗专场、智能物流专场、AI+ 专场、CV+ 专场、AI 创投专场等 11 个专场,每个专场分别邀请海内外学术和产业界最顶尖的专家来做大会报告和对话交流。
届时顾旻曼女士也将参加大会,并作为 AI 创投专场的嘉宾,给大家分享更多关于创投的见解,欢迎购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