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京东在无人机领域的布局,就与其物流业务相挂钩,但这次,京东选择了通过无人机切入农业,进而串联起整个京东供应链。
4月9日,京东无人机开放赋能暨智慧农业共同体启动会在京东集团总部举行。会上,京东宣布将以无人机农林植保服务为切入,整合京东集团物流、金融、生鲜、大数据等能力,搭建智慧农业共同体。雷锋网也借此与京东方面聊了聊其在农业无人机领域的布局、行业前瞻、以及商业模式的探索等问题。
不管是在四川、陕西,还是其他省市,京东于无人机领域的动作,每一步都与物流相勾连——去年四月,刘强东宣布京东将在四川建立 150 个无人机货运机场,并将覆盖四川所有县城,并连通城乡。若进展顺利,机场有望在 3 年内投运。届时,全川的货运成本有望下降 7 成左右,四川特产有望在 24 小时内运抵全国各地。
6月,京东宣布其无人机送货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营,并暂时局限于以西安航天基地通用机场和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心,半径为8公里左右的区域。据雷锋网了解,京东以这两个点为中心,规划了40条左右的航线。用于运送包裹的无人机,载重量为10-15公斤,续航里程为15-20公里。
今年2月,京东集团副总裁、X事业部总裁肖军说表示,“作为国内首个国家级试点,京东将在陕西全域正式开启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规模化商业应用”。
那么此次,为何高调瞄准农业领域?
肖军对雷锋网表示,随着京东在无人机领域逐渐加深探索,不断发现无人机新机会,可与京东物流形成互补、与货运形成互补。而京东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开放赋能方面,最直接体现在供应链能力与销售能力上。
第一,京东可整合、赋能资源丰富,可以帮农民避开中间贩子、直接通过京东售卖可消费者,去除中间环节;
第二,京东七大物流中心——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沈阳、西安、成都,每天将货物满满地送去、空空地拉回,满载率非常低。这就为京东挖掘农产品上行空间、再做统一品牌化销售提供条件;
第三,众所周知,农村金融是最难渗透的,目前主要局限于保险、邮政。但随着农业无人机产业运作,有耕种生产力的农户,是最佳、最好的金融服务对象。
第四,销售能力上,这次京东通过公共一体化概念推出整个京东农场品牌,去植保以及服务农户,通过供应链与物流体系促使农产品上行,通过中粮进行统一化品牌销售。
总之,肖军总结称,京东将自己定位成一个平台——京东飞防队平台,上游卖植保飞机、植保器具等,平台上面为植保业务客户提供设备,下游是具体去做植保业务的团队公司。目前,京东与北大荒以及整个东三省,河南农垦,包括在陕西、安徽、贵州等,合作承接大量植保需求,每个村也都有乡村配货员,为其提供植保业务,属于京东植保无人机下游对接。
如此这般,通过上中下游协同,完善京东植保无人机平台的运作。
实际上,今年1月23日雷锋网曾有报道,京东联合蜂巢科技发布无人机2.0系统和农业无人机服务云平台“嗡嗡农服”。无人机2.0系统包括Swarm云蜂无人机系统,Zen Plus 三维全息导航系统,以及Air Supply低空补给系统三款产品。当时,蜂巢科技的CTO啜阳表示“从事这个行业的初衷就是用无人化设备替代人力,而不是科普去让每个农民都学会操作无人机”。
无论京东植保平台或技术如何完善,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对直接用户——农民来讲,都是新鲜与挑战。了解农户的需求、痛点,进而为其提供解决方案,是提供效率的直接办法。
肖军对雷锋网表示,农户最关心的有两点——
第一是价格;
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产品能不能卖出去。
肖军表示,作为一个新鲜的作业标准,自然要有其衡量价格曲线,对价格、支付方式等也都会比较敏感,因此京东针对于此,特意将京东金融引进,分析已有京东帐号过去消费行为。同时,京东金融根据自身拥有土地的情况、以及综合其信用方,可延迟其付款时间,待到半年收成之后再进行付款,如此就可以解决农民在资金上面的敏感度。
其次,农民最关心不是植保本身,最关心产品卖多少钱、未来卖的价格是多少。对此,京东会进行分配解决农产品上行,按标准作业的农户,通过农产品上行收购,再通过京东农场品牌进行统一品牌化运转,确保农户的农产品卖得出去、赚得到钱。
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兰玉彬表示,中国在植保无人机与智慧农业方面,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并不落后,主要问题出在应用层面较少,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是我国农业政策补贴主要集中在地面机械方面,无人机补贴很少,目前也仅在六个省实现农用无人机补贴,今年将开始逐步扩大到全国。
其次,很多技术文章是发表在书面与网络上的,普通老板姓看不到,在应用层面并无收益,这就需要将更多高新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农业、智慧农业具体推广到农村去,让农民收益。
此外,共同体成员代表李卫国对雷锋网表示,先进设备最后都需要可持续的商业运营模式支撑,该技术才能长久持续发展下去。目前无人机领域很多企业涌进来、融了很多轮,但最终的结果可能让所有人都以外————农业无人机并没有那么高大上,农业是需要收割的产业,可能最后还是一些个体户在实干。植保无人机要想在农业上实地应用,需要很强的“生产关系”。“从事植保无人机可以找企业赚钱的很少,这里面就是说探索商业模式的问题,无人机需要落地除了技术商业模式很重要的问题。”李卫国表示。
那么京东探索出农业无人机的具体商业模式了吗?
对此问题,肖军对雷锋网回应称,之前团队在做调研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植保作业。实际上,“大公司亏钱、小公司勉强生活、兼职企业在需要施肥施药的旺季能赚到一点点钱。”他如此总结目前的行业情况。
肖军在山东碰到一家八个人组成的公司,施药季节市场需求很大时,提着器械道具干了三个月、就赚了六个月的钱,剩下的九个月呢?就在家里跑跑车、做做婚庆,勉强维持营收。
因此农业无人机的商业模式京东究竟摸索到哪一步了?肖军表示,
首先,植保喷药京东绝对不会做,正如上文所述,京东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平台——拿了市场需求、定位一个平台,以植保无人机为切入点,培养农业创业。未来平台化运作会进化到组织化——通过组织化方式组织创业者。将生产力从饱和的城市转移到农村。
其次,京东是希望通过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增强科技对打造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的服务能力,推动农产品质量管控和品牌建立。
最后,京东将整合植保无人机厂商、飞防服务专业组织、飞防服务药剂和解决方案提供方、监管部门、专家学者等,依托京东智慧农业共同体平台,一方面统筹农林植保上下游各方供需,实现资源统一协调,另一方面探讨和建立一套精准、科学、高效的无人机植保行业标准和体系,引导助推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雷锋网观察到,随着共同体落地项目京东农服APP同步上线和京东农业研究院挂牌,京东农场概念也首次亮相。据悉,京东将通过搭建智慧农业共同体平台,为共同体成员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同时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植保标准体系,组建现代化、标准化、智慧化的京东农场,在带动农业增产增收基础上,实现高品质农产品输出,打造科技服务三农的新样本。
肖军对外发布了京东无人机农业开放战略,他表示,科技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式,京东组建智慧农业共同体正是为了将自身的技术能力、供应链能力、数据能力、营销能力、金融能力等对外赋能。无人机作为切入口,将率先与上下游企业展开合作,整合农林植保产业,利用京东无人机研发和应用优势打造科技助农新场景,利用大数据管理为农民提供智慧化、信息化服务。
同时,作为共同体首个落地项目,京东农服APP同步上线。京东农服APP是京东无人机全力打造的智慧农业管控系统,不仅将以平台形式统筹全国农业耕地及飞手资源,实现产业整合和资源有效对接,还将通过对全行业作业的大数据分析,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气象地理、病虫灾害等有效监控和决策服务,助力管理升级。
此外,由京东打造的京东农场品牌也在会上首次亮相。京东宣布将与合作企业共建现代化、标准化、智慧化农场,对农作物耕种管收全过程实施管控和数据管理,以确保高品质农作物生产全链条信息公开。针对高品质农产品,还将直接利用京东物流、冷链仓储等缩短流通环节,实现直接从田间到餐桌的“京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