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业界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华为董事长梁华首次媒体圆桌实录:5G技术和商业应用均领先

作者:张帅
2018/12/26 13:41

雷锋网认为,华为正处在企业发展历史转折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其重要程度可能不亚于1994年华为“万门C&C08数字交换机”动员会上,任正非说出的那句“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

不同之处在于,这次华为不是自身业务出现问题,困难更多来自于外部环境。雷锋网了解到,针对本次舆论动荡,12月25日华为董事长梁华首次参与媒体圆桌解答媒体疑问,数天之前的12月18日下午,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东莞新园区与来自14家Top国际媒体的记者举行了媒体圆桌。

一件暖心的事情——在孟晚舟事件发生后,华为员工特意做了一款杯子声援孟晚舟。“灯塔在守候,晚舟早归航”,寄予了整个华为对于孟晚舟的关心。

华为董事长梁华首次媒体圆桌实录:5G技术和商业应用均领先

“华为已获得26个5G商用合同,与全球50多个商业伙伴签署合作协议,5G基站商用发货数量超1万个,全球数量最多。华为拥有1600多项5G核心专利,占了整个5G ESTI标准的19%,构筑了核心竞争优势。2019年上半年,华为将发布搭载5G芯片的5G智能手机,并将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商用”,梁华表示。

一系列数字显示出华为在5G领域的竞争力,华为在5G领域不管是技术还是商业应用都处于领先,能够提供端到端5G全系统能力。用英国电信(BT)的高管的话说,“现在只有一家真正的5G供应商,那就是华为。”

华为是一家全球化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成功出海。2017年华为销售收入6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5.7%;净利润4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28.1%;经营活动现金流9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95.7%。值得注意的是,排除中国区的海外市场收入占到了华为总收入的49.5%,国际收入占到一半的比例已经相当高。

近日来媒体对于华为、对于5G、对于中美关系、对于国际环境的关注频繁诉诸报端,捕风捉影的消息,错误解读的话语,让读者难辨真假,雷锋网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华为,故此将这两次媒体圆桌的会议记录原原本本的呈现出来。

以下为两次会议纪要:

困难与挑战会让华为更坚强——华为董事长梁华中国媒体圆桌纪要

梁华:欢迎各位媒体朋友来到华为!

还有几天,2018年就过去了,从整体公司运营情况来看,2018年公司经营情况和经营业绩很好,感谢客户对华为的信任和认可,感谢公司员工的努力奋斗,感谢合作伙伴和社会各界有力支持,最后感谢华为家属默默奉献!

未来世界面临着不确定性,国际环境充满挑战,华为不会因为环境复杂和困难就放弃了追求。我们追求是什么?就是我们的使命和愿景:“把数字世界带入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是激发我们不懈奋斗的远大愿景和神圣使命。我们把它当成一个事业来做,既要仰望星空,又要手沾泥土,还要脚踏实地去完成艰苦任务,在优势领域实现创新领先,实现突破。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到来,我们认为,ICT行业仍然是激动人心和充满希望的行业。

华为会持续服务好客户,持续加强研发投入,保持理性平实,凝聚力量、坚定前行,一如既往地练好内功、稳健经营。在复杂多变情况下,华为既要活下来,还要抓住机会成长,进一步开放透明,创新领先,构建全球产业链,为客户提供安全可信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合作共赢。

业务运作一切正常,困难与挑战让华为更坚强

1、记者:最近华为受到外界广泛关注,请问华为以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有没有信心渡过难关?

梁华:华为还是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这是华为过去三十年的核心价值观或者核心理念。

如果客户认可,我们就有发展机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客户所需、华为所长,客户对电信行业发展的需求,终端用户对于消费品,比如说智能终端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华为所长的,我们基于核心能力开发出产品和解决方案,就能更好服务客户。

我们将持续加强对研发投入,一方面,把安全可信、有竞争力的产品做出来,快速响应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在优势领域中实现领先。面向未来,公司以技术创新与客户需求双轮驱动发展,在ICT领域和智能终端领域中形成了一定优势,并会持续保持优势。这一点,我们是有信心。

我们将激活组织、激活个人,同时简化流程、简化组织,使一线有能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组织活力。这是我们继续要做、并有信心做好。另外,公司仍提倡要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尤其是在思想、意识上面依然要保持奋斗的精神。

2、记者:加拿大事件,对华为的业务、业绩有没有影响?如何应对?

梁华:业务运作一切正常,大家都在聚焦工作,踏踏实实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事件发生后,很多社会各界的人士对公司都表示了关心,这里感谢全球所有支持华为和关心孟晚舟女士的人们。今天,大家每人桌子上放了一个杯子,就是园区咖啡厅的员工自发做的,上面印着“灯塔在守候、晚舟早归航”,表达了他们的关心。我本人与孟晚舟共事20多年,当然十分挂念她。从公司运作来看,我们就是聚焦业务、服务好客户。困难和挑战只会使我们更坚强。

3、记者: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下,有些供应商可能觉得与华为合作承担一定风险,华为将如何解除国际和国内供应商的忧虑?

梁华:首先,我们给供应商发了一份声明,讲清楚发生什么问题,说明了现有业务运作一切正常。多年发展中,我们已与供应商建起了供应连续性的管理机制,比如在自然灾害中与供应商做到及时沟通,紧急处理。

其次,在三十多年合作过程中,华为与包括日本、美国、韩国、欧洲、中国在内的供应商建立起了非常好的信任与合作体系,实现了利益共享,荣辱与共。

第三,我们也有面对供应商的一套管理机制,来保障及时、良好的沟通。华为在整个业务发展过程中,自身有信心,也给供应商信心。

华为供应链体系、市场体系、研发体系、财务体系等各环节运作都正常。供应商、合作伙伴也感受到了华为在应对复杂环境和突发事件时的响应机制,更能够坚定地与华为开展良好合作。

更好地服务客户,相信客户也会做出选择

4、记者:媒体上频频出现华为5G的相关报道,如何扭转局面?有没有美国企业想要跟华为合作?

梁华:没有。我们正好把精力拿出来真正服务好选择我们的客户,把精力和资源集中投入与这些客户的合作中。最重要还是要把自身的事情做好。从技术和商业层面来看,华为更好地服务客户,相信客户也会自己做出选择,这是最重要的。如果产品的竞争力不行、解决方案没有优势、服务也不够好,说其他的都是没有基础的。

如今,5G市场的机会才刚刚开始。尽管遇到了较大外部压力和困难,我们在商业上仍然取得了不错成绩。目前,华为已获得26个5G商用合同,与全球50多个商业伙伴签署合作协议,5G基站商用发货数量超1万个,全球数量最多。华为拥有1600多项5G核心专利,占了整个5G ESTI标准的19%,构筑了核心竞争优势。2019年上半年,华为将发布搭载5G芯片的5G智能手机,并将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规模商用。

需要说明的是,华为在德国业务一切正常;在法国,积极参与法国各运营商5G建设;在日本,积极参与运营商5G标书答复和实验局测试;在新西兰,政府对运营商5G方案有不同意见,但监管流程尚未走完,客户表示与政府继续斡旋,与华为合作保持不变。

5、记者:关于5G生态,能不能具体谈一下现在5G产业应用生态应该如何建立?华为鼓励哪些下游厂家进入5G产业生态共同推动快速产业对接?

梁华:5G网络部署本身就涉及终端、系统设备、核心网、传输、承载等整个产业链,涉及成千上万家企业。面向这个场景的企业,大家都可以发力。在这个生态中,华为有竞争力的产品,与供应商、合作伙伴有将近十年的合作,产品化也有三五年时间,未来,我们将更多地投入5G产业,也将对未来5G发展进行判断。

5G网络部署后,到底会有什么商业场景,具有什么商业价值?很早,我们就设立了一个Cloud X实验室,希望能够跟业界参与者共同探讨面向5G的商业场景。目前还在与客户、解决方案提供商、标准组织、最终用户探讨商业场景,比如,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多联接的特性将业务都“上云”。这些商业场景就是非常强的生态。华为希望能够与所有合作伙伴一起,更好地探索5G技术发展和商业应用。

6、记者:最近一系列事件,这种环境背后的主因是什么?今年跟以往有什么不一样?业内有评论说华为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您怎么看?

梁华:公司的发展会受到国际政冶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对大环境在此就不评论了。即使面临这些困难,我们还会继续沿着公司发展战略继续前行,不会因为有这些变化就发生根本性改变。我们要更好地服务客户,客户的信任和认可是华为在未来走得更稳、走得更远的重要基础。华为会坚定信心,通过与客户、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更好地实现愿景和使命,为人类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华为在发展过程中,从无线到IP、IP到IT、IT到智能终端以及云业务,华为的发展是基于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什么?电子信息技术、数学算法以及芯片设计能力。我们的核心业务都是基于核心能力做的。如何更好地面向未来,需要做到几方面:

第一,合规运营。以法律遵从的确定性应对国际政治的不确定性。从2007年开始,我们跟美国公司合作,建立起了贸易合规运营体系。这套体系涵盖了市场、研发、制造、采购、供应链等全流程。严格遵守业务所在国的所有适用法律法规,包括联合国、美国和欧盟适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规。另外,我们还建立了金融合规管理体系,从政策,组织,制度,流程等金融合规风险进行系统性管理。第二,开放透明。作为全球化公司,华为全球化运营将进一步开放透明,让所有客户、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人更深入了解华为。第三,持续加大自身优势领域投入。华为以客户需求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发展,聚焦ICT产业和智能终端,为客户创造价值,面对不确定性持续战略投入,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在优势领域形成战略领先。

7、记者:部分国家和地区对华为网络安全比较担忧,请问华为在安全方面有哪些措施和投入?

梁华:华为把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放在业务运营中作为最高纲领,有全球网络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委员会,统筹整个公司在这方面的运作。董事会做了决策,我们将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一次软件工程能力变革,投入专门预算20亿美元,用5年的时间来全方位提升软件工程能力,使得产品能够更好地面向未来以及更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

新技术发展和运营要求下,我们构建研发、制造、采购、市场的安全可信的运营体系。我们原有的体系在新环境下会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这个投入是基于长期需要,而不是为解决某一件事、为解决某一个国家的需求来做的,而是为客户需求和网络安全的真实需要而为。客户选择我们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华为的产品是安全可信的。

8、记者:华为为什么坚持长期的经营模式,终端不分开上市?

梁华:华为发展中坚持“力出一孔、利出一孔”,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智能终端今年发货超过2亿部。消费者业务也有十多年了,发展机制还是比较有效的。

现在,公司内部管理分了两大块:ICT基础设施业务(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云业务)和消费者业务。运作机制上,ICT基础设施业务、消费者业务不太一样,但都是基于核心技术能力。两块业务发展,按照不同业务形态和内部机制,进行相应的管理运营。ICT基础设施面向To B业务,消费者业务面向To C,都会有相应的激励、管理机制。

9、记者:现在运营商业务承压的情况下,华为接下来会不会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手机以及企业级业务?加拿大事件,您会担心影响到手机业务吗?

梁华:不担心。手机更多是消费者选择。华为消费者业务要加强投入,引领未来,赢得消费者对终端产品、体验和服务的喜爱。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法国、意大利成立美学研究所等。美学研究所里有艺术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就是专门研究流行趋势、设计美学以及艺术创意。如果能够引领或者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业务的发展就不存在您提到的那种担心。

华为有运营商BG、企业BG、消费者BG以及云BU,每年都制定年初业务规划,决定对各业务发展投入。消费者业务这几年发展很好,投入也会持续增加。手机的背后,包含了材料、散热、基本算法等核心技术,以及美学、工业设计等。华为企业业务立志将数字世界带入每个组织,包括遍布全球的政府及公共事业机构,金融、能源、交通、制造等各个行业。企业业务,未来行业数字化是非常大的机会,数字化、智能化会影响到各个行业。云业务,是未来加大投入的重点发展领域,因为云服务是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对于消费者业务、企业业务领域以及云业务,华为肯定都会持续加大投入。

奋斗,就是在本职工作上扎扎实实做出贡献

10、记者:华为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怎么在中西方价值冲突的过程中保持平衡?

梁华:华为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在所在国提出了 “在当地、为当地”,真正为当地发展做出贡献。当然,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思维方式和经营环境。华为既是全球化运营的公司,也要根据当地国的经营环境做好本地运营。

一是,要做到开放透明。我们在当地运营,作为当地企业就要做出贡献。在哪个国家运作就要尊重当地国的法律法规、遵从联合国相关规定等。二是,是社会责任。例如我们当地的一些CSR活动,我们致力于ICT人才培养的种子计划等等。

总而言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对于奋斗、持续贡献、扎实做好工作都是有共鸣的。我去出差,跟当地员工交流时都会说“奋斗”二字,奋斗是什么?奋斗就是在本职工作上扎扎实实做出贡献,就是全体员工真正围绕公司愿景使命,为客户做出贡献,为公司创造价值,也回报当地社会。

11、记者:华为全联接大会公布了“达芬奇项目”,为什么选择今年这个时间点公开?

梁华:没有什么特别原因,华为是一家很务实的公司,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芯片投入了很长时间,今年做出来了,所以就对外发布。

华为对人工智能的投入主要是两部分,首先是公司内部,用在了技术服务领域和财务领域。例如,工程站点建设完工以后,过去是人工审核,费时费力,现在完工以后现场拍照上传到图片审核中心,人工智能进行审核,有疑问才会转到专家处理,极大地提升了运营效率。还有网络故障处理,也通过机器学习进行训练,人机协同来处理故障,既能快速响应客户,也能提升内部效率和服务质量。

另外,我们在产品领域,终端领域也引入了人工智能。我们希望通过华为的投入,实现“普惠AI”,让更多人能用得起、用得好、方便用。这也是今年发布人工智能芯片以及全栈全场景的初衷。

12、记者:华为公开了孟晚舟日记,想必您也看过这篇日记的内容,最大感触是什么?

梁华:第一感触是“人间自有真情在”。感谢全球所有对孟晚舟女士关心的人们。

13、记者:华为的云计算起步相对较晚,无论是华为的运营商BG、企业BG、消费者BG,其实对云基础资源作用越来越突出,华为怎么做到全球联动?

梁华:我们去年成立了云BU,专门负责云业务,提供云服务。同时,公司内部运营以及面向消费者都是在云上,这一套运营体系的责任主体也是云BU。目前,华为云已上线18大类 140多个云服务,超过9万名开发者基于华为云进行开发。

华为公司把云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投入点。云业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政府、个人都在云上面使用它的应用时。除了华为自身的投入,我们还有很多伙伴,共同合作,把云业务做好。

华为在5G技术和商业应用上均处领先

14、记者:华为在美国基本没有用户,美国如何做出华为设备存在风险的判断?华为现在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如何继续保持增长?

梁华:第一个问题只有问美国了。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未来世界会是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我们还是聚焦在万物互联领域,把万物互联做好,跟万物互联相关的感知领域和智能领域也会做一点,但是总体还是聚焦在联接领域,这已经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内部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怎么真正练好内功、稳健经营、提升经营质量。练好内功,就是怎么来激活公司所有的组织、团队和个人,真正地聚焦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贡献,同时对做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合理的激励。

面向未来,我们也要调整生产关系,激发一线组织、团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功能组织主动做好支持和服务。这也是我们现在讨论的一个重点。

15、记者: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今年成长非常好,怎么看待明年成长?最近3GPP调整Release 15 Late Drop标准冻结时间,是否会影响未来5G的发展? 

梁华:现在正在做明年的业务计划。现在看来,虽然面临挑战,但我们对明年的发展还是有信心的。我们也在讨论,怎么针对这些环境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策略,使得经营更加稳健、业务发展更加有效。

对5G的发展进度来说,没有影响,因为R15针对SA和NSA的标准已经冻结并发布了,这是5G建网的大部分场景。对于整个5G来说,late drop标准发布延后,从系统到终端的发展,并不受影响。

16、记者:怎么定位华为在国际5G赛道位置?

梁华:华为在全球参加了几十个5G网络的商用测试,测试数据表明华为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比行业其他公司至少领先12个月到18个月不等。华为5G在技术和商用上,均处于业界领先,是业界提供端到端5G全系统的厂商。这种领先性得到了客户公开的认同。上个月在英国伦敦的全球移动宽带论坛上,英国电信(BT)的高管讲了一句话,“现在只有一家真正的5G供应商,那就是华为。”借客户说的话回答您的问题。

17、记者:ICT产业供应链涉及到很多上下游企业,尤其是华为在全球有很多合作伙伴,如果在这方面遭遇到一些风险因素,华为有没有应急预案保障正常运营?

梁华:ICT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于全球供应链的产业,华为与行业全球最顶尖、最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合作(欧洲、美国、日本、中国等),以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力,客户也比较关注供应连续性。华为从2012年开始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涵盖了研发、采购、制造、全球技术服务等领域,包括从前端怎么预防,出现问题怎么反应等方面。这样一套体系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华为通过专有风险管理体系预警,与全球主要合作伙伴、供应商进行提前沟通交流,建立了有效、友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合作共赢。(完)


胡厚崑12月18日国际媒体圆桌会议纪要

开场发言   胡厚崑:

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新园区,这是我们在全球最大的园区,我们在这里建设了新的制造、培训及研发中心, 员工对搬到新园区非常兴奋。

今天早上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的技术实验室,在这儿又看到了我们的安全实验室。下次你们再来这儿,我们很乐意带你们坐坐我们的小火车,绕美丽的园区转一转。这个园区依湖而建,非常漂亮。我知道你们临近假期都很忙,非常感谢你们拨冗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过去的一年,是多事之秋,我相信你们一定有很多问题要问。在开始问答环节之前,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今年的业务进展。

今年公司的经营业绩非常好,有一点很确定,华为今年的总收入将超过1,000亿美元。

这是我们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因此也是华为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各个业务都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增长。

作为我们最大的一块业务—运营商业务,我们已经获得了25个5G商用合同,目前位列全球5G商用合同数第一,这归因于我们在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领先优势。实际上,我们的5G设备已开始全球发货,10,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

企业业务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我们与全球领先公司签订了越来越多的合同。今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的200多家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伙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消费者业务领域,我们的智能手机销售非常好,这一点有目共睹。今年,我们成功发布了旗舰手机P20和Mate 20,终端销售收入和发货都有大幅增长。这两款新手机向市场推出了令人惊叹的功能,包括高像素摄像头和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今年十月份发布了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我们正努力让AI成为人人可及、人人用的起的通用技术。我们希望未来几年能推出更加令人兴奋的AI芯片、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助力客户从这一新兴技术中获得最大收益。

今年的业务增长真是激动人心。当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但尽管有些市场努力制造华为恐慌,利用政治干涉行业发展,我们还是很骄傲地说,我们的客户依然信任我们,并认可我们对行业的贡献。

他们继续与我们合作,进行联合创新,使用我们的创新技术建设网络。对于客户的支持,我们深表感谢。

至于安全问题,我们认为整个行业需要更多地围绕相关技术以及如何改进展开讨论。对于安全指控,最好是让事实说话。事实是:华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网络安全记录,我们认为网络安全是全球、全行业问题,需要大家共同面对。

面向未来,我们会继续在技术创新、宽带、云、人工智能和智能终端方面进行投入。我们相信,在技术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将有助于我们在明年5G加速部署时在电信行业取得稳定增长,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提升我们在企业市场的地位,并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激动人心和更具创新力的终端产品。明年,我们将发布第一款5G智能手机,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刚刚我简单介绍了我们的业务增长。现在,我把时间留给大家,请大家提问吧。

问答环节:

1. Joseph Waring, Mobile World Live:我是来自MWL的记者,现在很多政府对于华为有很多的断言,也有很多的担心。在近期和中期,华为会采取哪些具体的行动来缓解这些压力?我了解华为在英国和运营商一起建立了网络安全中心,在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中心吗?

胡厚崑:我们认识到所处的行业正在处在快速的技术转型过程中,技术的复杂度越来越高,网络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运营者、政府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大众对安全的关心越来越多,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且我们非常重视这样的关切。

与此同时,华为的业务发展也非常快,在全球17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收入规模将会超过一千亿美元。刚才我说了,有211家的财富500强企业在使用华为产品,绝大多数全球领先运营商在使用华为的设备,全球有几亿消费者在使用华为的终端。华为这样的成长本身也意味着我们应该对各个国家、政府、民众和客户的关切给予更多的关注。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华为自己深切地认识到与政府、与当地社区和我们的客户展开积极、主动、透明、开放的沟通与合作,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我们现在也是努力这样做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在这方面的行动:

大家现在对安全的问题非常关切,华为也把安全当做我们在全球开展业务的最高纲领来对待。在2011年公司董事会就通过了最高纲领,公司的创始人、CEO任总发出一封面向全球的公开信,明确对网络安全的承诺。在这个纲领之下,对内和对外都展开了很多扎实有效的行动,比如说在内部从公司治理到组织结构、技术创新到人员管理及IT系统都全面贯彻了网络安全的保障要求。今天在参观实验室的过程中,(相信你们)也听了相关(网络安全)系统的介绍。

在外面对客户、监管机构、公众时,我们在过去十多年中,一直坚持了“白上加白”的策略。也就是说,我们理解客户和监管机构有可能对华为有更多的担心,愿意比同行其他企业走多一步、做多一些。

所以,我们积极地展开了通过外部独立第三方安全机构对华为硬件、软件、解决方案来进行独立的认证。从结果来看,过去三十年以来,华为的设备一直在行业中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运行记录。

我们的设备从来没有出现过严重的网络安全事故。同时,由于我们在过去接受了来自于监管机构和客户的最严格的审视,也从来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华为的设备有人为的网络安全隐患。

最近由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CFI颁布的报告也显示,华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连续三年远远高于行业的水平,我们很乐意把报告提供给大家参考(注:会后已提供印刷件给记者)。对于客户和行业的认可,我们感到非常骄傲,但是我们丝毫不会松懈,面向未来我们认识到技术会越来越复杂,网络环境越来越开放,对安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安全方面的基础投入。

在最近一次集团董事会上已经正式做出了决议,我们将在整个公司范围内开展一次软件工程能力变革,投入20亿美元的专门预算,用五年的时间来全方位提升软件工程能力,使得我们产品能够更好地面向未来更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会继续保持我们网络安全在行业中领先的地位,我们也希望这样的努力使良好的网络安全技术能够得到延续。

与此同时,我们会继续加强和各国政府的沟通与协作。我们会让政府了解我们良好的安全记录,尤其让政府了解我们在网络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比如,今天各位参观的内部网络安全实验室,我们也把这个实验室开放给各个国家客户和政府,让他们利用这个设施针对所关心的网络安全问题在这里找到答案,未来还会继续把我们的努力更为本地化。十年之前,我们就在英国建立了独立的安全认证中心,基于这个中心我们和英国政府建立了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会继续这样的合作,我们也在加拿大建立了类似的机制,会让这个机制运行更好。

我们还在不断扩展与政府类似的合作。上个月我刚刚在德国波恩参加了安全创新实验室的开幕仪式,这个实验室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我们客户和德国政府能够对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检测。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德国政府的认同。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明年一季度在布鲁塞尔开放安全透明中心。

在未来,我们还有计划根据需要在全球延展这样的透明开放的安全管理机制。华为高度重视安全问题,会积极做出努力展开跟政府的对话和合作。

谈到政府对华为的担心,我觉得可能还有另一方面的问题也需要很好的处理。我们毕竟是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并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做到同样的透明度。我们在这方面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很早就公布了我们公司的股权结构,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华为是一家由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我们每年用最严格的标准公布经过审计的年度报告,让大家了解业务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时,我们也针对大家一些特定的担忧向各国的政府表明我们业务运作的独立性,从来没有受到任何政府的要求要去做有损于我们客户、有损于我们国家的事情。

对于任何的担忧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事实来说话”,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华为过去三十年里没有发生过严重的网络事故、没有网络安全隐患、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华为在做有损于任何国家安全的事情。我们会通过积极主动沟通和开放的合作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

2.Yang Yuan, Financial Times:之前孟女士在加拿大被捕,我们也看到了路透社的报告,说Skycom是华为的子公司,华为通过Skycom将美国的技术给伊朗的客户。我们也从报道上发现孟女士也是Skycom的董事会成员,而且Skycom员工自称是华为的员工,您能不能澄清一下华为和Skycom的关系,以及Skycom在伊朗的活动吗?

胡厚崑:我相信最近发生的这件事大家很关心的,但是很遗憾,由于这件事情已经进入了司法处理的程序,在这里我不会对个案做任何更多的评价。

但是,在这里我有两点和大家分享:

第一,我们对于自己从07年开始建立的覆盖全球、所有业务、所有员工的贸易合规管理体系是非常有信心的。我们相信有了这样的一个良好运行的贸易合规管理体系的保护,如今一千亿美元规模的业务才能有效的运行,才能让客户和合作伙伴放心。

第二,我们对于目前与个案所涉及到的有关国家的司法体系公正性和独立性抱有信心,我们期望通过法律获得公正的结果。

3. Eamon Barrett, Fortune:很多政府提出了关于华为的担心,我们在这个背景下也注意到去年中国通过了《国家情报法》,其中要求行业和公司配合国家情报工作,您刚才提到在过去华为并没有受到任何政府的要求进行这些渗透或者间谍的活动。但是如果中国政府以后找到华为,要求华为做这些事情,有哪些法律依据华为可以说不吗?

胡厚崑:首先,12月10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正式做出了澄清,中国没有任何法律可以要求企业强制性安装后门。当然,中国也和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很多国家一样,出于反恐、网络安全的目的,有一些相应的法律要求。在中国也特别强调了所有部门是要依法执法。作为华为来讲,我们会严格的依法来处理这样的问题。

一方面,过去华为从来没有得到任何提供不恰当的信息的要求。未来我们也会严格按照法律提供的权力来处理这样的诉求。依法的“法”就已经严格地界定了司法范围。

4. Gao Yuan, Bloomberg:对整个华为来说,CFO能不能继续履行她现在CFO的职责?未来孟晚舟的案子对华为有哪些实质性的影响?(我们)已经看到有一些海外的华为同事说在采购等业务上没有好的(财经)团队(支撑),可能对实际业务有影响。

胡厚崑:目前华为的业务运行没有受到最近个案的影响,整个公司的运行和公司的财务体系运行都是处于正常状态的。

5. Ryan mcmorrowm, AFP:孟女士被加拿大逮捕之后,中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理由也逮捕了两名加拿大人士,中国表态这不是报复,绝大多数的独立分析人士的观点这就是报复,您对于两名加拿大人在中国逮捕有什么评论?

胡厚崑:我对此没有评论。

6. Eunice Yoon,CNBC:您认为未来华为有没有可能在美国有比较大的业务发展,还是说华为根本不关心或者这对华为不重要?

胡厚崑:美国是全球最大的通讯市场之一,华为不可能对这个市场不关心。眼前的现实是,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我们在美国不可能有好的业务发展。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在美国的业务也是处在非常有限的状态。当然,我们还有客户,我们在美国一直秉承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原则,努力为我们在美国的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事实是他们对此也非常满意。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美国现在在整个数字基础设施市场上处于发展普及阶段。由于限制华为,令美国市场严重的竞争不足。根据第三方经济学家的分析,美国在2017到2020年这段时间,如果允许华为参与市场竞争,整个无线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可节约200亿美元。同时,由于华为不能参与,美国通讯市场的市场集中度指数HHI指数超过了2500,超过了警戒线。全世界在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集中度指数只有1000上下。由于美国不允许最好的供应商和最好的技术参与这个市场竞争,它将极大的增加运营商网络部署成本,延缓新技术的部署速度。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现在数字基础设施的产业高度依赖全球化的供应链,任何一个公司所提供的设备其实都是通过一个全球化的供应链来生产和制造的。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一定是融合多厂家合作的结果。所以,简单地去阻止某一间公司参与这个市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网络安全的担心。从这点来讲,我们相信美国市场最终是需要最好的技术、最优秀的公司来参与市场竞争。当然,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我们就不知道了,我们有耐心。

7. Raymond Zhong, New York Times:我们看到在今年年初时由于美国政府不让中兴使用美国的技术,中兴几乎破产。我们知道华为现在还不到这个境地,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华为身上,能不能解释一下华为如何保护自己的供应链?

胡厚崑:我们不对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出评价。但是我很乐意和你分享一下我们在全球供应链和业务连续性管理方面的考虑。

大家知道,现在ICT的产业高度依赖于全球化的供应链,华为也不例外。我们在全球已经和1.3万多家供应商合作,这些供应商来自于日本、美国、欧洲,当然还有中国以及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

我们今年的采购额预计700亿美元。华为今天的技术创新成果一方面是华为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全球产业链和1.3万多家供应商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供应链越全球化,在这个产业中的脆弱性也越高。所以,华为从十年前就开始致力于建立一整套严密有效的业务连续性的管理系统(BCM)。这个管理系统覆盖了从研发到采购到制造到物流及服务的多个环节。

近十年以来,我们通过BCM系统的支持也成功应对了许多次大的自然灾害和网络病毒灾害。例如日本海啸、泰国洪水、尼泊尔地震,以及勒索病毒的攻击。同时,为了保障整个供应链的连续性,也从供应策略和整个设备运行的保障上进行了充分的考虑。比如,供应策略是一种多元化的策略,我们实行的是多供应商的选择、多种技术方案,及在多个国家布局供应链和建立生产基地。

同时,针对现网运行产品,在全球服务几百家运营商和大量的企业用户,根据现网产品生命周期的预测保障足够的库存。这是我们在业务连续性方面采取的保障措施。

从整个ICT产业角度来说,我们认为整个产业链的连续性也是整个行业和国际社会要去充分重视的问题。

如我刚才介绍,以华为为例:全球1.3万家供应商,今年预计采购700亿美元的设备和设施,整个产业链上的公司和国家其实都是相互依赖的。如果产业链上任何一环被不正常地阻断了,这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甚至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都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所以,我们认为从一个更大的范围来看,整个社会、各个国家以及整个行业要一起努力保障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连续性。

8. Steven Jiang, CNN:两个问题:

第一,您现在不能就孟女士的个案进行点评,该事件对于您自己包括其他华为的高管有没有一些影响?会不会在自己出行计划上有所调整,刻意避开一些国家?

第二,现在在美国的影响之下,美国的一些盟国以及他们所在国的运营商,比如说法国、日本把华为排除在核心5G设备建设之外,对于这个趋势你是否有所担心?您觉得这本质上是不是地缘政治的问题,无论华为做什么都解决不了?

胡厚崑:简单回答一下您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出行计划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我昨天还在飞机上。

关于第二个问题,就全球各个国家在5G方面的动态,我刚刚从欧洲回来,想谈一谈我最新的观察:

首先更正一下,法国和日本并没有任何官方的消息宣布要阻止华为5G在当地得到使用。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是,事实上是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和运营商在积极地展开与华为关于5G建设的讨论。大家知道,华为现在已经拿到了25个5G商用合同,这个数字超过了任何同行的公司。同时,我们5G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度在行业中都处在远远领先的地位。各位今天上午参观了华为技术实验室,相信在那里看到了很多“黑科技”,就是这些华为独有的黑科技让华为在5G方面保持了遥遥领先的地位,这些技术其他公司并不掌握。

华为在全球参加了几十个5G网络的商用测试,测试数据表明华为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比行业其他公司至少领先12个月到18个月不等。这种领先性得到了客户公开的认同。上个月英国电信(BT)的首席架构师在伦敦举行的移动宽带论坛上第一次公开宣布说“华为是目前行业里唯一真正的5G解决方案供应商,其他公司需要加快速度赶上来。”

华为在全球之所以得到这么多客户和政府的认同,是由于在5G技术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客户们相信用最好的供应商帮助他们建设网络,能够大大缩短5G技术向市场发布的时间。例如韩国的客户LG U+已经发布了5G商用业务,华为帮他们完成网络部署。这样能够让他们享受到更具竞争力的成本结构,也让消费者得到更先进的服务。

我们也看到一些国家在5G的技术选择上有各种各样的担忧,其中绝大多数是合理的、以技术为基础的担忧。对于这样的担忧,我们通过与运营商一起努力,并与政府开展沟通能够得到很好的澄清和缓解。

当然,还有极少数的国家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一些我们认为是不太正常的做法。他们把5G安全的担忧这样一个行业和技术的问题转化为对某个具体公司的无根据的怀疑,不是聚焦在技术本身应该得到怎样的保护和提升,而是出于意识形态或者地缘政治的考虑,对某个特定的公司产生不公正的怀疑。还有极少数的国家在5G的技术选择上采取了毫无事实根据的不负责任的做法,简单把个别公司拒绝在市场之外。我们认为这样的决定应该是非常专业和严肃的,必须有证据来支撑,没有证据就做这样的决定,最终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

我们认为未来关于5G安全的讨论,应该回到对技术的讨论,应该回到对公司的客观评价上来。

安全问题首先是一个技术问题,是我们整个行业要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应该把安全问题的担忧毫无依据的聚焦在某个特定公司身上。

对于安全的担忧必须要基于技术的讨论,对于安全的讨论应该让行业的所有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在5G的技术选择上,我们认为任何政府的决策都应该是严肃而专业的,尤其强调一定要有证据作为依据。有证据就应该公开,如果不愿意向公众公开、不想让华为知道,至少给运营商公开,因为他们要买华为的设备。

关于安全的挑战,我们整个行业和社会都将长期面临,所以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开放的沟通和协作才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华为自己也会一直坚持积极参与这样的过程。

简单地去拒绝一家公司,尤其是一家领先的公司参与市场竞争,不仅不能解决网络安全的担忧,而且会增加网络部署的成本,延缓新技术使用的速度,最终还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

以澳大利亚为例:根据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测算,由于缺少华为的参与,澳大利亚在5G建设中,无线基础基站建设的成本会增加15%到40%,网络建设的成本会增加7-21亿澳元,更糟糕的是5G技术在澳洲得到使用的时间也会被延迟。

9. Shunsuke Tabeta, Nikkei:您刚才说到在欧洲将开放安全透明中心。在日本或者亚洲包括澳大利亚,你们是否有类似的打算?

胡厚崑:我们在安全的问题上非常愿意采取各种主动的措施来减缓各个方面的担忧。基于这样的原则,我们愿意跟每个国家政府展开沟通,理解他们的担忧、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方面我们在许多国家,包括英国、加拿大、德国,甚至法国都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您刚才提到在亚太区的国家也不例外,我们都会积极去与当地的监管部门进行沟通,也愿意根据当地监管部门的需要采取一些合作的措施。

10. Joe Mcdonald, AP:有人指出,一些政府,比如说美国政府,把华为看成是安全的风险,本质上并不是从安全的角度说的,而是贸易问题,想阻止华为成为美国本土科技公司的竞争对手,您觉得情况是这样的吗?这在多大程度上会损害华为业务的发展?华为被贴标签为安全威胁,您怎么看?您希望看到中美贸易关系或者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上出现怎样的变化,才能有助于解决华为目前面临的问题?

胡厚崑:首先,对于华为是安全威胁的说法,我们的观点是任何结论和任何怀疑一定要有证据。要么证明华为的设备或者解决方案是不安全的,但是华为在过去三十年被全球几百家运营商使用的结果证明了从来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安全事故,而在美国我们的设备使用量接近于零,拿什么来证明华为设备是有威胁的呢?要么证明说华为公司的行为有问题,但是过去三十年业务也证明了我们作为一家(销售收入)1000亿美元的公司,在全球170个国家运营业务,从来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华为的行为有问题。

我想问的问题是:对于一个收入规模1000亿美元、在170多个国家运营业务、为绝大多数的运营商提供领先的产品、为200多家财富500强企业提供服务、为几亿消费者提供终端的公司,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被当作网络安全的威胁,请问你的依据是什么?

您刚才谈到关于竞争问题,我们认为今天整个人类的技术创新进步有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恰恰是行业与行业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如果没有竞争,我们的消费者就没有办法在更短的时间享受到更好的技术和更低的成本。

我们相信,领先性必须要通过竞争才能获得,简单把竞争对手赶出赛场、不让竞争对手进入赛场,并不能让你自己变得更优秀。我们认为对华为在安全方面的担忧、怀疑或者指责都必须有事实作为依据,没有事实作为依据的指责我们是不接受的。

现在将要部署5G技术,华为是最领先的公司。领先的公司是应该得到尊重和鼓励的。因为我们带来了领先的竞争,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最终整个社会都会受益。

11. Dan Strumpf, Wall Street Journal:在过去一年我们看到西方的盟国、特别是在美国国家安全机构的带领之下,针对华为采取了一系列现在很多报告称是经过严密协同后的行动。六年前美国政府就针对华为提出了一些担忧,这些对华为安全问题的质疑到现在已经六年了,那今天华为仍然为同样的质疑在辩论。我想问,华为是否想过,如果换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一些沟通,今天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吗?比如早些开始跟美国和曾经欢迎华为5G部署的国家进行沟通。

胡厚崑:在过去几年时间中,华为采取很多措施跟各国政府进行沟通。在沟通基础上我们与许多国家政府建立了安全方面协作的机制,这里包括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的政府。我们对于这些政府在与我们沟通过程中展现的开放、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非常感谢的。这样的进展鼓励我们今后在这方面做的更好。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会继续坚守这个策略。

我刚才也谈到,当华为公司体量越来越大时,去积极与各国政府展开沟通、建立协作,实际上也是华为的一种责任,因为大公司自然会引来更多的关注,也会引来更多的关心,应该采取各种各样的积极措施,增加我们的开放性、透明度,采取措施消除大家的担心,我们会一直这样做的。

12. Tony Chan, Commsday:关于澳大利亚的两个问题:

第一,刚才您提到在没有华为的参与的情况下,澳大利亚部署基站和无线网络设备的成本数据,这个数据是来自于华为自己的研究还是第三方?

第二,哪怕是在澳大利亚禁止华为5G之后,华为现在继续跟澳大利亚政府沟通。这个沟通过程中,澳大利亚有没有给华为提出具体的要求,只要满足这些要求华为还是能够参与的,还是说完全是就是禁止,没有提供任何技术方面的详细信息?

胡厚崑:首先,关于刚才我给您分享的数据来自于第三方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来自于第三方公司Frontier Economics,报告的名字是The Value of Competition of 5G Network Development,这个报告大家如果需要会后可以提供给大家。

关于第二个问题,很遗憾到现在为止,我们既没有从澳大利亚政府得到明确的说明,究竟他们认为华为哪里有问题、他们有什么样的证据,我们也没有机会跟他们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缓解他们的疑虑。

13. Clay Chandler, Fortune:今天上午你们为我们展示了很棒的(安全)测试和评估中心,也介绍了该流程在英国这些国家如何运作。在美国及澳大利亚,华为有没有看到做类似技术验证投资的价值,以具体的方式展现出华为安全上良好的记录呢?

胡厚崑:为什么不呢?我们在英国的安全测试中心就是为英国服务的,在加拿大的安全测试中心就是解决加拿大的担忧,在德国的安全实验室就是为德国服务的。在每个市场上都应该积极地去理解管制机构的担心,应该采取大家共同认可的措施消除大家的担心。

我想说的是当你提出一个对安全的担心,你的目的是要去解决它时,我们一定能够找到解决方案。如果你提出一个安全的担心并不期望去解决它,而只是想利用它把好的公司屏蔽在外,我想这个结果就会比较困难了。以5G这样的新技术为例,我认为上述行为最终带来的结果一定是新技术引入的速度减慢、成本增加、消费者没法及时得到更好的技术和服务,也会承担更高的成本。

而且从安全的角度来看,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其实没有真正解决安全的担忧,我们的数字基础设施就是基于全球的产业链,基于多公司合作的格局。如果你担心华为的东西是在中国制造的,今天可以看一看在整个ICT产业链上的公司,很难找出一家公司没有任何部件在中国生产的。

所以,我们呼吁大家应该抛开意识形态问题、抛开地缘政治考虑,回到技术问题本身、回到安全问题本身,大家共同识别风险、共同寻找解决方案才是最终的出路。

14. Sijia Jiang, Reuters:我想就华为投入20亿美元进行安全改进这部分了解更多的细节,怎么样得出的20亿美元?这些20亿美元怎么花?在哪些市场?为什么现在做这个决策?是不是由7月份的英国CSEC报告触动的?其实类似的担心2015年就提出了,为什么你们花这么长时间才采取行动?

胡厚崑:最近提出的20亿美元跨5年的软件工程能力提升的计划,事实上是华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流程(IPD流程)再造的一部分。我们在今年决定要启动华为IPD2.0的流程变革,这次的软件工程能力提升是整个IPD2.0变革的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华为在十多年前启动了IPD流程变革,可以称之为IPD1.0,通过十多年的努力,过去技术创新流程帮助华为具备了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让我们提供可靠、高质量创新的产品。这次启动IPD2.0时,是由于我们对未来技术的演进、网络的环境和客户及其社会对于技术的期望有了新的认识。

从技术方面看到未来的技术环境越来越复杂,从网络环境上来看,未来的网络环境会更多变、更开放,不光连接人还要连接物。从社会的期望来看,未来的数字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自然大家对技术的期望不仅仅在于技术的领先性、质量,而对于安全性的期待将会成为对技术的基本要求。

我们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技术的可信度和安全度将会成为最基本、最根本的要求。以终为始地看,我们认为面对未来的需求,一个可信的技术和产品,不可以仅靠流程末端的检测和检验来保障,一定要从最早的设计开始。一个优质的产品不是靠检验出来的,是靠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同样,我们也相信未来所需要的可信的安全产品首先是通过设计来进行保障的。因此,我们IPD2.0的变革会将可信性和安全性作为我们变革的重要价值实现。

同时,在这个方向上我们也看到了未来的产品对于软件的依赖越来越高,产品的可信度和安全性对于软件能力的依赖也越来越高。

您刚才说的有一点是对的,今年7月份英国OB报告里提示,华为虽然过去产品在安全上没有出过严重的事故,但在软件工程能力上有需要提升的地方。对于这样的提示我们是非常感激的,是华为和英国政府之间合作对我们的帮助。因此,我们在整个IPD2.0的变革过程中把软件工程能力提升作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20亿美元怎么来的?是依据于我们对于华为自己的技术结构和我们相应的成本估算提出来的,具体的我们最近几个月正在结合IPD2.0的流程变革开发相应的计划。

我们对于这次变革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华为现在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公司,我们做一个决定不容易,但是一旦做出了这个决定以后,华为还从来没有失败过。我们一定会把决定的事情做出结果来,我们也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让我们的客户和各国政府、合作伙伴对我们更有信心。

15. Sijia Jiang,Reuters:上述变革项目会招新的人吗?或者建立新的实验室吗?

胡厚崑:我们的投资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组织、人员,一定会招聘更多的、优秀的尤其是在软件安全方面的技术人才,也会增加我们实验室的装备、更新我们的流程,这些都是在我们考虑当中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去帮助几万名的研发人员改变他们的认知和文化,让他们知道安全可信是我们给客户的重要承诺。

16. Edwin Chan, Bloomberg:很多运营商现在正在考虑或者已经决定要搬迁华为的设备,或者说在5G上不会跟华为合作。我也知道您提到今年华为会超过一千亿美元,但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华为对于未来的增长是否仍有信心?是否能够保持过去增长的速度?

第二,我想您会认同华为现在处在非常关键的历史点。华为正走在成为5G一大玩家的路上,然后发生了这些事。有些人认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技术问题,且华为5G技术已经很强。我认为更大的原因来自于对华为自主决策及独立性上的质疑。您认为应如何解决?

胡厚崑:首先,我们看到的情况没有你说的那么悲观,没有看到运营商说搬迁华为的设备或者不愿意选择华为的设备部署5G。情况恰恰相反——华为跟全球的几百家运营商合作,现在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期待用华为设备组建他们的5G网络,他们知道华为现在是最好的,只有用最好的设备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提供服务,才能获取更有竞争力的成本。就像一场赛跑一样,几个选手在同一个赛场上比赛,现在我们处于领先的地位。领先的选手没理由对未来不充满信心,我们有信心第一个跑到终点而且要冲线。

第二,谈到华为独立性的问题,我想关于独立性的问题其实最有说服力的是让事实来说话。华为已经为通信行业服务了三十年,过去三十年各方面的记录都充分地证明了华为的独立性。

我觉得总是陷入没有事实作为依据,没有证据的担忧和恐慌之中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视对于华为的开放性、透明度和独立性的关心。

所以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会一如既往地开放、透明地与各个利益相关方就合理的关切来进行沟通,提供相应信息给他们。

17. Yang Yuan, Financial Times:刚才您也提到了政府围绕5G安全的担心,更多的是来自地缘政治,而不是技术层面。最近日本、捷克甚至英国电信说在核心网上剔除华为的设备,也是同样的情况吗?他们是受到美国政治影响还是真正出于技术层面的关切?

另外,英国7月份OB报告指出华为的安全标准是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的,您觉得这是基于技术上的发现还是也受到了地缘政治的影响?如果是基于技术的,你们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胡厚崑:首先回答一下关于BT的问题,我们跟BT的合作超过十年时间了,建立了非常好的伙伴关系,也为BT提供了大量的固网和移动设备。我们在与BT合作刚开始时对于网络部署的策略和华为在网上部署的位置有过充分的讨论。关于5G的技术上BT充分肯定了华为在市场上领先的地位,BT首席架构师明确表示了华为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真正的5G技术提供商。因此,不存在说BT迫于政治的压力去搬迁华为核心网络的说法。

我们的一切合作都会按照既定的网络部署策略来进行。在今年OB报告中也给我们提出了华为在一些技术能力上需要做出提升,我们非常重视这个报告所反映出来的中肯意见。

一方面我们与英国的运营商和有关监管机构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和他们一起来研究怎么样能够针对这些发现做出改进。另一方面,我们也已经积极开始了内部相应的行动。应该说现在到目前为止,不到半年时间里一切进展都还不错。

18. Eunice Yoon, CNBC:特朗普总统曾经表示他非常喜欢直接和企业高管打交道,比如说马云。您或者华为其他的高管是否考虑过到访白宫,如果受到这样的邀请是否会去?

胡厚崑:我们目前没有受到这样的邀请,也没有相应的计划。

结束语    胡厚崑:

女士们、先生们!非常感谢你们给了我这么长时间进行互动,这对于我了解媒体的观点非常有帮助。结束我们的讨论之前,我想简单地总结一下。

如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华为能有今天,离不开过去三十年每一位华为人的辛勤工作,也离不开客户、合作伙伴和全球很多政府机构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我是1990年加入华为的,一转眼快三十年了,基本上有幸目睹了华为发展的全过程。从我个人的角度看,过去三十年,华为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变革,包括文化、人员管理。这些变革使华为从一家不知名的公司成长为5G领导者。实际上,我们的5G产品解决方案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感谢社会各界对华为的认可!感谢华为员工的辛勤工作!我们认为,行业领导者理应得到尊重,因为我们不仅带来了良性竞争,也促进了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如前面所说的,5G技术的到来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机会和益处。很多人的生活、很多行业的未来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5G的发展离不开全球供应链。

过去三十年,华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产品安全记录。没有证据表明华为对任何国家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欢迎与有着合理担忧的任何一方进行开放对话,但是,面对针对华为的毫无根据的指控,我们也会坚决捍卫公司声誉,我们绝不允许这些指控损害我们的企业声誉。

最后,我想与大家分享一句罗曼·罗兰的名言,“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当你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华为,我们看到了我们所面临的困难,但我们依然热爱我们的事业。

中文里也有一句类似的名言:“道阻且长,行且将至。”这句话的意思是道路险阻漫长,但一路前行终将到达终点,因为我们已经出发。

再次感谢大家抽时间参加今天的活动,很高兴与你们进行了精彩的对话。

最后,提前祝大家圣诞快乐!新年快乐!谢谢!

【完】

相关文章:

英国电信移除华为设备后,多家运营商继续与华为合作,并达成20亿英镑协议

华为智能计算战略首次公开 多款芯片亮相

华为被捷克政府盯上了 胡厚崑对近期消息作出回应

2 亿台的小目标即将实现,但华为的手机野心不止于此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华为董事长梁华首次媒体圆桌实录:5G技术和商业应用均领先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