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大热点,莫过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4亿,占18.70%,全国有6省老年人口超1000万。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既是挑战也存在机遇。”
此前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释放出了明显的信号: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前两天的“母亲节”,中国平安发布“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及首个高端产品线“颐年城”,通过“金融+医疗+康养”结合的模式,布局康养产业。
平安人寿党委书记杨铮表示,作为“社会的稳定器”,保险的底色是爱与责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保险的天然使命。按照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的说法,金融是平安的现在时,医疗是平安的未来时。在这个节点推出高端康养项目,平安的这项事业将有怎样的前景?
发布会上,平安人寿首席产品官胡庭洲全面介绍了“平安臻颐年”引领行业高品质康养标准的“臻标准”服务体系,包含以臻稀地段、臻致服务、臻品产品、臻享权益、臻心保障的“五臻”标准,对应“地点一流、服务一流、设备一流、内容一流、保障一流”,全面覆盖长者生活所需,满足客户品质康养需求。
什么样的康养环境,才是用户喜欢的环境?
从观感来说,地点和配套设施,是对一家养老社区形成直观印象的核心要素。前者,决定了用户与城市的“距离”,对老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存在感至关重要。
平安“臻颐年”将优先聚焦一线城市核心地段项目,从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重点突破落地,建设市中心CCRC综合康养社区,打造行业标杆项目。同时,为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平安将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将布局辐射一线城市副中心及核心二线城市优质区位,提供多种康养社区业态选择。
而配套设施,则是撑起后续康养和医疗服务的底层基础。
因此,“臻颐年”品牌在发布时,就着重提到了“设备一流”,计划引入逾百项国际领先的科技化高品质的适老化家居设计和康乐配套设施、结合平安科技能力,智能生活起居交互平台和领先智能紧急救援设备,打造安全、高效、专业的居住环境。
在健康环境和康养管理端,分别采用国际健康建筑标准WELL标准以及国际康复照护领域CARF标准作为衡量标尺,为长者带来可量化、可感知的康养体验。
在空间设置上,“臻颐年”品牌对居室的空间进行灵活变化,前置户型选择定制化设计,营造一种艺术感生活空间;在配套设施上,电子高尔夫球室、水疗SPA、健身房这些都一应俱全。
众所周知,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将老年康养做的最好的国家之一。因此,平安“臻颐年”与日本顶级连锁护理企业倍乐生联合搭建护理服务体系,日本教导员现场实训,核心护理员赴日集训,为客户带来原汁原味的日式照护服务。
在康复医疗方面,平安“臻颐年”还建立了亚洲前沿老年康复技术诊疗培训中心、亚健康和慢病康复技术示范基地、国内外名医远程诊疗一体化工作站。
在业内人士看来,平安所做的这一切,是为了打破传统康养项目在产品配置以及运营标准上等方面的壁垒——传统养老机构对“高端”的定义,基本集中在硬件层面。即便如此,一些硬件的设置,并没有考虑到老人的使用习惯,只是生硬的将新型信息技术强行与社区养老理念加在一起,没有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社区养老各功能模块的深度融合,没有实质性地解决各项服务项目。
也正是看到这一点,平安式康养有意下足了工夫。在先进的设备之外,利用全面贴心的服务、高端的居住环境、科技化的健康管理,让设备的效能发挥到最大,进而营造一种更加高端、私域的生活氛围,让老人拥有“不会变老“的体验。
在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励建安教授看来,平安与美国的养老模式存在类似之处,那就是将“连续性养老、照护体系”转变为“积极养老社区”的概念”。
励建安表示,康养产品的重点应该放在前端,让用户不发病、少发病、少发重病。这就需要康养机构能够7*24小时地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测。
这也是平安“臻颐年”提到的“设备一流”中所包含的重要因素——科技服务。
2019年发表于《老年学杂志:医学科学》杂志一项研究指出,可穿戴设备可用于评估老年人五年的死亡风险,其准确性高于其他预测手段,比如年龄、吸烟、糖尿病、饮酒或心脏病史等。因此,物联网设备和智能生活起居交互平台,就成为平安管起用户健康的重要手段。
董事会主席兼CEO方蔚豪对此表示,目前,平安已经能够在线上平台实现“身边的医院”的概念。
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首先,就是通过智能终端和智能设备,通过对话的方式跟后台的2000多名医生随时随地保持连接,提供全科到专科的服务。这就相当于为每个人都配了一个“私家医生”。
当然,线上的智能化手段智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更多的线下问题怎么办?
从平安的角度来看,其线下健康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11万家药店、4.9万家诊所和超2000家体检中心。
而且,平安还宣布参与方正集团重整。后者旗下医疗健康板块是核心的优势业务,拥有以北大国际医院为旗舰医院及十余家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服务体系,总床位数逾万张,高级职称医师500余人,年服务患者300余万人次。
同时,北大医疗集团还拥有北大医信、北大医药和医疗产业园。北大医信是国内医疗信息化第一梯队的供应商,涉及智慧医院、区域卫生、医疗+互联网,有庞大的医疗健康数据。在医疗信息化、线下医疗资源的联动上,方正集团不仅为平安康养生态圈积累资源优势,而且,可以让保险更好地结合客户的健康管理、亚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重疾护理。
背后的科技能力和生态服务能力,才是平安“臻颐年”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月前,平安“臻颐年”康养品牌及首个高端产品线“颐年城”的发布就已有征兆——今年4月份,马明哲在年度股东大会上称,“我们集合保险金融、医疗生态等力量布局康养产业,让养老有尊严。”
当然,平安进军康养事业并不是不存在观望的声音,原因就在于目前多家险企已经在康养行业运营多年。但是,从一系列角度来看,平安的入局可以说是恰合时宜的。
从全行业来看,目前的康养品牌缺乏针对高端客群的产品及服务业态,未来中国市场高端机构养老市场空间明确。2025年,北京老龄化率将增至约33%(2018年约为26%),达到日本水平,同时高净值家庭数量每年保持约4%的增长,群众的观念和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供给侧来看,存在“量高质低”的现象,入住率两极分化,一批机构品质不高、运营能力不强的机构构成了“无效供给”;超高端人群明确表示看重社区氛围、定制化的服务、以及国际医院配套,而目前的养老社区缺乏相应的配套。
这也是平安“臻颐年”推出的价值和优势所在。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表示,“臻颐年”康养品牌的诞生源于平安持续创新发展的基因,也是平安基于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优势的综合考量结果。
从历史沿袭来看,自1996年至今,平安已累积20多年健康险经营经验,并构建起完善、高效、先进的医疗健康生态圈,并且聚焦在三大方向:一是横向打通,从用户端出发抓住用户流量,从支付端长臂管理机构,并赋能服务方,实现价值最大化;二是纵向打通,通过服务政府,撬动医院、医生、医药核心资源,并借助科技抓手,赋能生态圈成员,建立竞争壁垒;三是与平安金融主业在获客、提升客户粘性、提高客均价值等方面产生协同价值。
坦白说来,目前的头部行业玩家还没有拉开明显差距。相反,如果将平安医疗、健康、科技层面的生态性和优势性,与新推出的康养品牌结合,平安臻颐年将会产生强大的化学反应和社会效益。
正如著名学者、商业思想家吴伯凡评价的那样:平安开启的新标准可以说为中国的康养行业、保险行业贡献一种开创性的行为,就是将责任化为商机,在商机里履行责任。
雷锋网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