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业界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观点≠误解:专家解析自动驾驶的得与失

作者:新智驾
2016/07/22 08:35

观点≠误解:专家解析自动驾驶的得与失

近期,特斯拉几次自动驾驶事故,把自动驾驶推上风口浪尖,而此前 Google 自动驾驶也因事故被不断质疑。自动驾驶目前处于测试阶段,技术尚存在缺陷,这时部分车企便开始宣传起了自动驾驶,是否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因自动驾驶所造成的交通事故,责任应由谁来承担?

在新浪汽车《轮语汇》的活动现场,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余贵珍、地平线自动驾驶技术负责人余轶南、风翔汽车科技总工程师胡建、爱立信中国区汽车业务总监严竹及《中国汽车报》社总经理辛宁参与了上述话题的讨论。

荣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并不唯一

自动驾驶将是对人为驾驶的替代,汽车将进入 2.0 时代,未来汽车将要取代大脑,不需要做任何憋的事情。但无人驾驶要进入日常生活还有许多难点需要我们去改变,第一个就是人的观点。相对于日常驾驶,自动驾驶已经大幅得度降低交通事故,但自动驾驶事故却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热点,这样的观点将不利于技术的发展。

荣辉认为,人人拥有一辆汽车的时代是人类非常短暂过程,将很快过去,降低汽车保有量及降低汽车事故是自动驾驶为我们带来的好处。目前北汽已经在国外进行类似的无人驾驶商业项目。

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并不明朗,而主流硬件设备不一定是必经路线,据悉北汽将在 9 月份交付无人驾驶汽车,而此辆车没有毫米波雷达及激光雷达,完全靠另一种技术实现。

辛宁:自动驾驶已成「混战」

辛宁表示,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汽车人和社会各种技术结合的梦想,当自动驾驶发展到更高一个层次就是汽车智能化,将把人类从驾驶中解放出来。

随着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自动驾驶成为了可能,所以无论现在汽车行业、IT 行业、甚至别的行业,大量的资本都在纷纷进入智能汽车行业。自动驾驶是智能驾驶实现的途径,在实现的路径上,需要形成一个体系、生态,融合社会各方面资源,打造一种商业模式。

余贵珍:法律将是自动驾驶「绊脚石」

余贵珍认为,现在无论是整车厂、零部件厂商和媒体都在对自动驾驶进行宣传、包装,自动驾驶被过度包装是显而易见的,各方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余贵珍认为,未来在自动驾驶普及的路上,自动驾驶将会出现人机混驾的阶段,这是自动驾驶发展道路上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如何监管、如何分责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自动驾驶相关法律应提早完善。例如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出现后,关于车企、零部件厂商如何追责成为难题,只有通过真正的立法才能彻底明确相关责任。同时,余贵珍提到,随着汽车联网的发展,信息安全将是自动驾驶大批量推广的阻碍。

汽车的自动驾驶与飞机的自动驾驶并不一样,余贵珍认为,飞机的自动驾驶是确保飞机的安全性,而汽车的自动驾驶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来减少人的负担,让不能开车的人能够尝试开车。

余轶南:用户存在过度化理解

余轶南认为,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不完全是特斯拉的责任,可能是用户本事误解了特斯拉自动驾驶的范畴,不明白其总动驾驶的边界到底在哪里。而自动驾驶是过度包装是否误导用户,不能完全是因为过度包装引起的,尤其是用户面对一个新的东西的时候,用户的理解与生产方、技术方是不一样的,用户的理解往往容易过度化。

从产品上讲,自动驾驶给人类带来最重要的东西是安全,人的安全、车辆的安全、信息的安全,将是自动驾驶给我带来的最大价值,这也将是地平线公司未来最重大的使命。

胡建:司机驾驶汽车将成为玩具

胡建表示,自动驾驶并不是被过度包装,只不过是被过度关注。只有用过技术不断的演变、不断的减少自身过错,负面关注自然就会减少。自动驾驶最大的问题是在于现有技术都在解决车的问题,环境问题同样需要解决,例如法律观念、核心技术、网络安全甚至伦理道德等都需要去考虑。

他认为无人驾驶在追求高度便捷的同时,也剥夺了我们对驾驶乐趣的追求,自动驾驶对我们未来的影响,并不是无人驾驶汽车普及后就没有人驾驶汽车,人们出行需求通过无人驾驶完成,人工驾驶汽车也许就成为了一种玩具。

严竹:无人驾驶机遇在于对用户的改善

严竹认为,目前自动驾驶有三个痛点,一是保险与责任的问题提,二是用户接受度的问题,三是实时精度为代表的技术问题。无人驾驶未来的机遇,在于对用户体验的改善,用户接受和买单才是生存的根本,用户体验改善一定带来商业模式会跟着变革。像谷歌、特斯拉这样的公司,他的目的是为了以自动驾驶来革新交通能源等等行业的新秩序。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玩家一定是营造一种非常强烈的用户导向型。

据严竹透露,爱立信与沃尔沃合作,首先将其车辆搭载在同一平台上,从车辆功能、车载功能入手,构建一个车主的生态系统,以达到逐步迈向全自动领域车辆的目的。

观点≠误解:专家解析自动驾驶的得与失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观点≠误解:专家解析自动驾驶的得与失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