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IT、汽车和新能源到城市轨道交通「云轨」,比亚迪在不断扩张自己的边界。
2016 年 10 月,比亚迪正式发布云轨计划,并与广东汕头签订了价值近 400 亿的云轨合同,为汕头市建造 250 公里的线路。「在中国像汕头这样的城市有 273 个,那就是近 10 万亿的市场。」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在当时表示。
这个城市轨道交通业务被看作是比亚迪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在王传福看来,云轨是比亚迪电动车的延伸战略,甚至能「再造一个比亚迪」。为此,为了研发云轨,比亚迪组建了超过 1000 人的研发团队,历时五年,总计投入 50 亿元。
10 个月后,比亚迪云轨商业运营线路在银川花博园落成通车,并创下两个「第一」:国内「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跨座式单轨建成通车;比亚迪「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云轨项目。
9 月 1 日,这条旅游线路开始正式载客运营。
据雷锋网了解,银川「云轨」花博园段由单根轨道组成环线,总长 5.67 公里,设置车站 8 座,采用 7 列「云轨」列车,每列 3 节车厢编组。
云轨内部结构与地铁类似,车头车尾均设有操控室。它的外观看起来与高铁无异,但更类似于「空中火车」,在城市道路中间的绿化带上搭起深至二三十米、高至十米的双向轨道,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最高时速可达 80km/h。
由于银川花博园是一条旅游线路,云轨的车速限制在 25km/h,便于游客观看园区内景色。从雷锋网的体验上看,云轨与日常的单轨、轻轨、新型有轨电车并无差别,唯一的不同在于车厢内噪音较低。
相比地铁,「云轨」属于中小运力的轨道交通,造价为地铁的 1/5,建设周期为地铁的 1/3。
根据比亚迪提供的资料,运量最大(1 到 3 万人/小时单向)的云轨 A 型线建造成本为 1.5—2.5 亿元/公里,运量最小(0.5到1万人/小时单向)的 C 型线建造成本为 0.5—1 亿元/公里。事实上,银川「云轨」花博园自 4 月 18 日开工以来,在不到半年时间实现通车运营。
王传福向雷锋网表示,云轨属于中运量交通系统,适合大型城市郊区和中小城市,「抢占这块蓝海,市场巨大,竞争还比较小」。
作为中小运量的轨道交通产品,云轨主要使用场景有:一二线城市的交通接驳线、加密线,三四线城市的交通主干线,以及旅游景区的观光线等。而此次在银川花博园运营的线路就是在旅游景区观光线的一次尝试。
城市轨道交通有多种选择。在客运需求较小、无需建造地铁的城市,除了单轨,轻轨、新型有轨电车和中运量的 BRT(快速交通系统)也是一种选择。
不过,云轨的一项重要功能是「通过合理利用立体空间,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为地面交通做减法」,这是有轨电车和中运量的 BRT 无法做到的。
自推出云轨以来,比亚迪已与汕头、深圳、蚌埠、桂林等十多个城市签约。今年上半年,比亚迪还围绕云轨与当地合资建设了 10 家公司,如西安云轨交通有限公司、深圳比亚迪轨道物业有限公司、汕头市比亚迪云轨投资合伙企业等等。
密集设立的新公司表明云轨正在逐步落地。除了银川正式通车外,据雷锋网了解,今年年底将有 5 个城市建成云轨。比亚迪希望在 2018 年中国建设云轨的城市数量能增长至 20 个。
此外,今年 8 月 22 日,比亚迪拿下了云轨在海外的第一个订单——将在菲律宾建造首条云轨线路,项目首期共长 20 公里,预计在 2019 年开始运行。
从现在看,云轨已初具规模。王传福能否依靠云轨实现「再造一个比亚迪」的目标,未来的签约量也许能验证这一点。
雷锋网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