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合众思壮研发副总裁吴林介绍“天琴二代”芯片 / by 雷锋网)
雷锋网消息,5月20日下午,全球首款北斗三号基带芯片“天琴二代”在京发布,全面支持北斗三号民用导航信号体制。同时,合众思壮还发布了基于“天琴二代”基带芯片和天鹰射频芯片的高精度板卡——Phantom和Vega,前者在今年4月实现量产,后者定在8月份。这意味着,计划在2020年实现全球覆盖的北斗三号系统,已经有了相关配套产业的支持,可以说是卫星导航核心技术的一个新突破。
合众思壮研发副总裁吴林在现场透露,“天琴二代”作为全新一代GNSS多模多频高精度基带芯片,采用了宽带的GASS接收机处理技术,与上一代相比,最为明显的提升在于单一芯片实现了对全星座全频点的支持,从24个增加到了31个,加入Cygnus天鹅抗干扰技术。
(图:高精度板卡Phantom和Vega/ by 雷锋网)
简单来说,搭载“天琴二代”的高精度产品,以后能够接收到北斗三号系统的所有导航信号。另外,“天琴二代”芯片也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
(图:天琴二代芯片实物/ 合众思壮供图 )
这里做个科普,卫星导航芯片中的频点就类似智能手机芯片的网络体制,而卫星导航系统相当于通信运营商,芯片支持的频点多少,可以理解为手机对3G和4G、5G的区别。支持的频点越多,意味着接收机的信号带宽就越宽,那么同时接收处理导航信号的能力就越强,就能实现多模高精度定位。也就是说,“天琴二代”相当于实现了,支持包括北斗以内的全球其他运营商的所有网络模式。
回顾北斗的快速发展史可以发现,作为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四大会员之一,北斗肩负国家战略重任,从一代与欧洲的伽利略计划的合作,到埋头独立自研二代,并在今年4-5月陆续发射第44、第45颗北斗卫星,北斗导航系统不仅在军事国防上有重大意义,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堪称国之重器。也因如此,合众思壮这家公司相对低调,除了发布重大产品,鲜少在公众面前露面。
(雷锋网参观的北斗导航博物馆 / 合众思壮供图)
但说到北斗产业化应用,这家低调公司的“中国精度”却不得不再次提到。
2015年,合众思壮对外宣布首个国产星基增强服务系统“中国精度”正式向全球同步发布,实现“厘米级定位”。2017年,“中国精度”在首次中俄“一带一路”卫星导航联合测试中提供服务。而今年,是“中国精度”商业运营第四年,一定程度上,带领了中国星基增强市场的发展。
于他们而言,这九年(5年研发4年运营)的战斗,一边是高投入高风险,一边是国计民生的强烈需求,终是在这场博弈中打了一场漂亮仗。从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的当下回看,不得不说,有一种未雨绸缪的勇敢者的姿态在其中。
约翰·F·肯尼迪在《我们选择登月》中慷慨说到——
“我们选择登月!我们决定在这十年间登上月球并实现更多梦想,不是因为它们轻而易举,而是因为它们困难重重。因为这个目标将有助于我们统筹和衡量我们最佳的能源和技术,因为这个挑战是我们不愿推迟的,是我们志在必得的,其他的挑战亦是如此。”
北斗导航和这些“中国精度”、“中国芯”们,于中国而言,也是如此。
现在关注“雷锋网”微信公众号(leiphone-sz),回复关键词【2018】,随机抽送价值 3999 元的参会门票 3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