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国际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Uber和Lyft战略比较:我发现了Uber的弱点

作者:Misty
2016/05/09 18:09

Uber和Lyft战略比较:我发现了Uber的弱点

编者按:近些年来,共乘车辆机制火速发展,Uber、Lyft等打车软件逐渐取代传统打车方式。而在很多人看好行业老大Uber时,《赫芬顿邮报》专栏作者Alice Bonasio却对Uber产生一丝丝担忧,更加青睐正在迅速崛起的Lyft。以下是她的观点:

某个晴朗的早晨,我在旧金山轮渡大厦外等着Uber司机,一位推销人员给了我一张50美元的Lyft抵用券,当时的我从没使用过Lyft。后来我下载了Lyft,之后,我再也没有打开过Uber。

之前,我使用Uber非常频繁。在巴西,Uber发展很是风生水起,价钱只有普通出租车的三分之一。一般我叫车一分钟后司机就会到来,Uber车通常非常干净,司机相当友好,大部分司机都会在车中放矿泉水或糖果。即使花费不到2美元的10分钟车程,我仍感觉自己享受着星级服务。

在我到旧金山之后,Uber给我的体验别无二致:友好的司机、精致的服务、便宜的收费。一切体验非常良好。但是,渐渐地,我发现了Uber存在的问题。

司机待遇

首先便是司机待遇问题。虽然乘客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打车,但是司机需要支付一些钱给Uber公司。在乘坐Uber的过程中,我与很多司机交谈过,发现一个问题:虽然所有司机都表示喜欢Uber的灵活性,并表示不介意向公司支付一定的收入。但是他们都表示,自从加入Uber之后,一天比一天糟。

我初尝Lyft,是因为我意外得到了50美元抵用券,而我继续使用Lyft,是因为我喜欢Lyft有趣的设计。在乘坐结束之后,我不仅能为司机打分,还能给司机小费。给小费之后,Lyft界面会显示出粉红气球,给我非常温暖的感觉。在巴西,我曾尝试给Uber司机小费,但是他们拒绝了。司机必须将收入的四分之一上交公司,并自己承担燃油、保险、修理等一切费用。这让我思考,司机到底如何盈利。讲道理,乘坐Uber时,我会有一种负罪感,仿佛自己在占便宜。

一位司机告诉我:公司一直在改变政策。最开始,公司规定要某种特定的车才能加入Uber,所以我花了很多钱买了新车。但是后来,公司降低了标准,整个城市Uber车泛滥,打车费用自然降低了不少,但是要上交给公司的费用却只升不降。

另外,Uber对于司机有着相当苛刻的打分机制,一方面,他让司机严于律已;另一方面,也让司机累觉不爱。详见雷锋网文章《深入Uber打分机制:强调惩罚而忽略了奖励》

而Lyft司机却对他们的待遇感到非常满意,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是前度Uber司机。一位司机告诉我:“在我还是Uber司机时,Uber公司会不断改变政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公司会以怎样的形式来向你收取费用。”

另一位Lyft司机表示他从没加入过Uber,之所以一直呆在Lyft,是因为他认为公司对待司机非常公平。“公司对司机没有任何压榨,还会时不时给予奖励。比如,当我完成1000单时,公司会奖励给我一件1K Club的夹克,现在我已经完成4000单了。”

Uber和Facebook、LinkedIn等公司不一样,后两者要运行起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Uber只需要司机下载一个app即可使用。然而,现在Uber的司机正在流失,原因是Uber对待司机态度的下滑。

贪婪从不是什么好品质,而Uber的贪婪从长远看只会伤害其商业模式。让我们来看看Uber这些年来与政府、监管部门、出租车协会和其他司机的战争,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公共关系部门、广告和法律费用上的投入比重是非常大的,因此自然而然给予司机的待遇就要大打折扣了。我一直认为一点小善心可以带来大回报,而Uber只注重眼前暂时的盈利,却不肯对自己的司机Nice一点。

Uber要销售自己的用户体验,价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与司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显得非常重要。像Airbnb一样,社会接触在用户体验中占据很大一部分,而这也是Uber赢得胜利的关键。

Uber和Lyft战略比较:我发现了Uber的弱点

专注度

UberEats , UberRush, UberEssentials, UberBoat, UberChopper……Uber推出的服务数不胜数,但是这些你真的全用过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Uber推出服务太多了,而能够盈利的服务却不多。诚然,Uber确实有一些盈利很大的服务,但是纵观Uber服务,我们可以发现Uber对这些衍生物给予了太多资源,而这些衍生物却对其核心服务(共乘车辆机制)没有关联。Uber现在推出花样繁多的服务和亚马逊以及Alphabet的营销战略有些相似,但是不同于后两者的是,Uber并没有成为其核心业务的引领者。

LyftCarpool是Lyft唯一的衍生服务,你听说过这个吗?好吧,也许没有。但是现在它只在旧金山地区推出服务,让车主在上班途中有偿并更为便捷地搭载顺路乘客。

因为更加注重共乘车辆服务这一点,Lyft将会超越Uber。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种专注度将会让Lyft运行更加高效,同时让其创新机制与核心业务相符合。

运行范围

Uber现在运行的范围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看看下面的图就知道了。

Uber和Lyft战略比较:我发现了Uber的弱点

数据显示:大部分的Uber业务在美国之外的地方,虽然这不是坏事,但是它也表明:如果Uber的对手将战略集中到美国,那么它就危险了。

Lyft现在在美国的33个城市运行,并在扩展国际市场上采取了更加高效的方式。Lyft现在已经和中国的嘀嘀打车、印度的Ola和东南亚的GrabTaxi合作,这样一来,Lyft可以在不惊动美国本土竞争对手的前提下,扩展国际市场。

Uber和Lyft战略比较:我发现了Uber的弱点

 

资金支持

2015年12月,Uber接到了90亿美元资金支持和625亿美元估值。Uber接收到了更多资金,这是它的一大优势,这样它有更多资本用于运行。然而,这些投资给予Uber的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这就是为什么Uber一直在扩展业务,推出诸如Chopper和Boat等业务,以求增加收入额。这也是为什么Uber一直在乐此不疲地扩展国际市场,将市场做得大一点,再大一点,也许……UberMoon就要来了。但这样的效果,也许会适得其反。

而相比之下,Lyft收到的资金支持就显得逊色许多,但是它让Lyft采取了一种更为脚踏实地的方式。2016年1月,Lyft收到2亿美元资金支持和55亿美元估值。这个更加实际的估值让Lyft走出了一条更加实际的道路,也给予我们对于Lyft更加实际的期待。

公司文化

Uber 的车一般都是黑色轿车和 SUV。当然花了高价钱在城里转上一圈,你应该有理由相信司机是专业的;服装是得体的;第一次见面会主动上前拎包并主动打开车门的。这种专业精神同时也不打折扣地贯彻到了 UberX 产品上。在曾经 Uber 给司机一封邮件中,Uber这样说道:“司机应该穿带领子的衬衣,表现的也要更加专业一些,并且在合适的时候要主动帮乘客拎包,开门,将行李放到后备箱。”

而 Lyft 则恰恰相反。它鼓励个性化。司机有的是音乐人、艺术家、甚至企业家。他们的性格完全从穿着打扮上,以及他们所开的车上表露无遗。因为司机的职业不同,导致了 Lyft 内部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派别” ,比如“迪斯科 Lyft”,“卡拉OK Lyft”等等。车内当然都是清洁干净的,但在“安全、干净的搭乘”之上,你的乘坐经历会是一次特别有趣的体验。”

而一位同时在Uber和Lyft工作过的司机表示:Lyft 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家庭。在其中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司机走到了一起,有可能因为这相同的谋生方式而开始相互联系,甚至互相给对方介绍能够接的活儿,也有可能同在 Lyft 下工作的司机下一秒就成了我的乘客。我们的角色相互转换,完全取决于当时的需要。在 Uber 工作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搭载过一名司机。他们来到 Uber 仅仅是为了赚钱而已,没其他的了。(当然这很好,真的,没有任何贬低的意味。)整体感觉就不太像是一个大家庭,或者是一个气氛融洽的社群,司机和公司只是两个彼岸,两个彼此需要的市场而已。

Uber和Lyft战略比较:我发现了Uber的弱点

最近,Uber 还给某些地区司机发了一个工作专用的 iPhone,上面运行着 Uber 的 app。对司机来说,这就更加清楚表明了 Uber 的立场:你的工作和生活应该分开。你的私人手机是你的私人手机,你的工作手机是你的工作手机。你要么开启工作模式,你要么就是开启生活模式,别把这两样给搞混了。

在 Lyft 工作的时候,司机可以一直用自己的手机,因为没准儿我能搭载上一个生命中成为司机朋友的人呢?

“在我的Lyft工作经历里,曾经给乘客展示手机里我女儿的可爱照片,还曾经认识了好些朋友并记下来了他们的联系方式。我从来没有觉得在我装着四个轮子的小小空间里,工作和生活是能够清楚地划分开来的。它们就融合在一起,融合在这小小的车子中。”这位司机说道。

总而言之,Uber不会死去,Lyft也不会。对于行业来说,这两家公司代表着共乘车辆服务的未来。对于司机来说,Lyft 鼓励你成为一个很好的朋友,给远方的陌生人提供干净整洁的车辆,一次难忘的有趣搭乘经历。公司文化中充满着欢乐,无厘头,以及个性。你是要做你自己,并且享受其中。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旨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能够通过一次偶遇,发展出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而Uber 希望你成为一名专业的司机。它以军事化管理来从细微之处要求所有人,专业是每一个司机必不可少的素质,而另一方面又给予司机最为苛刻的要求。

而我相信Lyft将会超越Uber。Lyft现在已经占据了40%的旧金山市场,以及45%的奥斯丁市场,(关于市议会投票结果出来后,Lyft会不会推出奥斯丁市场,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将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也许,Uber应该重新调整战略,对待司机更Nice一些,对待业务更专注一些,并搭建更为轻松有趣的企业文化。这样,它才能真正成为共乘车辆服务的引领者。

 Via:Medium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Uber和Lyft战略比较:我发现了Uber的弱点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