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两代小米手机与2012年的小米2相比,去掉了 MHL 功能。同样的情况发生在魅族 MX 系列手机上,MX2曾支持的 MHL 功能被移除。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说明这个功能用的人确实不多。在价格依然是产品最重要竞争力的今天,省去的MHL技术授权费也为降低成本做出了贡献。
但几个主流的国际品牌依然在旗舰机型上保留了这个功能,比如三星、索尼和HTC(别跟我争)。三星和索尼因为有显示器/电视机/投影机等大屏设备业务所以非常有必要保留这个功能。再加上它们仨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可能也说明老外相对而言更看重这项功能。
还是给非技术控科普一下吧。Android 手机的 MicroUSB 接口,除充电、传数据外,还可以把手机屏幕直接输出到电视或显示器上——像电脑的外接显示器一样,给手机外接显示器。这个功能叫 MHL(助记:梅花鹿),Mobile High-Definition Link 的缩写,连接线另一头的大屏设备连接兼容 MHL 的 HDMI 显示器接口即可。但显示器不支持也没关系,可以通过转接器连接到普通设备的 HDMI 接口上,顺利输出画面和声音。
我们都有过很多人盯着一部手机看照片的经历,其实完全可以通过MHL接到显示器或大屏电视上,跟身边好友分享有趣的照片或视频。
MHL 本来有可能成为事实上的 Android 手机视频输出接口标准,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接收端的显示器、电视机、投影机没有普及带MHL功能的HDMI接口,MHL的生态就难以为继。现在,MHL 更多时候是作为一项高端设备才拥有的“高级功能”,而非必备功能而存在。试想一下,MHL技术得以普及的世界还是挺美好的——手机像笔记本电脑一样,可以随便外接一个大屏幕显示设备,玩游戏、看电影都很爽。
那是一种简单而稳固的体验。可惜世界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无线显示技术发展起来了,通过基于 Wi-Fi 直连技术的无线显示技术,例如 Miracast ,能实现更低成本的手机屏幕扩展。不用连接线,所以减少了束缚,但稳定性没法跟 MHL 有线连接相比。
微软刚刚发布的无线显示适配器。
类似 Miracast 这样的无线显示方案,其实需要“智能电视”的配合才能使用,普通的显示器或电视也不能用。为了弥补这个不足,Google 推出了 Chromecast,戴尔推出了 Dell Cast,微软也刚刚推出了 Wireless Display Adapter,这些产品的基本原理就是给普通的、带HDMI接口的显示器或电视机添加接收 Wi-Fi 信号的能力。当然,微软的适配器是最纯粹的,就是把手机或PC屏幕扩展到大屏幕。Chromecast 和 Dell Cast 自己本身可以连网工作,跟手机之间更多传递的是控制信号,也就是把手机当成遥控器来使用。
新的小米手机和小米电视均不支持 MHL 技术,只能通过 Miracast 来连接两者,是否稳定取决于两者所处 Wi-Fi 网络的稳定性。看个普通的电影没问题,真要在商务场合使用,其实还是 MHL 更可靠。就像 iPhone 屏幕可以通过“AirPlay 镜像”连接 Apple TV 机顶盒分享到电视或投影设备上,但稳定性没法保证,如果是会场演讲这样的商务场合,还是建议踏踏实实买一根 Lightning 转 VGA或HDMI的转接器来使用。
2014年9月22日,MHL 联盟宣布自2011年首个支持MHL技术的产品问世以来,支持MHL的产品全球总出货量已突破 6.5 亿。目前,MHL 3.0 是最新的标准,支持4K视频输出和10W的充电功率,三星 Galaxy Note 4、索尼 Xperia Z2/Z3、nubia Z7等极少数手机率先采用,索尼和三星的几款高端电视也予以支持。
MHL 还有机会翻身。因为基于 Wi-Fi 的无线显示技术,现在难以做到低延迟和高速,更不用说边玩游戏或看电影边充电这样的好事。另外,手机与车载屏幕的连接也离不开 MHL 技术。但还是那句话,MHL 离发烧友近了,离普通用户,至少是中国的普通用户远了。对于以收取每个产品授权费为主要商业模式之一的Silicon Image(矽映电子)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随着 MHL 产品的增速逐渐放缓,有必要做点事情来振兴自己的主营业务了,或者再开发出无以替代的新连接技术,或者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特别是在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