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和三星两年前的“世纪之战”令人记忆犹新,10.5亿美元的赔偿将专利的“利”发挥得淋漓尽致。那时候的国产手机还在社会主义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两位大佬在海外的专利纠纷看上去是那么荒诞和遥远,但翅膀硬了始终要飞。专利巨头们彼时的无视,现在看起来却更像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
外面的世界
利用本土优势,国产手机征服了全球第一大手机市场之后,把眼光放诸海外已经不仅是心理层面的需求,可现实是专利作为一种成熟的商业运作手段,没有人会做海外版的活雷锋。就在一周前,小米在印度的遭遇令人唏嘘,其实整件事情倒非常简单,因为这次涉及的专利只是通信技术层面,而这些专利基本上又没有什么可商量的余地。
一台智能手机到底有多少专利?没有人可以给出精确的答案。为了便于理解,我尝试着将所有专利分成两类,一种是看不见的,一种是看得见的。基于这个区别,专利流氓又大体可分为进攻型和防御型。苹果和三星的案子基本上就是在围着看得见的专利做文章。滑动解锁,多点触控,圆角矩形图标,外观专利让不明就里的人叹为观止,结果也就是这些看上去技术含量很低的专利让三星输掉了官司。
这些专利的判断成本是很高的,因为无论怎么公正都是建立在主观的判断。
前段时间,苹果设计主管 Jonathan Ive在采访中表示了对小米的质疑,其实这已经算很温柔了,要知道当年的乔布斯可是活生生让魅族第一款手机停产。原因无它,就是因为M8长得跟iPhone长得太像。所以往往是这些看得见的专利更要人命。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想要规避这些问题可以靠大智慧,也能玩小聪明,相比之下后者简单直白,所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各种滑动解锁的变形。如果还想给用户带来惊喜,仅靠举一反三是不够的,厂商需要更多的灵光乍现,来定义超前的用户体验,那感觉就像人们第一次见到滑动解锁的时候。
专利也是生意
据最新统计,到目前为止,微软的专利数为60000+,Google为14000+,苹果公司25000+,高通75000+,摩托罗拉75000+,华为42000+,中兴38000+。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利得分不同地区,同时错综复杂的收购让专利的归属物是人非。
国产手机的新贵们一般在这个维度没有什么发言权,所以要么老实交保护费,要么闷声发大财。性价比也就是这么催生出来的。当然,你如果不想做性价比的产品,也从没想过旁门左道,这笔钱掏得也没什么心理障碍,毕竟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苹果的伟大就在于它能将这个正常的逻辑普及到世界各地。
看到了专利另一面的人也不少,世界上有很多专利公司,它们本身没有拿得出手的硬件产品,其主要业务是通过合法的商业运作收集大量专利,目标当然只有一个——收租。碰到这种角色,手机厂商们基本上只能丢车保帅,破财免灾。
出来混始终要还
经济学基本原理是交易的发生永远是有利于双方的,所以用户为专利掏腰包无可厚非,如果厂商一定要打着性价比和免费的旗号造福人类,至少不应该让产业链的上游买单。不过话说回来,专利保护还是专利流氓往往只隔着一个动机的距离。
国产手机想要蜚声海外,纯粹抱大腿不太现实。一劳永逸的收购是用真金白银来换康庄大道,还走屌丝路线又难免尴尬。而自主研发任重道远,多半也是考验厂商的耐心和底气。无论选择了哪种方式,国产手机在专利上欠下的学费迟早会还清的,到那个时候,我想山寨文化也可以行将就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