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报道,日前,腾讯2017“云+未来”峰会在深圳举行。在第一天(6月21日)主论坛上,人工智能泰斗Michael Jordan格外耀眼。
Michael Jordan上一次在中国公开露面,是5月27日出席受聘成为蚂蚁金服新成立的科学智囊团(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主席的签约仪式。结合Google招募了李飞飞,Yann LeCun加入Facebook等案例,于是有观点说:学术与产业连接的过程中,趋势是科技公司开始瓜分人工智能大牛,布局最前沿的创新了。
一方面,产业界正大量引入学界专家,这是无疑的,例如百度当年招募吴恩达教授,Face++招募孙剑博士,联想招募芮勇博士等等;但另一方面,科学家也在积极走向产业界。事实上,关于学术与产业连接进行创新,也许学术巨擘们走得更前沿。关于趋势,在学术大佬们的选择中也许更能窥斑见豹。
以人工智能泰斗Michael Jordan为例,据了解,Jordan跟蚂蚁金服的亲密接触发芽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RISE实验室(Real-Time Intelligence with Secure Execution )。 RISE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1月,实验室在成立不久,就已经和中国两大的互联网公司建立联系,参与金融大数据、互联网AI等相关研究。
知情人士向雷锋网透露,Michael Jordan本次出席腾讯云+未来峰会,双方已经达成了相关合作,但具体事项尚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本次云+未来峰会的主题,腾讯喊出了“AI即服务”的口号。虽然时隔大半个月,但知情人士透露,在Jordan出席5月受聘仪式的同期,已与腾讯有相关的接触。
国内某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人工智能科学的大牛之一,也同时兼任多家AI明星公司人工智能顾问,其中某两家业务也存在一定重合。可见,科学家拥抱产业界,动作并不被动、滞后,而且,是超越了市场竞争关系地,从更高维度地降维来合作。互联网世界的大战在科学家这里仿佛不存在。这些被选中的产业,涉及金融、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智能商业等领域,科学家更加在意的,是相关学术成果是否能够在当前最适当的领域尽快落地,科研是否能够把握未来。
与蚂蚁金服合作研究金融大数据、和腾讯合作研究云,这也许已经表达了一些科学家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蚂蚁金服受聘仪式上,Jorda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普惠金融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能更充分地发挥他研究领域的技术价值。而在合作促成的背景下,腾讯也表达出三大“云与AI”的趋势。
据雷锋网此前报道,早在2016年7月,Michael Jordan被公布出任交互式机器人公司Jibo的顾问。当时,这类机器人噱头正盛,但Jordan指出,Jibo机器人不会是最终产品,而是会成为一个平台。这一过程很可能会需要数百年,但他认为现在已经能取得一定的成果。而2017年4月,Gartner发布的报告称,AI对话平台将成为两大需重点关注的技术。
通常人们说,学术科学家闷头实验室,研发成果容易受到落地挑战,不能更好地解决产业难题;或者说,当产业界遇到瓶颈时,便求助于招募学术大佬,凭借学术与产业结合的研究条件获得突破。然而,当学术大佬们主动走来时,企业们准备好应对了吗?如何跟上科学家的步伐?
不能说学术前沿方向一定正确,但当学术界有了新的发现时,必定需要寻求产业实践的检验和辅助,以此循环往复不断迭代。所以,下一个被学术大佬瞄准的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