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金融科技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揭秘招商银行App6.0:当一个银行App开始谈智能 | AI金融评论

作者:温晓桦
2017/11/02 18:46

揭秘招商银行App6.0:当一个银行App开始谈智能 | AI金融评论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报道,今日(11月2日)招商银行在京举行发布会,推出最新版招商银行App6.0。据介绍,时隔近一年,相较于招商银行App5.0,App6.0从“摩羯智投”单个功能的智能进化为全平台智能,构建起基于数据、计算、算法的智能数据闭环,以驱动App产品模型、发展策略乃至商业模式的进化、迭代。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金融业已进入深度人工智能阶段。而招商银行App6.0要实现全平台智能化、自动化运营并能快速迭代,背后是极其复杂而细长的技术链条和网络。

何为招商银行App6.0全平台智能化?

1

在招商银行App5.0上,我们看到了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安全技术,也有了利用大数据与算法进行用户画像识别而进行的精准营销的雏形,以及重头戏投顾机器人——摩羯智投……这些今天都成为了金融业应用(想要)的标配。

除了在此基础上的深化,招商银行App6.0还祭出了哪些杀器?据招商银行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江朝阳介绍,招商银行App6.0的改变在于:

揭秘招商银行App6.0:当一个银行App开始谈智能 | AI金融评论

2

招商银行App率先将银行业务快速整合至移动端,做到功能和服务能够快速迭代,并且不影响用户体验,背后是整套系统架构深入筋骨的整顿和革新。上述的IT进展,仅属于业务功能部分的研发,根据招商银行信息技术部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夏雷介绍:“从总的IT投入来看,技术基础的投入和业务功能的投入大概是4比5,业务功能在总投入中占比大约55%,另外还有45%的投入是客户看不到的。”

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在过去数年的技术研发中,招商银行还做了一件事,今天才浮出水面:

把后台的各种功能微服务化。

如果说分布式系统解决了大数据时代高并发的容灾能力,那么解决海量交易和复杂业务逻辑处理效率和敏态开发的,是微服务。微服务架构是一种解耦手段,通过把银行的系统拆成了大量的微服务,改变过去牵一发而动全一身的低效开发,从而实现功能模块灵活开发迭代。

用夏雷的话来说就是,前面提到的一大堆功能,后面有着大量的功能服务、开发系统模块,“传统模式搞不定,上线、部署、运行、监控,传统的方法更搞不定,因此我们制作了大量的自动化工具,通过IT手段解决IT自身的问题,才能打造这个新的平台。”

夏雷表示,与互联网公司不一样,银行金融科技中的中后台基础技术应该更为深厚。这是因为,与互联网公司业务系统更加松耦合的特点不一样,银行的金融后台业务关系更加复杂,“传统银行的IT 经常要搞梳理,做大项目的整合,干点事非常不容易。最后就导致系统也特别复杂。”他表示。因此,即便微服务化需要投入巨大工程成本——历时数年研发,夏雷表示,微服务化的投入在这个工程占比最大,招商银行金融科技转型中第一刀便开向后台基础设施。

据介绍,

据介绍,招商银行App6.0背后是137个微服务,我们看到的招商银行App6.0这么多功能,实际上是由137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构成。在这些服务基础上,招商银行App6.0对外开放了1035个功能。

有了相对独立的微服务以后,系统就做到了大规模的开放,理论上137个小组可以并行来做。现在,招商银行App做到了每周40次左右的发布频率。

“这个已经把传统银行的架构全部打翻掉了,”夏雷说道,“但是,这才是云计算化的基础。”

据称,招商银行App现在的访问量一天是4.5亿次,峰值的处理能力是1.5万次/秒。“如果再高也无所谓,再加就行了。”夏雷介绍。

其实分析起来,这背后是一条清晰的金融科技变革路线。

“ABC”三部曲丈量出未来蓝图

今年10月,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在沃顿商学院的演说中指出,招商银行ROE达到20%(且比较稳健)、资本内生能力完全形成、成本收入比在30%以下,一系列财务指标都表明,按照传统眼光看招商银行已经是“轻型银行”。

在演说中,田惠宇总结了招商银行的二次转型结果,其中他指出,所谓模式更清晰,是指经营管理更多地依靠科技,商业模式更加不一样。所以,今天面向未来,招商银行定位要成为一家“金融科技银行”,明确“三步走”的实现路径——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

如果转换成科技界的术语,那就是“ABC”:人工智能(AI)、大数据(Big data)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迈上移动、云、智能三个台阶,目标是平台化和连接性

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科技转型的任务大致有三项:

作为一家金融科技银行,招商银行的转型路径,是递进的过程,即有了网络化才能数据化,有了数据化才能智能化。招商银行App6.0的改变,已经初步验证上述路径。

根据前文的介绍,由招商银行App5.0中摩羯智投单点智能应用,扩展到前后台、全业务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运作,这意味着,招商银行App 6.0 这个产品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原来做银行的工具变成平台的经营,打造全平台智能。

首先,微服务架构不仅能够实现大规模开发、高并发性能,并且保持了客户的交互粘性等天然优势,保有巨大的流量不分散。

然后,在这个平台上,从基本银行业务交易功能,到商城——生活、内容产生——社群用户反馈,招商银行能够获取到用户更为完整的数据,从而推动更个性化的产品制造能力、产品推荐销售能力,从而维护一个更加强大、稳定环流的平台和生态,并且,将金融服务渗透到用户的生活、习惯中,从现金流管理、记账、消费,到财富管理。

除此之前,“网点+App+场景”的泛场景经营,则可以比如通过支付服务,开展异业合作,包括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细分的场景。一网通支付,它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接口,用扫一扫可以解决网点很多场景线上线下的连接。

这都是市场与业务增长的潜力空间啊。

这也是今天招商银行以微服务架构拥抱云计算、大数据的缘由,也是今天基于大数据、AI进行精准营销、智能风控、智能投资等驱动零售业务,其能一骑绝尘的前世今生。

招商银行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江朝阳表示,招商银行希望将App6.0打造成一个智能化的个人金融助手,“首先通过智能化技术才能做到千人千面。如今App上积累了大量的客人行为数据,招商银行80%的客人交互在App上进行。”

“我们试图去构建一个App强大的金融自场景,尤其在理财、现金流管理、收支、在借钱,以及往后走内容这方面的自场景,我们都试图去强化。5.0后一直按照这个思路来发展,理财的占比提升非常快,上线之后,目前在手机完成的交易笔数手机已经占了65.06%。”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江朝阳向雷锋网AI金融评论表示。

招商银行历史上两次“转型”告诉你:这只是新一轮的开局

我们首先看几组数据。根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获得的数据,招商银行App5.0这一年的表现具体如下:

揭秘招商银行App6.0:当一个银行App开始谈智能 | AI金融评论

所以,这里面有一个逻辑:招商银行用时间和成本换取技术(搭建微服务架构),然后用技术换取效率(大规模开发、领先推出新应用、新功能,并且实现高性能而无须过多的运维),然后用时间换来了效益(更少的人力、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业务,比如摩羯智投,财富管理客户大幅增加而不增加人力成本),再利用效益驱动技术和业务。

“我们行比较注重科技研发,我们基本上所有的应用开发都是自己开发的,大部分银行都是用外包公司做这件事情,但我们全部都是自己研发。”夏雷介绍。

诚然,6.0背后的技术并非所有都由招商银行原创,比如容器服务是基于商业框架改造、图像识别功能基于与外部技术提供商的合作等,但是,这体现出了体系良性循环的逻辑。事实上这不只招商银行,在每一家企业都应该成立。

金融科技的下一步是什么?

田惠宇表示,“在新的科技浪潮的冲击下,我们发现招商银行依然还很重,所以我们提出战略转型的下半场要把科技作为核动力,靠科技来推动进一步的转型。”

在沃顿商学院的演说中,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说到,招商银行历史上经历了两次“转型”。

招商银行的第一次转型,始于2004年。在2004年以前,一般银行因为 IT系统、数据都是分散的,所以导致用户是不能跨城市省份取款的。而此时的招行,从一开始就建立了统一的 IT 体系,于1995年率先做到通存通兑。当年,招商银行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用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的话说是,这看似一个小小的事情,实际上从根本上颠覆了银行的会计结算制度,使得银行服务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但事实上,统一的 IT 体系也给其日后完整丰富的大数据管理、挖掘利用造成了战略先决优势。

所以,第一次转型就是依托这个优势,提出“向零售业务转型”。不仅招商银行,近来面对经济周期下行,“向零售业务转型”成为众多大中小银行的重要目标任务。

到了2013年,中国银行业普遍感受到四个冲击,面临着包括经济增速的下行、利率市场化、融资脱媒,以及互联网对商业银行的冲击等挑战。“在这个形势下,我们提出一个综合解决方案,就是把战略转型目标定位为‘轻型银行’。”田惠宇在演讲中说道。

而就具体招商银行战略性业务来说,则包括财富管理、小微金融、消费金融、交易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和金融市场。“这不是简单地突出零售业务优势,而是强调业务之间的逻辑和关联性。比如招商银行财富管理能力很强,私人银行在中国排名第一,金葵花客户的占比最高——这背后是我们强大的销售能力,销售能力背后要有产品制造能力,再往上走就是组织资产的能力,这就把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连成了一个闭环,一个生态。”田惠宇说。

然而……田惠宇表示,“在新的科技浪潮的冲击下,我们发现招商银行依然还很重,所以我们提出战略转型的下半场要把科技作为核动力,靠科技来推动进一步的转型。”

总结来说,招商银行5.0于2016年底推出,历经两年研发;2017年,招商银行6.0相继面世。全行业来说,基于机器学习、大数据开展的消费金融、智能投资从去年开始崛起。如果回望过去,会发现,

技术创造场景,历史告诉我们,每当新技术出现新的曙光,新商业已经蓄势待发。互联网领域,原本银行的业务,不管是财富管理、消费金融,还是信贷、资产管理,都有各路公司入局竞争;而科技领域,同样有银行系公司奋起直追,以基础设施金融云切入市场,正面对抗……可以认为这是竞争,也可以说是融合,但不管怎样,变革的车轮正在前行。

这是一个新的开始,“ABC”三部曲显然任重而道远,AI、大数据技术和应用还有待深化,也许很多智能还不十分智能,但是,技术的发令枪枪声已经响起。才刚刚响起。

=============================================

文章很长,但还是想附上雷锋网AI金融评论与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的对话节选:

雷锋网:招商银行比较推崇售后服务,比如摩羯智投,那究竟是我们的服务理念就是这样,还是产品不够智能?什么样的售后服务,在产品实现全自动之后仍然被需要?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洪栋:我们的口号——“每一分都值得”。举一个例子,2015年市场上比较有名的一个基金经理发了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当时募集了七八十亿,一年半后在今年年初该产品的净值是0.72元,亏了0.28元;但从今年1月1日到9月底净值涨了20%,是很强的一个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客户撤场,最后这20%的收益没有获得,永远带着20%的亏损离场;但有的客户坚持了下来,因为有跟客户经理沟通交流的(中间换了四个投资经理),这时候客户就留下来了,等到了1.2 元。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客户经理,或者客户经理没有关注到,大部分客户带着20%的亏损就走了。售后服务起到什么作用呢?

售后服务并不是一定能帮助客户止损,而是帮助客户真正做到对事件的理解和对时间的认识,在客户需要做赎回的时候做一些沟通。

在这一年里面,我们在关键时间点的沟通上做了很多高频的沟通,以及我们对情况做了预判,做了风险组合再调整,留下来的客户就很多。但我们觉得还是有很多不完美,有时候无法预知客户的行为。我们能不能在他走之前,根据投资银行的投资行为记录,比如大概的投资周期、换仓周期等,基于这所有的数据提前预判?会我们在摩羯智投第二次进化的时候就会推出来。

雷锋网:目前市面上对于摩羯智投有一些微辞,比如智能投顾不智能,用户盈利状况并不乐观,调仓费率过高而又调仓频繁等,请问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洪栋:智能投顾就是两部分组成——智能的投资组合和智能的交互服务。在智能顾问上,我们的技术到位了,但是感觉准确度不是太高,主要是在语言语义处理和多人对话,这在市场上没有一家做得特别好,但我们会在第二阶段推出来。行业就是这么一个发展阶段,大部分智能是在后台算法上的智能,在客户体验上感觉是比较简便化的过程,第二阶段智能交互出来以后就会觉得智能化程度高了,是体验的差异。

第二关于调仓的问题,调仓一定是遵循两个规律——是不是市场风险发生了?或者组合归因变化;第二个是不是在客户设定的投资风险目标内。

关于费用的问题,摩羯智投调仓时申购费是按照监管要求收取最低标准的,但是赎回的时候要交给基金公司,谁赎回就要交赎回费,这个是法定的钱,除了这个钱之外,我们调仓是没有收费的。

在整个收入结构里面,摩羯智投是我们探索客户基金服务或财富管理智能化服务的一个前驱,并不是指望它盈利多少钱,而是探索给客户做更好服务的前驱。如果验证成功,接下来保险、黄金等品种都会按照这个逻辑往前推。

雷锋网:如今可能意味着在这个未来银行、新金融等时代里面,招行要比拼的不只有同业对手,还有科技行业玩家,或者说所谓“同业”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我们之前半年报时也说下半场要做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那么:

·能否谈谈,我们对未来一年或两年的市场形势判断的看法?

招商银行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江朝阳:从商业的角度上看,我们承认这个现实,面对竞争对手,除了银行同业之外,还有互联网企业,这是今后未来的客观存在。但我觉得这是好事,银行也要活下去,有压力也好,有动力也好,用金融科技的手段更好地服务客人,让我们的进化也更快。

这些年国内银行的服务,特别是金融科技应用上,我们比国外银行好太多了,无论是移动支付,还是在金融科技智能化的产品,包括App。这是市场积极的一面。

互联网、金融、科技在往融合的角度走,但各自有优势,互联网企业有两个优势,一个是场景的优势,第二是在云计算和数据基础上确实要比银行领先,这要承认。但是,金融有金融的规律,比如尊重风险的管理、尊重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银行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根深蒂固的三性,叫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银行其实是这几十年付出很多血的教训换来的,成长为今天完整的风控体系,所以在专业的金融能力上面,今天银行还是在前面的。

在资产管理能力上,我们资管一年管2.4万亿,但今天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敢做资产管理。第三个是在渠道上面,如果我们承认未来的世界是线上、线下融合的世界,而不是纯线上的,我们在线下这个世界里面有一个整体的网络优势在里面,互联网也是没有的。

互联网今天大量还是C端的服务,企业端的金融服务还做不到。还有一点是,未来的金融市场一定是多元化的,不是高度集中的一两家做起来就把整个市场都吃掉了。以银行为例,工行是“宇宙大行”,以存款来算,在零售领域市场份额占10%左右。未来的金融市场是多元化的组合,不是简单说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压倒东风,最后只剩一个。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金融一定是多元化的结构,不会是向社交领域、电商领域高度集中的结构。

雷锋网:能否介绍一下我们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团队?

招商银行信息技术部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夏雷:人工智能细分下来是三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人员构成我们并没有单独做一个技术分支的研发的设置,人工智能在工业界、产业界来说,首先还是要应用,要应用起来就一定要结合应用场景,所以我们在很多应用场景里面都加了人工智能,我们现在是全环节、全周期都有,基本上各种业务开发团队里面都有AI人员配备。

就科技部门来说也有细分,比如做资讯的有人做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自动打标签分类的,做风控的也有一堆人工智能技术人员。在招行,人工智能在最高的应用一层是分散在每一个业务开发领域里面。

在第二层模型层这一块,我们也有一个专门的大数据实验室,是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都放在一起,这是一个相对专门的团队,他们大体上在第二层和第一层上面做一些工作,比如他们会研发一些具有招行特色的基础模型和算法,在最底层框架的改造这些东西也会参与进来。大体上是这么一个布局。

雷锋网:互联网产品重要的是场景,招商银行App6.0的主打应用场景是什么?(理财、智能投顾和线上消费信贷?)今年哪些新业务成长较快?未来一段时间,预计招行的业务结构会有怎样的变化?

招商银行零售网络银行部总经理江朝阳:我们试图去构建一个App强大的自场景,尤其在理财、现金流管理、收支、在借钱,以及往后走内容这方面的自场景,我们都试图去强化。5.0后一直按照这个思路来发展,理财的占比提升非常快,上线之后,目前在手机完成的交易笔数手机已经占了70%。

现在,收支功能已经成为第三大流量入口,而无论是从日活、月活的提升,还有入口流量的聚集、数据表现提升都比较快。

此外,对外连接的部分我们叫泛场景的部分。“网点+App+场景”的泛场景经营,则可以比如通过支付服务,开展异业合作,包括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细分的场景。一网通支付,它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接口,用扫一扫可以解决网点很多自场景线上线下的连接。举个例子,取号以前是通过刷卡,现在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自动取号。客户经理有很多客人的二维码,产品有很多二维码,直接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购买这款产品,或者参加网点线下的活动,这是我们强化的自场景。

揭秘招商银行App6.0:当一个银行App开始谈智能 | AI金融评论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揭秘招商银行App6.0:当一个银行App开始谈智能 | AI金融评论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