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金融科技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两年悬而未决的个人征信牌照,何时才能落地?

作者:陈伊莉
2017/05/04 17:27

两年悬而未决的个人征信牌照,何时才能落地?

在近期召开的“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央行高层接连发表的有关征信与牌照的言论牢牢攫取住了大众注意力。据雷锋网了解,从2015年初央行要求八家试点机构做好准备工作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就已发生了数次“牌照来了”的故事。直到今天,央行征信中心依然一枝独秀。

此外,在2015年末《征信机构监管指引》公布之后,央行及各地分支机构就暂停接收牌照新申请,所以试点机构仍然只有八家,分别为腾讯征信有限公司、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考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

监管牌照为什么还未下发?怎么发?何时发?对于这一连串的敏感问题,监管单位、从业机构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牌照为何难产两年?

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曾表示,基础工作未到位,八家试点机构也不合格,情况比较复杂。

金融需要数据,而征信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征信行业的强监管不言而喻。这两年里,不仅是那八家行业,所有关心我国金融的人们都对拿不到个人征信牌照的原因感兴趣。

立足于监管层面,万存知曾在不久前的演讲中说了三个“没想到”:

根据监管和万存知的多次发声,首先需要厘清征信机构的定义——征信机构必须“从事债务人债务信息共享服务业务”,其余的并不能算是征信机构。

算话征信是我国第三方共享征信平台,CEO蒋庆军对雷锋网表示,基于此概念,行业内真正的征信机构其实并不多,有从业经验的人才也不多,业务很难开展起来。即使一些机构拥有专业团队和业务基础,但是没有牌照,公信力不足,业务规模也难做大。若以是否具有较大规模的征信业务作为发放标准,似乎遭遇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千古难题。

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这里雷锋网再补充一点,个人信息保护是个人征信监管的核心内容,但我国相关法律法律并不完善,这导致社会公众对于个人信息问题格外敏感,也为牌照下发增添障碍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表现在两个方面:

冰鉴科技是一家从事风控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其创始人兼CEO顾凌云认为,我国及相关机构在用户隐私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只是比从前略微多了些重视。他告诉雷锋网一个切实的例子,当初他作为企业的法人在工商总局留下了电话号码,然后就被无数人疯狂骚扰。

“仅仅靠监管和自律是不够的,一定程度上的重罚在我看来是完全有必要的。美国有一个网站叫做 do not call,如果你收到任何你认为是骚扰的电话,你都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注册,他们会帮助你采取法律行动,中国也应该有政府部门来做类似的事情。”

国内征信机构如何把握边界与尺度

目前,国内征信机构是怎样把握征信边界与监管尺度的?蒋庆军告诉雷锋网,

“即使未获得牌照,有意继续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在工作过程中还是要严格遵循已经出台的监管法规。一般来说,数据的合法采集和使用至少要同时满足“个人同意”(双方约定)和“合法”两个要求。”

“个人同意”指的是信息的采集和使用都要经过本人授权基本原则。坚持和遵循了这个原则,基本上不会出大问题。他还指出,依照授权的具体情况还有很多讲究,比如宽授权,泛授权,一次性授权等。当然,如果每一次信息的采集和使用都有本人当次的合法授权是最好的。

第二个“合法”要求是指,不但要获得本人授权,这种授权同时还要合法。蒋庆军进一步解释道,这是由于有些数据是法律法规规定不能采集或使用的。对于这种数据,即便本人授权了,征信机构也不能采集或使用。因为很多个人不了解法律规定,授权时又可能处于弱势一方(一般是因为需要获得贷款),所以有被迫授权的情况存在。因此,授权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

只有法律法规出台得比较完备了,使得行业相关各方都有法可依,个人隐私问题才能水到渠成地解决。”

企业本身存在什么问题?

除了外部因素,征信企业本身就存在一些“不合格”的情况,对此,万存知给出三点解释:

顾凌云认为非独立性是企业的一大问题目前中国很多征信公司没有把借贷和征信业务完全分开,混淆了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此外,国内风气浮躁,不少人觉得征信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无法拒绝借贷利差的诱惑,一拥而上。

企业该如何应对?

在蒋庆军看来,从业者可以从三方面来做出一些努力。

那么到底谁才能申办个人征信机构呢?万存知给出了回答,独立自然人、独立的企业或者企业集团,金融机构或者金融控股公司无法独自办理个人征信机构。但是如果很多有共同意向的机构联合起来并共同申办,这样是可行的。

“一个人不能办,很多机构联合起来能办。大家可能还关心外资能不能在中国办,答案是可以,外资和内资已实现国民待遇。 ”

牌照何时发放?

关于“牌照到底何时发放”问题,唯一掌握最终答案的央行并未给出准确时间。

副行长陈雨露说,央行正在积极稳妥地加快推进个人征信业务牌照发放工作。目前正在抓紧整理、研究和吸收、完善相关制度安排。而万存知表示,征信牌照肯定会发放,但是时间取决于基础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还需要与各方相协调,希望大家谅解。

风控从业者是怎么看待央行的回答呢?

算话征信和冰鉴科技皆肯定了央行的谨慎态度。顾凌云还表示,不仅需要对独立第三方有坚定执着的立场,同时也不能让拿到牌照的企业躺在征信牌照稀缺的资源优势上而忽略和放弃技术。

未来征信市场、机构将会走向何方?

说完了过去与现在,未来会是什么样?

央行征信中心副主任汪路在文章《我国征信业顶层设计研究》中指出,未来的征信市场会是寡头垄断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最终形成有2~3家基础征信机构的格局是较为适宜的。“

算话征信CEO蒋庆军认为,由于征信服务的实质是向信贷机构(债权人机构)提供它们的客户(即债务人)债务信息的共享服务,最终征信行业的确会形成自然垄断局面,但适度的竞争有利于信贷机构客户和征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也形成这个共识——个人征信机构的数量不能太多,且不应该太分散,准入门槛应该较严较高 。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稀少的征信机构还能形成征信业吗?

万存知回应称,征信业的发展不在于征信机构的数量多少。征信业有三个组成部分:信息提供者、征信机构和信息使用者。各行各业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通过征信机构在中间联系起来,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或者信息链,这就是一个行业。

提到征信机构蓝图,万存知认为,未来征信机构应该会覆盖全社会,覆盖全社会指的是信用信息的全覆盖,也就是债务信息的全覆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培育其他个人征信机构作为央行征信中心的补充,形成错位发展。两方按照市场规则进行信息共享。至于未来会不会出现个性化、差异化的专项征信服务公司,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万存知演讲全文:八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无一合格,合格机构应该是这样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两年悬而未决的个人征信牌照,何时才能落地?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