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注:从左到右为和信中欧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陈邦道、乐信集团副总裁史红哲、融慧金科COO张羽、百融金服副总裁王正明、蘑菇智能董事长韦添誉、香侬科技联合创始人安瑞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按:2018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CCF-GAIR)在深圳召开,峰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雷锋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承办,得到了宝安区政府的大力指导,是国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术界、工业界及投资界三大领域的顶级交流盛会,旨在打造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实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台。
其中在6月30日的金融科技专场,业界大咖们就“与巨头共舞:金融科技的服务场景与创新发展之路”这一话题展开交流,圆桌讨论由深圳市和信中欧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陈邦道主持,乐信集团副总裁史红哲、百融金服副总裁王正明、融慧金科COO张羽、香侬科技联合创始人安瑞和蘑菇智能董事长韦添誉都参与了讨论。
以下为圆桌讨论实录,雷锋网AI金融评论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AI技术和小微金融将是行业“狂奔”方向
陈邦道:金融科技的演进离不开场景二字,比如保险,比如支付,从某种程度上讲,场景是一切的根本,金融生态也是场景的聚合,技术的运用要回归到场景本身的价值,而创新发展同样也要靠场景衍生而来的新交易、新产品和新市场来去支撑它,金融科技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在座各位能不能简单预测一下自己所在的特定的领域,在未来的一两年可能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史红哲:变化也是渐进的,一到两年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也许不会发生特别剧烈的变化。我们开创的小微海量资产类型和传统金融机构不太一样,这个领域的消费金融,前期已经在大数据、AI应该说是有了很成功的应用。未来一到两年我自己能看到的两个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AI技术,具体来说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技术,可以得到更加深入的应用,可能是在风控的反欺诈领域,在信用评分、信用识别的领域,我觉得会有进一步的深入。
第二,在金融科技的核心金融系统里面,像区块链可能会在一些资产的管理,在帐户的管理上逐步有一些落地的应用。还有一个技术是混合云计算,毕竟金融数据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百分百全上云的话,有些公司对此还是有一些顾虑的,在数据私有云、计算公有云上混合云的模式,也能看到这样的趋势。
张羽:我的领域是金融科技的服务商,金融科技的领域会发生很多变化,首先因为金融的监管会逐渐收严,或者高频次发布监管新政。其实这个趋势大家看得很清楚,就是金融和非金融,但是回归金融和持牌金融。很多的金融科技其实是在帮助金融机构做好业务,但是从我们来看,传统金融有很多特别强的诉求,包括做好实质性的风控,自己要有实际的能力做好风控,而不仅仅依靠外部的机构做黑箱式的推荐。
作为服务商这个事很简单,需求很强,包括很多做技术的公司也有很强的诉求,就是要找到场景。所以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讲是一个蓝海,但我相信中国的金融科技、消费金融还会持续增长,非常看好这个行业。
陈邦道:未来一两年的主要变化是面向的金融场景更加丰富?
张羽:对,包括从C端到B端到C端的整合,比如场景类信贷的风控,场景类消费金融的风控等等都会是金融机构的痛点,这些痛点对我们来讲就是服务的机会,所以我也看好我自己所在的行业。
王正明:我个人认为在今后一两年之内,对于服务商来说,可能小微企业是一个新的发力点。小微企业现在有几个问题:
首先小微企业是个体工商户为主,他们基本没有抵押物和财务数据,而且规模偏小,中国的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周期只有3.7年,4年都不到,这是非常危险的数字,同时这些企业对融资的需求非常急迫,55%的企业希望在两周之内就能拿到一笔融资;
第二是反过来他对资本需求渴望的同时,金融机构对这些企业并不感冒,这些企业风险比较高,同时金融机构现在KPI考核又非常严格,怎么办?55%的需求规模是在50万以下,23%是在200万以下,200万以下的群体恰恰是现在金融机构最不愿意服务的群体;
第三是风控了,风控是需要数据的,但这些小微企业往往缺乏好的征信体系,这是这几年做小微遇到的最大问题。但是方案的话有很多,随着征信数据越来越完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数据被纳入体系里面来,从今年开始到一到两年内,技术加数据基本上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看现在的很多例子,线上能做多大的数字呢?国有银行是因为政策驱使做这件事情,这两天国家定向降准,降的就是小微企业。
假设民间的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是不受影响的,他们怎么看?可以看到供应链、租赁,这是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发力的重点,因此我们有痛点,有方案,有案例了,我相信今年、明年必定是小微企业很好的发力点。
韦添誉:我这边做的是金融领域的大资产,更聚焦在信贷领域。实际上整个中国经济在信贷领域还有很多的资产,包括股市、期市都是。未来的看法是这样的:国家已经进入新的经济周期,在新的经济周期下,我们的发展动能要改变,原来80%的间接融资,20%的直接融资要反过来,逐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要提升我们的资本市场,打破刚兑。
在这个大前提下,整个财富管理行业估计这一两年会有上万亿的需求出来,这样的上万亿的需求需要传统的金融机构去服务的话,是很难做得到的,所以通过科技赋能来助力金融转换。
我们会看到这二十年转过来,整个金融行业都离不开金融的发展——最开始的时候,可能就是会计电算化催生了用友、金蝶,电话银行催生了上市公司信雅达,包括科大讯飞。所以这一次整个的变动,整个领域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不只是一家,希望在座的都有机会,两年就够了,不用太长的时间,我刚才提的上市公司,基本上是两三年时间就跑出来,奠定了行业头部地位,进入资本市场。
陈邦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未来一两年,在您从事的领域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出现?
韦添誉:一定会有的。
安瑞:我们所在的领域是金融信息平台,未来的一两年我们预测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原因非常简单,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看,工业革命发生之后,是把人从体力劳动解脱出来更多从事脑力劳动,AI来了,我们进入到后脑力劳动时代。以前人做的脑力劳动很快被AI替代,比如说从非常大的文本资料中提取有关金融资讯,现在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就可以做到,以前金融人员天天要花费很多时间做的事情,可能很快就会被AI替代。这并不是说他们会失去工作,而是AI节省他们去做比较初级的基础分析的时间,可以使他们更多的用人类智慧去做决策,我们重新定义了脑力劳动。
所以从从业人员做的事情来说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因为AI带来了很多新的数据类型,以前我们研究的主要是一些数字的数据,但现在我们有图象,有视频,有文本,你一下就可以分析以前很多没有想过,这些可以成为金融信息的信息来源,这是从数据的角度来看的。
当你的从业人员每天做的事情变了,每天分析的数据也变了的时候,这种自下而上的改变就会带来机构的改变,机构会越来越多的依靠AI数据建模的这些方式来做金融的决策,所以我认为会有大的革新。
陈邦道:您提到的人工智能会对金融从业人员有很大的冲击,您对金融从业人员有什么建议?是不是要修一个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专业?
安瑞:用冲击这个词应该说不是特别恰当,至少我不是这样理解的,更多的是一种驱动,驱动你去快速适应,学习新的知识。我倒不认为金融从业人员一定要去学代码,但是要了解人工智能所能达成的事情,要主动的去跟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去进行对接,这样对他们来说职业的前景是非常有利的。
金融机构自建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互相补位
陈邦道:第二个问题,现在各大金融公司都在自建自己的科技部门,自建的科技公司和我们所创建的金融科技公司,会有怎样的竞争关系?谁赢谁输?如何看待?
史红哲:我觉得金融机构自建他的科技公司,提升他的科技能力,不是说现在才开始的,他们一直也有在这方面的投入,但是本身是有业务驱动的,有什么样的业务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技术,其实金融科技的业务和现在银行所做的业务差别还是蛮大的,银行更多的是从TO B的,它的资产规模比较大,单笔资产也比较大。好多金融科技公司比如乐信,更多的是小微、海量的资产类型,这对技术的要求,对技术的能力,其实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如果银行要去建科技公司,他要能达到用户体验很好的,偏互联网化的,要支撑数量很大的订单请求,性能反应要特别快,甚至是他的组织要反馈速度更快,敏捷迭代。首先他的业务类型和这方面能力就不一定很好的匹配。另外我觉得也是有团队基因的因素在,好多银行可能相对来说比较正规,更强调的是严谨的态度——对偏互联网化的金融公司来说,一方面要满足用户很高体验要求,同时又满足风控要求,挑战更大。他要有稳定的金融核心系统技术,同时又要有高效敏捷的用户端快速迭代。
我觉得总的来说,金融科技的核心能力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也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银行如果要能够达到类似于金融科技的敏捷迭代,快速反应的能力的话,我觉得可能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至于说这两个竞争的关系我倒不这么认为,可能更多的是合作关系,银行有银行的优势,金融科技有金融科技的优势,还是那句话,大家做最擅长的事情,互相合作,连接共赢。
陈邦道:我的理解,是不是在业务上有区分,第二是基因不同?
史红哲:对。大家也不必过于追求我一定要达到对方的核心技术方面的要求,大家可能还是有一个互补的关系,做增量的市场。
张羽:完全同意,互补性非常强。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我有一个体会,我希望银行的科技能力强一点,有时候我们受制于银行的科技能力太弱了,遇到一些问题,自我迭代和修复BUG的能力确实是需要提升,所以我们特别希望银行自身的技术水平能够提升上来,这样跟我们具有互联网基因的金融公司合作的时候,能够更合拍,合作更顺畅,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王正明:科技金融跟金融科技之间是共存的关系,之间会有竞争,但是竞争是良性,是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之前也聊过,因为我跑银行比较多,地市的小行我都去,可能在一些地市行或者农商行本身的科技力量真的不是太强,而是我们希望他变得更强一些,这样对接会更顺畅一些。在这样的金融机构里面,技术上的补位是金融科技公司,大家是有一个很好的默契的。
更大的银行是否金融力量强到完全可以自己来做呢?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互补的,比如科技公司会看得比较多一些,同时还是多个技术的融合方,我们会把最新的技术,最新的想法带给合作方,这是我们很大的优势。另外在获客渠道上,这也是科技公司优势的地方,银行的获客渠道很窄,线下网点,有限的线上网点获客,这样这些科技公司去获客也是不会反对的,所以还是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补位。
韦添誉:因为我原来就是银行出来的,原来做核心帐户系统,在中国有强大金融能力的机构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中小型金融机构,是很需要我们这些科技公司去服务它的。所以有一系列的上市公司,银行的主营是金融,不是科技,只会在某一些跟主营相关的领域会自己去投入,去开发,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在非主营相关领域,一定是包出去的,所以才有这么多的服务。
今天很开心已经看到有一些领域的公司在做金融科技,其实可以做得更宽更广,包括一些农商行。别说上云,自己的帐户系统都很落后。在个别的主营领域会有一些竞争,比如现在的微众银行,放贷系统依托于腾讯社交,的确会造成很大冲击。
所以各家大行,像工商银行有三千多号开发人员,他也要建立基于自己帐户体系的系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个农商行的客户就是那么小的地方,并没有先天的能力,不可能去开发这样的系统,更可能的是跟科技公司合作,这样能够提高效率,这样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所以能够直接竞争的,我觉得为数不多,屈指可数,其他都是合作共赢。
安瑞:这个问题非常好,我觉得银行在建立自己的金融机构是有优势的,因为他很清楚内部的需求,同时他们自己对很多东西的流程也非常清楚,但是他也是有一定劣势的,比如说创新周期比较长,从它的需求提出来到进行软件部署更新都是耗时缓慢,而且会遇到很多的阻挠,因为它的体系已经建立起来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外部的科技公司就有很大的优势,因为我们的创新周期很短,可以实时跟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比如说机器学习的系统。所以从这点上,最好的方式是利用银行或者说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和外部科技公司的优势强强联合,达到共赢效果。
陈邦道:我的理解是充分发挥我们科技基因的优势。